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运筹帷幄之中,方能致胜千里 <p class="ql-block"> 春光正盛,微风不燥,最美人间四月天。为进一步夯实中考备考工作,优化备考策略,准确把握中考方向,提高复习备考效率,2023年4月14日上午,高州市教研基地在广东高州中学初中校区会场举行2023年中考语文学科备考研讨会,高州市教研基地成员任小红老师及市内各学校的语文科组长、备课组长及骨干教师参加了本次研讨。</p> <p class="ql-block"> 研讨会由广东高州中学初中校区语文科组长傅奕辉老师主持。</p> 研讨会第一议程 <p class="ql-block"> 广东高州中学初中校区黄健丹老师上示范课《异中求同,同中求异——中考名著阅读勾连复习》。黄老师这节课结合了近年中考在名著阅读方面的命题特点及2022年新课标的要求,重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课堂气氛活跃,所设计的教学问题多样化,由浅入深,教会学生用”异中求同,同中求异“的方法寻找勾连点。本课采用希沃白板等新型信息技术手段展开教学,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p> <p class="ql-block"> 课后,黄老师和在场的老师们分享了本节课的备课思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广东高州中学初中校区林雪瑜老师对本节课进行点评。她认为黄老师的课柔中带刚,圆中带方,紧扣《新课程标准》开展教学,紧扣中考热点、考点,目标明确,充分体现了执课老师的课标理念、课程意识和教学能力。老师教学机智与学生智慧相碰撞,是一堂优秀的公开课。</p> 研讨出真知,交流促提升 研讨会第二议程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分组研讨,思中考,抓落实</b></p> <p class="ql-block"> 来自各学校的教师代表按照事先分好的小组分别做了交流讨论。他们分别从考纲考点把握、学情分析、典型做法等方面做了经验交流,对自己在教学中与中考方面的有效措施作了精准、透彻的分析。</p> <p class="ql-block"> 现场讨论,气氛热烈。</p> 分享交流备中考,科学精准迎中考 研讨会第三议程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小组代表作讨论总结</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第一组:古诗文默写复习策略</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第1题)</span></p><p class="ql-block"> 中考题型及趋势推测:今年能会考古诗鉴赏,要教会学生简单的古诗鉴赏。复习策略:1、多读多默写,查漏补缺,在每节课前利用5至10分钟,坚持“读读、背背、写写、默默”,注意做好纠错。2、让学生将生僻字、难写字、易错字,用红笔圈出来,重点掌握,教师听写检查逐个过关。3、读音相同、意义不同甚至相反的词语在名篇名句中大量存在,有很大的迷惑性和误导性,所以复习时应特别注意这些同音异义词,通过有意识地分析比较,知其音,明其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 1, 1);">第二组:拼写词语、词语运用、病句修改(第 2.3.4 小题)</span></p><p class="ql-block"> 1、拼写词语题:回归课本,熟悉课文,注重平时的积累,解题时要"词不离句",注意结合语境来拼写,对一些难写字、同音异形字、形近字都要加强练习;2、词语运用题:梳理易用错的成语,让学生熟记书本重点字词内容,立足于课本,抓好每课的重点字词,强化理解与记忆;3、辨析与修改病句:这道题是平时考测中失分率比较高的题,容易拉开距离。在该题的备考策略上,采用“归纳讲解病句类型——解题技巧指导——专题训练——专题测试”的方式来进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 1, 1);">第三组:综合性学习——名著</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 1, 1);">(第 5 小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1、明确考点,知识归类。集体备课,共同分析每年真题,归纳考查的知识点。每个知识点,以专题的形式进行,制作PPT、精选试题重点训练,名著要紧扣课本“专题探究”,理清要点,专项突破。2、深度梳理,牢记精华。①关注名著导读:有效使用教材,深入挖掘教材;②关注知识要点。对文学常识、主要情节、人物形象、艺术特色、整本书阅读、教材专题探究等内容形成完整清晰的知识体系。③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要以教材为纲,根据复习导引梳理专题探究内容,在同一部名著或不同名著进行勾连对比,求同存异。3、任务驱动,培养思维。复习过程中进行项目化、任务群学习、创设真实情景,形成任务驱动,提高阅读能力和品味。