<p class="ql-block"> 正所谓“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也是实现学校发展和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内蒙古自治区教师科研课题研究能力,加快理论文化建设,促进教学工作和科研水平提升,2023年4月16日—4月18日,自治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传承实践研究》总课题组组织召开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传承实践研究》子课题校(园)结题培训会。会议议程包括优秀论文、案例评选活动表彰,课题学校经验交流,专家讲座,分组讨论、答疑解惑,课题结题要求解读与成果评审工作布置以及座谈交流和会议总结八个部分,培训内容丰富。</p> <p class="ql-block"> 会上聆听了八所学校的经验交流,明确了做课题的目的,课题研究是找到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方法;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途径;是提高学生成绩,达到教育目标的手段。其中包头市第二十八中学的王志勇书记交流分享的《确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心地位,合理构建和实施校本课程》令我印象深刻,他们学校的“三张名片”让我深受启发,一所学校传承传统文化以及构建实施校本课程必须要有理论依据,“三张名片”就是很好的思路,即有意注意力型跑操为代表的精细化德育管理体系,以基于课标下的学生自适应性配餐式课堂教学为代表的新课堂教学模式,以校本特色课程为代表的课后服务与校园文化共创共享机制。从“三张名片”中我看到了一所学校开发校本课程的初衷,明确定位,找准方向,找到方法,从而构建课程体系,完善工作机制。通过课题研究实现用优秀文化熏陶来塑造崇高人格,最终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p> <p class="ql-block"> 聆听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黄小英教授的讲座《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的撰写》,我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本质、教师做课题研究的目的以及如何撰写课题结题报告,对接下来做好结题工作打下坚实基础。黄教授说,课题研究就是研究教育教学事实,探索教育教学原理;运用教育教学原理,解决教育教学事实问题的过程,也就是探索“怎样做”和探索“是什么”。因此,教师做课题研究的目的,一是高水平课题层次上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升与锻炼专业素质,二是以科研思路审视教育教学过程,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使教学工作逐步走向最好方向的发展,三是养成科研教学意识。我们大部分老师总是习惯于闷头教书,每天日复一日做固有知识的传授者,缺乏科研教学意识,导致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不能及时被发现和解决,从而使个人发展以及学校教学发展滞后缓慢,因此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在校内使科研教学全覆盖,不断发现、思考、解决问题,才能形成教育科研积极生态,促进发展。</p> <p class="ql-block"> 本次培训内容颇丰,参会教师获益匪浅。“好风凭借力,送君上青云”,无论是专家的分享还是八所学校的经验交流,都给我们提供了学习和成长的机会。下面是我参加培训后的几点思考:</p> <p class="ql-block"> 1.学校课题立项,虽有传统文化的传承,但该如何创新?</p><p class="ql-block"> 2.课题研究方案,缺乏研究方法,具体该采取什么措施?</p><p class="ql-block"> 3.研究传统文化传承,理论支撑不足,该如何将理论与学校办学理念结合?该如何明确传统文化传承主力军的地位?该如何评价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p><p class="ql-block"> 4.一所学校的成功经验是否具有普适性,该如何起到辐射作用?</p><p class="ql-block"> 5.如何破题、聚焦研究方向和内容,更加系统的凝练研究成果?</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带着这些思考,我满载而归,我会与课题组全体成员在实践中继续摸索、提炼、梳理、总结,撰写好结题报告,在后续的课题研究工作中扎实推进、沉心研究,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获得个人快速成长,结出累累硕果,争取顺利结题。</p> <p class="ql-block"> 美丽的邂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