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仰止篇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1比的认识</b></p> <p class="ql-block">整节课大体环节如下:</p><p class="ql-block">1、课前导学单:搜集生活中的“比”,用自己的话解释这些比——初步感知比</p><p class="ql-block">2、给比分类:相差关系,存在生活中;倍数关系,同类量的比较;对应关系,不同类量的比较。</p><p class="ql-block">3、练习巩固中通过一道11÷6=( ):( )=( )/( )的练习沟通比与分数和除法的联系。</p><p class="ql-block">4、反思回顾:关于“比”,我的新认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数学课堂:选择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数学方式</p><p class="ql-block"> 1、学生发现“题目错了”</p><p class="ql-block"> 2、学生为什么会这样思考?</p><p class="ql-block"> 3、选择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2乘法分配律</b></p> <p class="ql-block"> 吴老师的课先从三个不同的问题:为新同学购买校服,求长方形的周长,贴瓷砖的数量,从不同的故事里发现同样的东西,从而初识乘法分配律;再通过有感觉后举不完的例子里有了概括总结的需求,从而总结1概括出乘法分配律的内容……吴老师带领孩子们亲历数学建模的过程,本节课种下种子,下节课继续发芽开花。同时,吴老师对当前的大单元教学用实例告诉我们该如何去设计,每节课该怎么上还是怎么上,但是结束时要多说半句,为后面的相关知识做铺垫。不能为了大单元而大单元,而应该是拉不断扯不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3异分母分数加减法</b></p> <p class="ql-block"> 王老师通过1+1什么时候等于11的交流,让孩子们先了解计算就是相同计数单位的个数相加减。</p><p class="ql-block"> 导入环节创设情景计算复习同分母分数的加法,探究相同情景中2/5+1/2=?学生先合理推测得出大致范围1/2—1,再通过小组合作,通过转化为小数和画图突破难点,算出结果为9/10。</p><p class="ql-block"> 练习巩固环节发现计算的注意点,发现计算的规律美。</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4解决问题的策略</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5认识速度</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6分数的意义</b></p> <p class="ql-block">整节课大体设计如下:</p><p class="ql-block">1、导入环节:你学过除法吗?你会做除法题吗?48÷6= 6÷3= 2÷3=</p><p class="ql-block">出乎意外,孩子们对2÷3=0.6……立刻口算出结果,没有任何困难</p><p class="ql-block">老师临时出题11÷17生遇到困难</p><p class="ql-block">2、探究新知:11÷17不会算,返回到2÷3的研究。画图理解,把2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每个人分到多少个蛋糕?</p><p class="ql-block">每人分到一个蛋糕的三分之一,两个蛋糕就是两个三分之一,就是三分之二。此时有难题有生说是2/6,小组讨论确认应该是2/3。</p><p class="ql-block">接着探究5个蛋糕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到多少个?</p><p class="ql-block">最后解决11÷17,生类推出答案11/17。</p><p class="ql-block">3、总结拓展:讨论交流你的收获,课下研究a÷b为什么等于a/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7三角形的高</b></p> <p class="ql-block">本节课的设计流程如下:</p><p class="ql-block">1、通过实物三角尺导入,对三角形的研究,可以从三角形的定义、特征、分类、大小、性质。</p><p class="ql-block">2、探究环节,师在黑板上画出线段AB,问同学们三角形ABC的点C在哪?生发现可以随便点,老师画两个C 。为了区分分别叫做点C和点D,然后画出三角形ABC和三角形ABD,学生发现两个三角形大小不一样。从而引发到高的探究。</p><p class="ql-block">师引导给出高的定义:从点C到对边线段AB画垂直线段。师示范画高,并用准确语言表达。</p><p class="ql-block">通过过点A画垂线段,引出三角形都有三条高。</p><p class="ql-block">3、拓展,生活中的“高度”是竖直线段的长度。</p><p class="ql-block">4、总结回顾环节,让生圈出板书中的重点,最后以一个填空题“高是一条( )的线段”。以后学习的平行四边形、梯形等都会有高,我们以后会继续研究。</p><p class="ql-block">5、几何画板画图软件:验证点 C变了位置,面积发生变化,从而得出结论底边不变,三角形的大小和三角形的高有关系。</p> <p class="ql-block"> 大观念:图形的性质就是图形元素的数量关系或位置关系</p><p class="ql-block">1.图形的性质是什么?研究的是图形元素之间的关系。</p><p class="ql-block">2.有哪些元素?以三角形为例,可以分成组成元素和相关元素。</p><p class="ql-block">组成元素:图形自带的,有边和角。</p><p class="ql-block">相关元素:间接作出的,有高、中线、角平分线等。</p><p class="ql-block">3.都有哪些关系呢?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数量关系:相等、和差、倍分等。</p><p class="ql-block">位置关系:相交、平行、垂直、重合等。</p><p class="ql-block">与线段有关的重要性质是三角形三边之间的不等关系;与角有关的重要性质是三个内角的数量关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8常见的数量关系</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9圆的周长</b></p> 思而有感篇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一感觉,竟然可以现场观摩数学大家的现场风采,心情无比激动。讲课的老师们有好多是刚刚赶到会场,第一次见学生们就开始正式讲课,他们的课堂给我最大的感受是真实,学生从无到有实实在在的在变化,在体验,在感受,没有任何的表演,就是实实在在的上课。但是,各位数学大家的现场风采无与伦比,让我见识到了最高规格的常态课。</p><p class="ql-block"> 分享一下给我深刻印象的瞬间:</p><p class="ql-block"> 一、贲老师从课前研学单举例生活中的比及解释比让孩子初步感知比;第二步通过给孩子们举例的比分类为同类量的倍数关系比和不同类量的对应关系比,让孩子对比有更清晰的认识;第三步通过发现比,及时巩固拓展比的认识。预设,课上生成资源,留白课下思考,及重难点的处理方式,让我收获满满。</p><p class="ql-block"> 二、吴老师的课先从三个不同的问题:为新同学购买校服,求长方形的周长,贴瓷砖的数量,从不同的故事里发现同样的东西,从而初识乘法分配律;再通过有感觉后举不完的例子里有了概括总结的需求,从而总结出乘法分配律的内容……吴老师带领孩子们亲历数学建模的过程,本节课种下种子,下节课继续发芽开花。同时,吴老师对当前的大单元教学用实例告诉我们该如何去设计,每节课该怎么上还是怎么上,但是结束时要多说半句,为后面的相关知识做铺垫。不能为了大单元而大单元,而应该是拉不断扯不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p><p class="ql-block"> 三是俞老师执教的认识速度,他通过六年级孩子习题中求每千米用几分钟的“痛点”出发设计了《认识速度》一课,不仅让学生知道了速度有两种模样,也让很多老师第一次知道原来速度既可以是一个时间单位内的距离也可以是一个距离单位内的时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观摩,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学习的道路长又长,出来了见识了,就要鞭策自己在路上不断前进。我暗暗决定以后我的数学课堂上也要常常问孩子们,“你感觉到了吗?你有感觉了吗?”从一句小小的引导开始改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