例如,出版校刊、完成任务卡、拟写推荐语、补充辩论词、绘制思维导图等。</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四组:课内文言文阅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 6.7 小题)</p><p class="ql-block"> 1、篇篇过关、强化记忆。(1)读:利用早晚读、明确复习的篇目(在开学初就把课标的文言文做好早晚读的计划);(2)背:利用早晚读背诵重点课文、段落、重点字词、重点句子。(可以集体、个人);(3)抽:利用早晚读最后10分钟或者课后抽查学生当天读背的内容。(可以集体、个人、小组长、小组内部成员两两之间互抽);(4)测:练习形式、小测的形式、考试的形式、男女PK形式。2、整理归纳复习。把所有文言文归纳整理:按思想主题,如山水怡情类:《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三峡》《小石潭记》整理归纳复习。3、2-3月第一轮复习,4-5月第二轮复习,6月查漏补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五组:课外文言文(第 8.9.10 小题)</p><p class="ql-block"> 1、课外文言文虚实词注释题。教师指导考生备考时,要建议学生坚持每天做一篇课外文言文,特别是素材出自正规史料的正向典型人物传记类。每篇都要圈选若干个实词及虚词,尝试与课内古文中已经学过的同一实词或虚词进行对比、梳理、归纳,整理成卡,不断积累拓展自己的词汇量。2、断句题。要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除此之外,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断句的位置。也可借助句末的虚词例如焉、乎,也等字来进行断句。除此以外,修辞断句法,文言文特殊句式断句法,对话断句法等,也是断句中可用的方法。3、课外古文句子翻译。紧抓关键词翻译、翻译特殊文言句式、牢记翻译基本方法“留、换、调、增、删”。4、人物形象(品析)。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分析标题。(2)分析描写人物的方法。(3)就事论“人”,通过具体事件把握人物性格。明确文中人物的“典型化”特征。5、内容分析(原因概括)。要教会学生选取文章中的中心句、主旨句、结论进行概括。6、阅读启发。一定要结合自身或现实,技巧是先读原文,再作判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六组:实用性阅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 11..12.13 小题)</p><p class="ql-block"> 1、常规训练。实用类文本阅读训练要切实在“快”和“准”上下功夫。①限定阅读时间,提高阅读速度。②定时检查,可采用多种形式的活动来提高文本阅读的速度和质量,比如,可以采用量化表格的方式记录学生阅读时间。2、强化审题,明白设题意图,确定答题角度,要求学生必须通过深刻的思考才抓住逻辑的关键点,进而锁定答题区间,梳理和筛选相关信息,准确、规范地作答。3、针对学生的阅读难点,设置专项训练,强调阅读五要素:①概括大意(即写什么);②提取中心(即为什么写);③划分层次;④品析重点字词句;⑤分析修辞、写法及表达作用(即怎么写)。要打牢基础,文段阅读训练应以此为重点。然后分说明文、议论文两种文体进行专题训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七组:文学作品阅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 14.15.16.17 小题)</p><p class="ql-block"> 备考应对策略:1、万变不离其宗。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型基本是从教材的课后练习题中迁移出来的,所以,要回归教材,依纲靠本,重视对教材文本内容的分析,要关注教材母题。2、讲透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的文体特点,并利用文体特征准确把握作品主题。3、让考生结合文本以及自身经历谈感受,阐明看法或从中得到的启示。答题时要注意将文本内容分析(重点关注概性强的,带有议论性的、抒情性的语句)和个人的体验相结合,不能只答其中一个方面。4、近年高考、中考还出现了诗化(散文化)的小说,它的主要特点是淡化情节,虚化人物,抒情味浓。复习时要注意这类文本的题型及解读方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八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p><p class="ql-block"> 1、储备知识,规范答题。整理好说明文、议论文、新闻、报告文学等文体知识,及解题答题的方法印发给学生,要求学生熟记,熟背相关文体知识和答题解题规律。培养学生“规范答题”的习惯。第一做到表达规范,每条答案都要按照“观点+陈述”的形式呈现。