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会报道丨第十三届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年会园林植物分会场成功举办

青山

<p class="ql-block">2023年4月16日,第十三届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年会园林植物分会场在长沙市成功召开。分会场研讨主题是聚焦园林植物,围绕园林植物资源与利用、园林植保等进行研讨。研讨目的是弘扬园林植物文化,研究植物培育种植,发展植物新品种,通过植物不同季象变化,给世人带来视觉美,让人们身心愉悦身体健康!</p> <p class="ql-block">论坛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主办,园林植物与古树名木专业委员会承办,济南市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协办和全力支持。由园林植物与古树名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启翔、常务副主任委员赵晓平、副主任委员张德顺、包志毅、张志国、董丽、前任主任委员焦玉忠、秘书长乔敏等出席分会场。</p> <p class="ql-block">主任委员张启翔主持开场白及嘉宾介绍,宣布研讨会开始。</p> <p class="ql-block"> 张启翔</p><p class="ql-block">园林植物与古树名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p> <p class="ql-block">研讨会由赵晓平常务副主任委员、乔敏秘书长主持上午场,董丽、张德顺副主任委员主持下午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园林植物分会场报告——上午场</p> <p class="ql-block"> 赵晓平</p><p class="ql-block">园林植物与古树名木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 </p> <p class="ql-block"> 张德顺</p><p class="ql-block">园林植物与古树名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p> <p class="ql-block">报告题目:科学规划抗风园林树种构成,增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韧性</p><p class="ql-block">报告专家1:张德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高密度人居环境与生态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变化与景观响应分实验室负责人。中国植物学会理事,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园林植物与古树名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p><p class="ql-block">报告主要内容: 风景园林学被称为科学和艺术的综合学科,与建筑学、城乡规划学的区别在于以生态学为核心,风景园林生态学又以园林植物为核心。随着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领域的不断扩大,各种园林植物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环境胁迫,台风和风暴潮事件作为自然灾害中的重要灾害也逐年增加,必须引起学科的高度重视。而“因害设防,未雨绸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本文从“风”出发,简述风景园林“顺风而来,适风而生,奔风而去”的历史演变规律,然后阐述了树种的抗风能力受到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风折、风倒、拔根等风害现象的发生与树冠结构、干形比、木材性质、土壤环境等条件息息相关。目前,主要通过静态拉力实验和动态监测实验这两种方法进行树木和风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静态拉力实验是假设树木风倒或风折是由于持续的大风使树木的根与土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抵抗力达到了极限,致使树木弯曲到达了极限点的力矩;动态监测实验中,不断变化的风力会使树木发生动态变化,需要充分考虑树木受到的风压和临界风速。最后,通过对上海常见的25种园林树种的静态拉力实验、木形态稳定性评价、树木木材测试以及土壤紧实度测量,综合评价了各树种的抗风性特征,为科学规划树种构成,优化群落结构,增强生态系统韧性,构筑风景园林健康体系提出了对策。</p> <p class="ql-block"> 乔 敏 </p><p class="ql-block">园林植物与古树名木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p> <p class="ql-block">报告题目:古树名木文化溯源</p><p class="ql-block">报告专家2:</p><p class="ql-block">贾祥云: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园林植物与古树名木专委会名誉主任委员,原济南市园林局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p><p class="ql-block">乔敏:园林植物与古树名木专委会秘书长,青岛海岱园林设计事务所主任,高级工程师</p><p class="ql-block">李炜民:园林植物与古树名木专委会古树名木专家组组长,原中国园林博物馆馆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p><p class="ql-block">报告主要内容: 古树名木文化是一个古老而深远的课题,古树名木是古老的植物,是植物的一部分。通过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发掘的八株青铜神树,与古老的《山海经》记载的神树神木:扶桑、扶木、若木、建木、不死树,从体量、形状、用途、产生的年代、特点、人们崇拜的程度等方面比较,挖掘二者的关系。通过二者的关系互相证实古老神树的存在都不是偶然的,都有着古老的文化渊源,从而彰显出中华文明的古老特征以及文明的传承,都需要人们去溯源探源。无论是三星堆出土的青铜树,还是《山海经》里记载的大神树,都已成为探寻古树文化的起源。再读现在我国大地上还存在3000-5000年古树,这些更有力的证明古树文化历史的灿烂与神秘。那么古树名木到底还有多少历史、多少秘密,更有待于我们去发现、挖掘、探索、研究……</p> <p class="ql-block"> 包志毅</p><p class="ql-block">园林植物与古树名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p> <p class="ql-block">报告题目:杭州西湖的水杉:植物景观和引种栽培历史</p><p class="ql-block">报告专家3:包志毅教授,博导,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名誉院长。