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久病床前无孝子。不是指儿女没有耐心,而是讲出了照顾失能老人的心酸。有粉丝在后台留言,说她照顾瘫痪母亲3年,自己差点因心梗走了,想把母亲送养老院,却被一圈人反对,不知道该怎么办好?</p> <p class="ql-block">吴阿姨56岁,她兄妹4人。大哥因意外离世,嫂子改嫁,已经走了好几年。大姐身体不好,常年需要吃药,2个儿子已经成家,她整天围着孙子转。小妹远嫁外省,难得回来一趟,儿女都在做生意,她也在门店忙碌。相比之下,吴阿姨最清闲,她是国企退休,女儿生孩子后,一直是婆婆照顾,根本不需要她出力。她本来计划的是,等丈夫退了休,就开车自驾游,也出去看看祖国大好河山,不枉人间一趟。谁知,计划没有变化快,母亲突发脑梗,让她措手不及。母亲85岁,平时在吴阿姨和姐姐家轮流住,她生活能自理,谁也不觉得麻烦,只是在做饭时,会特意把饭菜煮烂一点,方便老人消化。一直以来,母亲身体都还算不错,她能吃能喝,没事还喜欢出门转圈,要是一直这样下去,也不会有什么事。</p> <p class="ql-block">谁知母亲突然就发病了,浑身抽搐,嘴角明显歪斜,吴阿姨赶紧打电话,送母亲去医院抢救。医生告诉她,这是脑瘫的症状,到了这个年纪,想治愈很难,家属要做好长期照顾的心理准备。自从母亲生病后,吴阿姨就很忙碌。她不仅要买菜做饭,还要给母亲换尿不湿,给她换衣服翻身,担心长期卧床会长褥疮,她还得给母亲按摩。这些事情天天做,是很消耗体能的,吴阿姨本来腰椎就有问题,有次帮母亲翻身,就明显感到腰痛。胳膊也胀痛难忍,让她夜里睡不着。</p> <p class="ql-block">关于照顾母亲,姐妹三人商量了一次。小妹直接表明,没办法回来伺候,把母亲接到身边也不现实,她愿意每个月给赡养费。大姐也很为难,她自己还住在儿子家,根本不方便接母亲过去,她想孝顺,但更放不下孩子。商量的结果,是姐妹二人每个月给1000赡养费,母亲就让吴阿姨一人照顾。吴阿姨只能同意,专门换了一个可以升降的床,方便照顾母亲。一开始,母亲还很配合,给她喂饭或换尿不湿,都不说什么。时间长了,可能她躺在床上也很难受,情绪很偏激,故意不吃饭,还会拽掉尿不湿,方便时弄了一床。看到母亲叛逆的样子,吴阿姨相当崩溃,要不是自己母亲,她能转头就走。可自己能走到哪里去呢,总不能把母亲推出门,她只能劝自己要想开一些,母亲脑子有时候糊涂,不能跟她一般见识。照顾失能老人,最挑战人的耐心,道理谁都懂,可真正经历的时候,真不是容易的事。就如吴阿姨,她感觉自己的血压越来越高,由于长期没办法好好休息,她血糖也不正常。母亲清醒的时候,会念叨着几个儿女的名字,说他们也不来看自己,吴阿姨就给姐妹打电话,让她们视频说说话,缓解一下母亲的焦虑。不清醒的时候,就乱发脾气,把身边的东西乱扔,还不许吴阿姨碰自己,说要回家,要见自己的老伴儿。吴阿姨心酸又无奈,她没办法解释,只能躲到一旁等候,等母亲情绪平静了,再去照顾她。</p> <p class="ql-block">自从母亲卧床,吴阿姨的女儿就很少回来了。因为孩子一看到老人就哭,女儿心里害怕,只能减少回家。老伴儿心情也不好,觉得屋子一股味儿,他很少进去,照顾母亲的事情,都落在吴阿姨身上。她想过请护工,可一打听,护工的工资不低,尤其是照顾瘫痪的老人,最少5千起步。姐妹给的2千块,差距太大,自己得补贴一大半,再加上护工来了,还的给护工安排一个房间,家里就更乱了。思来想去,吴阿姨提出送母亲去养老院,她打听过了,一个月费用5千多,里面条件还可以,一个屋子2位老人,还配备了医生,家属可以随时探望。三姐妹平摊费用,一个人也就2千左右,虽然花点钱,最起码可以让自己松口气,要不然早晚自己要累出病来。没想到,这个主意遭到姐妹齐声反对。她们认为,失能老人在养老院得不到好的照顾,花了更多的钱,却不能放心,哪有自己人照顾体贴。话虽如此,可吴阿姨也是退休老人,她的身体也有问题,有时候一生气头就懵懵的,而且母亲长期卧床,身体虚胖,给她换一次衣服,自己能累身汗。姐妹没有站在她的角度思考,反而责怪她太贪心,目的就是想提高赡养费。一气之下,吴阿姨说了重话:“不送养老院也行,三姐妹轮流照顾,我不要你们一分钱,你们也别觉得给了钱吃亏。”吴阿姨不缺钱,自己的退休金足够好好过日子,姐妹的话太伤人,她实在想不明白,自己出了力,怎么还得不到好报?</p> <p class="ql-block">生活中,这样的问题不是个例。家有兄妹几人,谁来照顾老人,是个问题。由于老人身体不好,不适合长途搬迁,一般情况下,都由在老家的儿女赡养,别的儿女给点赡养费。问题就产生了,照顾老人的儿女很累,却难以得到理解,而给钱的儿女,总喜欢站在道德制高点,提出各种要求。以为给了钱,自己就有了控制权。其实,给钱,是最低层次的孝顺。真正的孝顺,是守在父母身边,你做不到陪伴,最起码要做到理解。照顾卧床老人,非常考验人的耐力,不管是身体还是精神,都受到很大考验。这个过程,需要兄妹几人一起分担,把赡养的任务推给哪一个人,都不合适。有人认为,送老人去养老院不合适,原因是担心得不到好的照顾。这是有可能的,因为一个护工同时要照顾好几个老人,在护工眼中,这只是工作,缺少了情感。就算儿女叮嘱,也只能暂时好一点,改变不了客观现实。可送老人去养老院,也是一种趋势,因为独生子女的父母慢慢年老,如何赡养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最好的办法,是提高护工的待遇,让他们得到尊重和认可,这样老人才能被好好照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