第二是逻辑规范,众多的答案要点要条分缕析,合乎思维习惯和事理顺序,更重要的是各要点之间不能重复,不能包含,不能交叉。第三是书写规范,一是每个要点之前要用数字标出序号,做到条理明晰,二是书写工整,字迹清晰,美观大方。2、专题复习,逐项突破。非连续性文本的文本类型有表格类、图形类、图画类、文字类、凭单类、混合类等,分类分考点进行逐项突破。3、强化训练,提高能力。(1)限时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速度和答题的速度。(2)拟题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和答题的规范性。要求学生细读文本,选好出题点,模仿中考试题的类型进行题目命制,学生从命题的角度去理解文本,去拟定答案,这比单纯的阅读、答题更有挑战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九组:作文(第 18 小题)</p><p class="ql-block"> 复习策略:1、要加强学生审题能力的指导训练。审题时,先要找准题目中的关键词句,然后在此基础上明确“写什么”。2、提升学生作文的立意。要求立意要正确且思想要健康,简明且中心要集中,深刻且思想有内涵,对学生进行多元化思维的导向训练。“创意”是写作的核心要点,创意可以来源于精巧的设计、先进的科技和华丽的演出,也可以来源于家人与朋友间独特的交往细节、生活与学习中的奇思妙想、旅途里的新奇见闻。3、重视积累素材。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人生,打开视听,关注重大热点时事,不仅要了解,而且要有自己的思考,还要关注身边平凡小事,这些最常见、最熟悉的素材,要善于从中挖掘出新意。培养学生养成常写随笔、读书札记、日记的习惯,把自己的见闻与感悟随时记录下来,日积月累,便会拥有一个丰富的、独无二的素材仓库。4、和阅读训练勾连,教会学生掌握更多的写作技能,如扣题、化虚为实、化大为小、一波三折、巧设悬念等,这些技巧会让作文锦上添花,还可以结合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5、拓宽学生写作的视野,熟悉书信、演讲稿、漫画等文体的写作,熟悉任务驱动式、情境驱动式作文的写作,并切合初中学生的实际,进行思辨性写作的教学探索。6、根据学情备考作文,可分层写作,分层要求,如低层次的学生就要求要写完,要够字数,可模仿范文等。</p><p class="ql-block"> 具体措施:1、每两周有一次作文的写作、评讲与写作指导。每类作文布置一篇,然后不断修改成一篇好的作文,一个学期写好几篇几类作文。2、结合阅读积累写作语言及素材,要求学生做好笔记。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找到可写作的素材。3、抓好修改训练,夯实写作语言表达的基础。可学生互批,教师眉批等。4、分类布置写作的内容,如按主题分类训练,以达到掌握各类主题写作的要求。5、二轮做好课内限时作文训练,要求字数要达标,书写要清楚。6、每次训练完,给学生展示优秀作文,建立优秀学生的写作自信心,低层次的学生就做模仿训练。</p> 凝心聚力备中考,携手共进迎未来 <p class="ql-block"> 高州市教研基地成员任小红老师对研讨会进行了总结,并进行了《善用策略,巧复名著》专题讲座。从真题梳理明确方向、真题分类把握趋势、联读梳理知识成树、主题联读探究内涵、手法联读品析效果等方面实施中考备考语文名著联读复习策略,在座的老师醍醐灌顶。</p> <p class="ql-block"> 接着任老师分析了2022年高州市中考语文阅卷信息,她重点分析了2022年考场作文的得与失,并指出了2023年中考作文的趋势。她要求大家紧扣新课标,透视考点,把握命题规律,关注热点,整合资源,提高备考能力。</p> <p class="ql-block"> 任老师以黄老师的名著分享课为出发点,希望各个学校的老师能从本次研讨会上得到启发,在中考备考上要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从学生学情出发,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求同存异,殊途同归,同创2023年中考的新辉煌!</p> <p class="ql-block"> 一次会议凝聚了人心,一场交流打开了思维,一节优课带来了启迪,一个讲座指明了方向,大家收获满满。</p><p class="ql-block">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本次中考语文复习备考研讨会是一场共同研究、集思广益的盛会,统一了全市语文老师们中考备考的思想和策略,给各校中考语文备考指明了方向,极大的鼓舞了士气、振奋了精神,吹响了2023年中考冲锋的号角。</p> <p class="ql-block">文字 | 吴润</p><p class="ql-block">供图 | 吴润</p><p class="ql-block">编辑丨傅奕辉 任小红</p><p class="ql-block">审核丨董淦龙 吴先文 任小红</p><p class="ql-block">签发丨黄伟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