高等学校风景园林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浙江省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杭州市咨询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园林植物应用及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等领域研究。</p><p class="ql-block">报告主要内容: 水杉是著名的活化石树种,20世纪40年代被我国植物学家发现。水杉已在我国26个省、市、区引种栽培,世界上有53个国家引种水杉。杭州西湖的水杉1953年左右从武汉引进,1957—1960年前后在曲院风荷、虎跑路等地广泛种植。1966年开始,杭州植物园聂子杰等人开展水杉扦插繁殖栽培研究,取得很大成果,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优秀成果奖。杭州西湖水杉是西湖园林绿化乔木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植物景观价值和生态价值。据初步调查,杭州西湖水杉栽培数量在13000株以上。杭州西湖的水杉景观具有主题植物景观突出,季相变化丰富,构成独特林冠线等特征。报告对西湖水杉植物景观应用提出开展现状调查、养护管理、新品种选育和植物景观营造研究等建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乔 敏</p><p class="ql-block">园林植物与古树名木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p> <p class="ql-block"> 于晓英</p><p class="ql-block">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 </p> <p class="ql-block">报告题目:红花檵木花器官表型多样性与开花调控研究</p><p class="ql-block">报告专家4:于晓英,女,理学博士,教授,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观赏园艺专业博士生导师。从1991年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园林花卉、观赏园艺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的研究方向是观赏植物资源利用及遗传育种。</p><p class="ql-block">报告主要内容: 报告将在陈述红花檵木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的基础上,介绍课题组针对生产上红花檵木遗传基础狭窄化趋势日渐加剧的问题,以花器官为研究对象,开展的种质创新工作及采用联合表型组学、代谢组学、转录组学、基因组学等多组学技术揭示红花檵木花器官表型多样性和花色形成机制及开花调控的研究进展。研究对供试60个材料的15个花器官表型性状观测结果聚类分析说明红花檵木花器官表型的多样性丰富,其中花瓣、蜜腺和萼片颜色的种质变异最大,相关性最高;另外,研究发现红花檵木修剪对开花的影响存在品种间的差异性,同时发现低温培养是一种可靠的促进红花檵木开花的调控方式。</p> <p class="ql-block"> 董立坤</p><p class="ql-block">武汉市园林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p> <p class="ql-block">报告题目:园林植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p><p class="ql-block">报告专家5:董立坤,高级工程师,就职于武汉市园林科学研究院。研究方向为园林害虫生物防治、城市及湿地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等,主持或参与园林病虫课题17项,发表论文44篇,主编和参编专著6部。任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植物保护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昆虫学会理事等学术兼职。</p><p class="ql-block">报告主要内容: 城市园林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是指以维护城市生态安全、保护城市景观面貌、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为目标,优先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调控等环境友好型防控技术措施来控制园林绿化有害生物的行为。本课件分别从其提出背景、园林植保理念的历史变革、病虫害防控新技术与绿色防控技术体系组建以及其在国内各地的应用情况等几个方面对该项技术体系进行了介绍。</p> <p class="ql-block"> 潘会堂</p><p class="ql-block">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 </p> <p class="ql-block">报告题目:花灌木新品种培育</p><p class="ql-block">报告专家6:潘会堂,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园艺学会副理事长</p><p class="ql-block">报告主要内容: 迎合园林市场的需求,以培育性状多样、抗逆性强的花卉新品种为目标,广泛收集种质资源,在种质资源精准评价的基础上,采用多种育种手段,培育出一批具有市场前景的园林植物新品种,包括株型低矮紧凑、垂枝型、地被型紫薇新品种,低矮匍匐、金叶低矮匍匐、开花芳香、抗寒性强的连翘新品种,以及抗寒性强、花量大的月季新品种。解决了一些育种过程中的难题,初步建立了紫薇、月季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技术体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园林植物分会场报告——下午场</p> <p class="ql-block"> 董 丽</p><p class="ql-block">园林植物与古树名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p> <p class="ql-block"> 魏钰</p><p class="ql-block"> 国家植物园北园副园长 </p> <p class="ql-block">报告题目:国家植物园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途径与方法</p><p class="ql-block">报告专家7:魏钰,女,正高级工程师,国家植物园北园副园长。