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观摩+家校共育——北京丰台跟岗学习纪实(十二)

段中 王芳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周二,惯例——参加《项目探究 学科实践 驱动课堂教育变革》活动。有点疑惑,前几次活动主题都是《聚焦核心素养 优化育人方式》,这次主题咋变了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导师孙老师的带领下,8点我们就到了今天的活动主场地——丽泽中学。我参加的是初中语文分会场——《为爱国诗人陆游建微博“超话”》导引课和展示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为爱国诗人陆游建微博“超话”(导引课)</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北京丽泽中学</p><p class="ql-block">一、导入</p><p class="ql-block">任务一:解读项目任务</p><p class="ql-block">学习任务一:如果你有一个机会为一位诗人做宣传,你会选择谁?你为什么会选择这个诗人?</p><p class="ql-block">生:陆游、手抄报贴在……</p><p class="ql-block">生:制作视频发在抖音</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二、过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学习任务二:</span>拆分项目</p><p class="ql-block">师:知道微博吗,里面有一个功能区——超话,在超话为陆游设置一个宣传区,感受人格魅力</p><p class="ql-block">师:超话有哪些板块?</p><p class="ql-block">生:头像设计、超话欢迎语、超话简介、粉丝数昵称、大主持人……</p><p class="ql-block">师:设计头像时要注意什么?</p><p class="ql-block">生:有个人特色,设计美观</p><p class="ql-block">师:其他板块设计特点需要同学们去发现……(学生小组探究讨论)</p><p class="ql-block">生分享讨论结果:投影展示+解说</p><p class="ql-block"> 生1说完生2补充,师引导</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任务三</span>:建起超话是宣传第一步,后要发帖。发帖前要讨论深入挖掘点。</p><p class="ql-block"> 老师发任务单,启发学生背学过的陆游诗。学生依次背,背不过的老师提示或齐读。</p><p class="ql-block">师:哪首与爱国情怀关系不大?</p><p class="ql-block">生1:《游山西村》+说理由</p><p class="ql-block">生2:不同意生1,理由:诗背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理解</p><p class="ql-block">师:哪位更合理?留悬念。继续</p><p class="ql-block">生:《卜算子。咏梅》</p><p class="ql-block">生:不同意上一个同学,理由</p><p class="ql-block">师总结:两首都是爱国诗+理由,其他的呢?都是</p><p class="ql-block">网上去看,陆游的粉丝远远没有李白多,你怎么看?和辛弃疾、白居易比,陆游的个人魅力在哪儿?<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展示任务三问题。深入挖掘点在哪儿(学生小组讨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师问,生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生1《卜算子》黄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生2、3《风雨大作》题目(其一与其二是否有关联)(铁马冰河入梦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生4,《书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师问:刚才板块让我们对陆游熟悉起来,那没有资料能做超话了吗?需要哪些资料?做那些准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生:了解生平,历史背景,(由主题引导学生)深入品读爱国诗作、了解他人评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布置作业:1,2(为下节课课程开展做铺垫)</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为爱国诗人陆游建微博超话(展示课)</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丽泽中学</p><p class="ql-block">一、课前读陆游诗、看准备材料热身</p><p class="ql-block">二、教师导入</p><p class="ql-block">三、生展示</p><p class="ql-block">1组展示:少头像,少……有选项,让大家帮助</p><p class="ql-block">展示后学生点评</p><p class="ql-block">2组展示:生1、2生命轨迹视频+生2介绍不同时期作品+生3串诵四首诗词并介绍选背景原因+生4朗诵(小事故,竟有一名同学未到,师生不知道)主持人随机选另一名学生诵读,效果很好,讲解选图片及音乐理由。