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敬爱的周总理

王老爷子

不能忘却的纪念 <p class="ql-block"> 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离开我们己经四十七周年了。他五十多年的革命经历,二十四年的总理重担,他为人民所作的贡献,丰碑永存,人民永远怀念。</p> <p class="ql-block">  周恩来总理的丰功伟绩,人格风范,不仅受到国内人民崇敬与爱戴,也受到国际友人的敬重与热爱。本文选择了三个外国朋友与周恩来总理的故事,展现他们对周总理的爱之深,情之切。 </p><p class="ql-block"> 一帧尘封四十一年的照片 德新社记者巴格曼,驻华30多年。1971年他寻找到一个很难拒绝的理由,进入中南海采访。当他走到西花厅不远处,发现周恩来总理正在西花厅门口等待来访的客人。他迅速按下快门,拍下一帧非常完美,身材伟岸的周总理照片。在照片未问世之前,知道和见到照片的人不足百人。新华社社长穆青当面要求巴格曼,把照片底板借给新华社一用。巴格曼以版权为由,断然拒绝。以后多次提出借用,他都拒绝。直到2012年巴格曼去世,他儿子整理他的遗嘱,才发现用腊纸包着的底片。他遗嘱中写道:这是我拍的最使我满意的照片,周给了我这个许多人都得不到的机会,我永远敬佩周。在我见上帝之后,才能允许将这张照片底板,连同版权,赠送给中国的官方通讯社一一新华社。至此,这帧照片在尘封41年之后,才得以问世。</p> <p class="ql-block">::一帧传世之作照片艰难问世</p><p class="ql-block"> 1973年1月6日,意大利外长率团访华。意大利(时代周刋)记者洛蒂随团来访,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代表团。按规定不允许拍照,洛蒂也知道这一规定,但他打听到周总理会法语,正好他也会法语,他从排队中间移到队尾,当总理与他握手后,他用法语请求给总理照相,总理当即同意,坐在沙发上,洛蒂连照了两幅。洛蒂想到自已己经违规,他装着轻松的样子,把照相机放在桌上,乘人不注意他时,他把照机拿到桌下,把胶卷换下,重装一个新胶卷,又照了其它一些景物。当他起身要走时,警卫人员要他交出胶卷,他当即取出胶卷交给了警方。洛蒂回国以后,他发现第二幅照片很传神,他把洗好后的周总理坐像,送到中国驻意使舘,留作纪念。1975年驻意使馆参赞王传斌回国,他把照片放在衣箱最底层,用衣物掩盖。加上外交人员出境有豁免权,顺利出港。回国后,王传斌把照片装框挂在客厅里。直到粉碎四人邦以后,新华社有位记者与他是朋友,到家探望,才发现这件传世佳作,当即要求他给了新华社,后来邓大姐看到这张照片后,称赞这张照片照的最好…</p> <p class="ql-block">::一句情真意切的悼念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76年1月8日周总理逝世以后,参考消息连续20多天用2一3个整版报道和转载世界各大通讯社纪录中国民众深切缅怀周总理的情形。独家报道世界各国政要谈话和纪念文章,其中有一篇文章,就是多哥宣传部长的文章,开头一句话就是,“上帝的灵车接走了不愿意放弃工作的周恩来…。”这句话的含义很深远,概括了周总理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躹躬尽瘁,死而后己。使人们感受到一个外国朋友,也能如此深刻的领悟到周恩来总理的伟大情怀和忘我精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我是一位九十岁的老人,曾亲眼目睹过周总理当年的风采,也了解周总理为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所做出的伟大贡献。他的丰功伟业,他的躹躬尽瘁,永远激励着我们。当年周总理去世的报刊,参考消息,外媒评论我都保存至今。永远怀念我们敬爱的周总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