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常务理事、迁地保护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园艺学会球宿根花卉分会副秘书长、花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p><p class="ql-block">报告主要内容: 国家植物园是在国家层面开展植物迁地保护的机构,承担着中国植物多样性保护的重任。以中国首个国家植物园为例,论述了其在植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工作,旨在为中国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介绍了生物多样性概念的由来,中国生物多样性概况、现存问题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分析了国内外植物园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贡献,探讨了国家植物园可以在国家层面,通过物种收集、科学研究、国际合作以及科普教育4个主要途径在中国乃至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同时指出随着中国国家植物园体系的建设,植物园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作用将更加凸显。在生态文明背景下,对国家植物园的责任、使命与工作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国家植物园今后应加强在生物多样性编目和物种监测、迁地栽培植物的保护评估、物种濒危原因和生存策略研究、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功能关系、气候变化对植物适应性进化的影响以及外来入侵物种监测与防治等方面工作,同时应与以就地保护为主要功能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紧密合作,完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安全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保障。</p> <p class="ql-block"> 王晓红</p><p class="ql-block">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副教授 </p> <p class="ql-block">报告题目:木槿花木产业助力乡村振兴</p><p class="ql-block">报告专家8:王晓红,女,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就职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院。主要从事园林植物资源及应用等相关教学与研究。出版《园林花卉识别与实习教程》,《长沙市花卉及地被绿化植物》《植物景观设计》《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实习教程》等著作。</p><p class="ql-block">报告主要内容: 木槿是一种优良的夏花灌木,集观赏、食用、药用为一体。报告将从乡村振兴的大政策背景的基础上,分析木槿产业化发展的潜力和发展思路,最后介绍益阳市资阳区木槿产业发展取得的初步成绩和经验。</p> <p class="ql-block"> 冯 黎</p><p class="ql-block"> 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发展研究院所长 </p> <p class="ql-block">报告题目:公园城市背景下城市新区植物景观营建</p><p class="ql-block">报告专家9:冯黎,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发展研究院风景园林二所所长,北京林业大学校外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公园城市研究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工作,曾获得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APR、IFLAAAPME)奖项5项,获得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规划设计二等奖、四川省住建厅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一等奖、四川省城市规划协会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二等奖等7项。</p><p class="ql-block">报告主要内容: 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支撑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依托自然生态本底,发挥东部新区创新性、引领性的示范地位,落实公园城市建设理念,保护、修复绿色基底,构建山、水、廊、园、田等多样性特色植物景观风貌,以新优植物彰显未来之城生态景观,以传统特色植物传承花木文化,以乡土植物凸显地域适宜性,实现百花千树,塑造花繁锦簇、精灵栖息的公园城市植物景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张德顺</p><p class="ql-block">园林植物与古树名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p> <p class="ql-block"> 尹 豪</p><p class="ql-block">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 </p> <p class="ql-block">报告题目:住区绿化中植物景观生态功能的认知</p><p class="ql-block">报告专家10:尹豪,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植物景观研究中心副主任。出版专著《英国现代园林》,《格特鲁德杰基尔的花园》、《花园的色彩设计》、《种植设计手册》等。专注于现代园林设计理论,植物景观营造、生态规划与生态技术的研究。目前研究着力探索城乡环境中自然植被和生物栖息地的建设、人居环境功能需求与景观营造,探究应用植被营建理论引导规划设计的方法。</p><p class="ql-block">报告主要内容: 营建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是“健康中国”发展战略的要求,也是新冠疫情影响下人们愈发重视的问题。日照和风都是影响居住环境舒适性与健康性的重要因素,采光权的保障是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条件,风场环境的变化会影响环境的湿度、颗粒物的生成和扩散。