</p><p class="ql-block">师评价引导学生说感受</p><p class="ql-block">生说感受……选诗、配乐、心境</p><p class="ql-block">师:朗诵的两名同学在诵读上有何差异?生:声音、情感起伏变化、不同时期的吐字……</p><p class="ql-block">3组展示:展示书法绘画作品,解说优劣+散文诵读《以我之角观陆游》</p><p class="ql-block">点评:声音洪亮,男同学情感到位,都体现了爱国情,</p><p class="ql-block">4组展示:对比阅读(背景相同)+对句子、字词赏析、主题理解(同中有异)</p><p class="ql-block">师评,并对“亘古男儿一放翁”补充解说</p><p class="ql-block">生评:都有悲愤之情</p><p class="ql-block">5组展示:小品表演《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秋夜》+《示儿》,旁白串起</p><p class="ql-block">师点评,总结并补充资料</p><p class="ql-block">生评:形式新颖,如身临其境</p><p class="ql-block">师:名人如何评陆游。刚才誓词读的铿锵有力,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老师希望同学们“为中华之复兴而读书”。</p><p class="ql-block">四、布置作业:1,2</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导引课中,朱老师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设置了三个任务:解读项目任务——以小组为单位拆解建立超话所需版块——明确发帖任务,讨论诗词深入挖掘点,布置了课下作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展示课上,重申项目任务,然后小组依次汇报展示。展示结束继续留课下任务。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展示过程中,学生们把探究痕迹呈现了出来,比如1,多副“梅”的绘画作品,陆游诗的书法(毛笔、硬笔)作品呈现;2,对比阅读中大同小异的背景、字词品析展示;3,陆游生平踪迹及作品视频动态展示;4,配乐诵读诗词中背景图片、背景音乐的选取依据;5,分析小组内生1生2诵读不同作品时情感语气的差异,得出两首诗写作时期不同,作者境遇不同,心境自然不同,诗中隐含的感情肯定不同;6,情景剧表演,把三首诗串到一起,更生动、直观表现了陆游的爱国情怀,特别是旁白、背景图片、背景音乐的选用,都透露出师生的用心至深;7,《游山西村》诗文变散文,锻炼的是学生的读写能力,这是对诗文的另一种理解,再由小作者诵读出来,意境全有,生动有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吴东老师上周二的点评还历历在目耳畔回荡,本周二贯彻落实高度到位,值得点赞。</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两堂课后,是精彩的专家点评、微讲座,研讨交流环节。首先,丽泽中学年级组长陈惠老师就《我们都是追星族》这个主题介绍了项目选题的缘由,项目的架构、项目的实施以及项目取得成果,真诚表达了对指导老师的感谢,谦虚表达了虚心学习之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两位老师的说课则再现了项目实施过程中师生的选题、定题、探究、成果形成过程,一条以终为始,从始到终的实践学习链条便展现出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北京教科院语文教研员张晓毓老师从以下几点进行了点评:1,谦虚、认真的学习态度;2,在学校育人理念、办学宗旨上去选题,选题便有了不一样的高度;3,把网络生活、社会认知融合当前大教育环境下去理解语文、语文教学,更有现实意义;4,用现代媒体去体现语文教学,更有时代性;5,项目式单科教学成果展示其实是跨学科能力的整合展示;6,语文课的目标是什么?不能忘记,语文课的特点是什么?不能忽略。教学可以更细致些,特别是在品读上,因为品读本身就是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7,教学评一致。8,语文教学其实就是学生在做中学,在实践中掌握完成一个一个微项目,比如如何写传记:学习传记文学常识——布置采访任务(采访爷爷奶奶)——写传记——结集(纸质、电子)——展示(送人、做公众号),这就是一个微项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师点评的内容很丰富,这儿只提一小角。</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午,我参加了小学部三年级的家长开放日活动。任课老师全都做了精心准备,从学期学科学习目标、习惯、要求到常规要求,从学生存在的优势、不足到家校共育、作业展示,从书写到书本的使用、放置位置,从学生的日常行为到德育规范、心理引导,真是处处见智慧,处处见功底——细致。依照课标找定位,已经不仅仅是老师的教研任务,更是家长应熟知的育儿方向。细思,对学生的培养好像就应该是这么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室内活动结束,我们去操场帮助学校组织亲子活动——体能测试。在活动与游戏中,在家庭的气喘吁吁、欢声笑语中,一天跟岗结束。</p>

展示

陆游

任务

学生

超话

老师

项目

诵读

爱国

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