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明代莒北及贤和乡社考略(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明代莒州贤和乡的地域面积、所辖村庄以及户丁等,史志中没有记载,但根据《青州府志》“嘉靖年,莒州户二万九千八十四,口十四万八千六百十四”推算,当时的贤和乡约有四千五百户,人口两万三千人左右。在约700平方公里的地域,每平方公里30余人,人口密度不到现在的十分之一。而且大部分人口集中在浯河、潍河两岸,以及与诸城县相邻的平原地区,山区丘陵地区人口更加稀少。</p><p class="ql-block"> 贤和,作为一乡之名,最早的史料见于明嘉靖《青州府志》,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还有记载“莒州贤河乡流泉社基山庄”的碑碣。其名有贤和、咸和、贤河三种写法。综合起来,其由来大概有三个出处。</p><p class="ql-block"> 一是源自“贤河”。《重修莒志•舆地志》载:贤河,出擂鼓山东麓,南流与秋峪河、磨山河汇流入浯河。擂鼓山,今在安丘市柘山镇境内,时在莒州(县)最北境,河流所经之处皆为莒地。近年,在沂水县富官庄镇箕山前出土的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新筑广济桥碑”就有“莒州贤河乡流泉牌基山庄”的记载。但是,贤河今称古庙河,而“贤河”之名仅见于民国《重修莒志》,明嘉靖是否叫贤河,尚未见文字记载。</p><p class="ql-block"> 二是贤与和组合命名。“贤”指有道德、有才能,“和”有和谐、和睦之义。尊崇圣贤、和睦乡里,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要义。“贤和”作为一乡之名,既包含“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责任,也是一众乡民的美好祈盼。而且“贤和”一名,不仅仅是两字的简单组合,也极有可能与当地的圣贤有关。公冶长,孔子的弟子和女婿,“七十二贤”之一,其故里公冶场(今诸城市贾悦镇近贤村)紧邻贤和乡。近圣贤之地,沐圣贤之风,故名贤和。当然,当地还有一位重量级的人物老子,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据传,老子曾在柘山(今称摘药山)采药炼丹,山西有老子庄,老子后裔居此。柘山左右两位圣贤,乡人以为骄傲,也是学习的楷模,“贤和”一名更能得到乡人的认同。</p><p class="ql-block"> 三是,与招贤乡有关。贤和乡南邻招贤乡。招贤,春秋战国时期,燕国上将军乐毅伐齐,连下七十二城唯莒与即墨不下。时,燕军在此筑“招贤台”,招贤纳士,以求破城之策,遂得其地名。此后,招贤成为莒北部的聚贤地和商贸流通重要集镇,历代在此设治所。邻招贤之乡,近圣贤之地,遂得贤和之名。招贤纳士、共治乡里,崇贤尚和,敦亲睦邻,也是为官为民共同的愿景。清嘉庆《莒州志》将其记作“咸和”。贤和与咸和,同音又近义,也很不错。</p><p class="ql-block"> 清《嘉庆莒州志》载:莒州境初置五乡,统208社,后以户口繁衍,立社益多,难以统率,割五乡为20牌。各牌统社多寡不一,大约社有十图,为上社(每一甲为一图),二三社共十图,为减社。每社设里老一人,地方一人。十社又设乡长二人,轮年供役,以办公家之税。明代的乡社办事机构和人员未见记载,其职能与牌社时应该大同小异:为征丁粮而起,办公家之税。</p><p class="ql-block"> 有史料记载清代,莒州撤乡设牌,贤和乡也不复存在,“贤和”一名再也没有出现过。民国时期,莒县第五区设了一个近贤乡。但招贤乡下辖的贤和社,却一直存续到清末民初。民国时期,莒由州改县,县下设区、区辖乡、乡辖村庄。新政实施之后,“贤和”这个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政区名称,就湮没于历史之中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