植物对居住环境的风场具有较为显著的调节作用,植物群落的形态特征(群落高度、群落宽度、冠线变化)和结构特征(叶面积指数、冠下高度)对居住区风环境的舒适健康区面积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样,住区绿化中的植物群落特征也显著影响着建筑采光条件的变化。归纳总结出植物影响室外风环境、建筑日照的一般规律,建立理想的绿地营建模式,对城市人居环境改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p> <p class="ql-block"> 邢小艺</p><p class="ql-block"> 华中农业大学讲师 </p> <p class="ql-block">报告题目:园林树木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关于物候与气候脆弱性</p><p class="ql-block">报告专家11:邢小艺,华中农业大学风景园林系讲师,北京林业大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博士,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联合培养学者,研究方向为园林植物应用与园林生态,研究关注气候变化影响下的园林树木物候动态及气候脆弱性。</p><p class="ql-block">报告主要内容: 园林树木作为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核心载体,在城市碳汇、改善微气候等方面发挥了关键性作用,而以变暖趋势和极端事件频发为突出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也正在对城市树木的生长和生存构成挑战。一方面,气候变暖及热岛效应综合作用下的城市热环境动态导致园林树木物候呈显著的时空异质性特征,进而对植物景观、城市生态及公众健康等产生长远影响,值得持续关注。再者,园林树木对气候风险的响应及适应特征呈明显种间差异,以气候脆弱性为综合指标衡量树木对气候胁迫的综合韧性和适应性、并据此指导树种选择与应用,对于提高城市植被景观可持续、维持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十分关键;同时高度异质化的城市生境如何影响树木的气候适应性亦有待进一步探究。</p> <p class="ql-block"> 文亚峰</p><p class="ql-block">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授 </p> <p class="ql-block">报告题目:红豆杉属资源保护与分子遗传学研究</p><p class="ql-block">报告专家12:文亚峰:博士,教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院院长。国际林联会员,湖南省花卉协会副会长,中国城市经济学会智慧园林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2008年奥地利OEAD博士后,2011-2012年日本JSPS博士后。主要从理林木及园林植物分子遗传学、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研究。</p><p class="ql-block">报告主要内容: 红豆杉属(TaxusLinn)是第三纪孑遗植物,全球约11个种。近20年来,我们团队系统开展了红豆杉属资源调查与品种选育工作,掌握了南岭至秦岭周边地区的红豆杉资源现状与分布,明确了部分群体与种质的分类地位;开发得到系列分子标记,构建了多重SSR基因分型体系;就人为干扰对南方红豆杉群体遗传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定量评估;还针对南方红豆杉与红豆杉的分类鉴定、系统发育关系、种群历史动态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工作对于红豆杉属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参会专家由来自北京、上海、武汉、成都、杭州、济南、青岛、长沙等全国各地企事业单位与大专院校,如国家植物园北园、济南园林局及园林规划设计院、武汉园林科学研究院、成都公园城市建设发展研究院、青岛海岱园林设计事务所,北京林业大学、上海同济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及全国各地园林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200余人参加会议。大家齐聚一堂,带来高水平的论文,提出高屋建瓴的观点,进行热烈的讨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张德顺教授的报告,通过对上海常见的25种园林树种的跟踪研究,为科学规划树种构成,优化群落结构,构筑风景园林健康体系提出了对策。</p><p class="ql-block">贾祥云局长、乔敏秘书长、李炜民教授的报告,提出古树名木文化是一个古老而深远的课题。古树名木是古老的植物,是植物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是三星堆出土的青铜树,还是《山海经》里记载的大神树,都已成为探寻古树文化的起源。再读现在我国大地上还存在3000-5000年古树,更有力的证明古树文化历史的灿烂与神秘。那么古树名木到底还有多少历史、多少秘密,更有待于我们去发现、挖掘、探索、研究……</p><p class="ql-block">魏钰教授的报告,以中国首个国家植物园为例,分析了国内外植物园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贡献,探讨了国家植物园可以在中国乃至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冯黎所长的报告,依托自然生态本底,构建山、水、廊、园、田等多样性特色植物景观风貌,实现百花千树,精灵栖息的公园城市植物景观。</p><p class="ql-block">尹豪教授的报告,从植物对居住环境的风场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与植物群落特征对建筑采光条件的变化。归纳总结出植物影响建筑日照的一般规律,建立理想的绿地营建模式。</p><p class="ql-block">邢小艺博士的报告,从气候变暖及热岛效应对园林树木物候的影响,以树木对气候胁迫的综合适应性,据此指导树种选择与应用。</p><p class="ql-block">包志毅、于晓英、董立坤、潘会堂、王晓红、文亚峰等教授的报告,从植物种植、培育、病虫害防治、保护甚至微观上一些不同侧面,阐述植物品种的多样性,对发展植物产业的重要作用以及所带来的文化、历史、经济、观赏等方面的效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会议在热烈、活泼的气氛中,成功、圆满的举办!与会人员一直表示受益匪浅,意犹未尽,希望这样的会议平台常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园林植物

古树名

风景园林

报告

植物

园林

多样性

植物园

景观

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