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观海山南麓沂水路:</p><p class="ql-block">沂水路是中国山东省青岛市一条很短的小马路,全长只有300多米,西起总督府广场,东到江苏路,沿路都是殖民时代留下的美丽的德国建筑,西端11号正对广场的就是当年德国殖民统治的最高机构——总督府,向东是英国和美国驻青岛的总领事馆以及一批高级别墅。东端正对着位于高地上的江苏路基督教堂。</p><p class="ql-block">观海山历史文化街区观海山历史文化街区是青岛市最早的商业中心、行政中心和居住区,体现了青岛近代的城市建设风貌和殖民历史。路网布局与自然环境紧密结合,居住建筑环山就势而建,公共建筑背山面海、选址考究,是青岛"山、海、城和谐相融风貌特色的最集中体现区。观海山历史文化本街区核心保护范围为西以安徽路为界,北至安徽路、黄岛路、平原路,东沿江苏路,南至海岸线。</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一、走进颇具神秘感的德县路、沂水路。</span></p> <p class="ql-block">德国建筑:</p><p class="ql-block">原路德公寓旧址,德县路4号。</p> <p class="ql-block">路德公寓建于1905年,业主是海伦·路德女士,初为公寓式旅店。</p><p class="ql-block">路德公寓的设计师是库尔特·罗克格,业主是海伦·路德女士。</p> <p class="ql-block">德国建筑</p><p class="ql-block">胶澳帝国法院旧址,原胶澳总督府前广场右侧,主入口亦朝向广场。该建筑建于1912年春至1914年4月,为青岛德占时期的最后一批公共建筑之一,设计者为汉斯·费特考尔,采用德式三段式,具有德国建筑厚重粗犷的特点。</p><p class="ql-block">1949年后相继为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市南区法院,现为青岛市南区检察院。</p> <p class="ql-block">德国建筑:</p><p class="ql-block">原青岛胶澳总督府旧址位于青岛市市南区观海山南麓的沂水路11号。1897年德国侵占青岛以后,于1903年开始建总督府,1906年竣工,该楼建成后为德国总督办公使用,故名“总督府”老百姓叫“提督楼”。</p> <p class="ql-block">1914年德国战败,日本占领青岛改为青岛守备军司令部,1949年青岛解放改为青岛市人民政府至1994年9月,在文革时期1966年~1969年改为青岛市革命委员会,现在是青岛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p> <p class="ql-block">已有117年的原总督府完好如初,可见当时从设计到施工的确是一流的建筑。</p><p class="ql-block">在现在的建筑史上堪称“优秀建筑”</p> <p class="ql-block">德国建筑:</p><p class="ql-block">原德国海军营部大楼旧址,沂水路9号。</p><p class="ql-block">初为德国高层官员官邸,亦称“十一官邸”1912年改称“营部大楼”</p> <p class="ql-block">即第二海军营部大楼。</p> <p class="ql-block">德国建筑:</p><p class="ql-block">原迪德瑞希宅第旧址,沂水路7号甲。</p><p class="ql-block">现青岛市公用事业局。</p> <p class="ql-block">迪德里希别墅,始建于1907年,田园式独立院落。</p><p class="ql-block">石勒脚、清水红砖、红瓦,顶层外墙为半木架形式,整栋建筑典雅华丽,具有德意志中期中期建筑之美。</p> <p class="ql-block">德式建筑:</p><p class="ql-block">沂水路5号是1910年建的斯提克夫斯住宅,后成为渣打银行青岛分行经理的住宅。</p> <p class="ql-block">德式建筑:</p><p class="ql-block">德国亲王别墅旧址,位于市南区沂水路3号,建于1901年。德占青岛时期私人庭院别墅。</p> <p class="ql-block">青岛市南区沂水路这条颇具欧韵风情的老街,因建筑多为德占时期所建,是岛城非常有历史感和特色的一条街道。</p><p class="ql-block">沂水路在德占时期是一条被称《贵族街》,3号的德国盖尔普克亲王别墅旧址、</p> <p class="ql-block">德国建筑:</p><p class="ql-block">德式建筑:沂水路1号始建于1912年,德占时期是私人宅第,</p><p class="ql-block">沂水路1号曾是美国驻青岛领事馆旧址。</p><p class="ql-block">还记得曾作为某银行幼儿园长期使用,现在旧址的正门近些年常年关闭。</p> <p class="ql-block">德式建筑:沂水路1号始建于1912年德占时期是私人宅第,曾作为美国领事馆使用。</p><p class="ql-block">德国设计师施密特设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一、走进颇具神秘感的龙山路。</span></p> <p class="ql-block">德国建筑:</p><p class="ql-block">原德国总督楼旧址,位于青岛市市南区龙山路26号,背倚风景如画的信号山公园,与中国海洋大学、基督教堂等遥遥相对,地理位置突出,环境幽雅。迎宾馆原是德国驻胶澳总督的官邸,故名“总督官邸”。由德国建筑师拉查鲁维茨设计,建筑总监为施特拉塞尔,青岛迎宾馆始建于1905年,1908年正式竣工使用。主楼高4层,附楼高4层。</p> <p class="ql-block">建成初期因作为胶澳殖民地,因此最初被称作胶澳总督官邸。现为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在此期间完稿的《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把阶级斗争提到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对后来的政治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p> <p class="ql-block">此后一个时期,迎宾馆这座昔日的德国总督官邸,作为青岛市最高级的接待宾馆,陆续接待了越南劳动党主席胡志明(1966年)、阿尔巴尼亚部长会议主席谢胡(1967年)、柬埔寨元首西哈努克亲王(1972年)等外国政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信号山(原大石头山)</span></p><p class="ql-block">位于观象山东南、青岛山西南,海拔98米,面积6.3公顷。</p> <p class="ql-block">德国侵占青岛后,为指挥进出胶州湾的船只,在山顶部建信号发布台1处,每天悬挂各类信号标志及气象、风力标志,命名为“华兹马克山”,市民称“挂旗山”或“旗台山”。</p> <p class="ql-block">信号山公园顶上“旋转观景楼”</p> <p class="ql-block">信号山公园里的“玉兰亭”</p> <p class="ql-block">在信号山观景台远眺“钟表楼子”</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三、走进颇具神秘感的江苏路!</span></p> <p class="ql-block"> 青岛江苏路基督教堂,这幢油画般质感的中世纪古堡风格的经典建筑,是青岛最具有代表性的德国建筑之一。风雨百年,优美依旧。它守望着这座城市,见证并书写着青岛的历史。其实每座钟楼都有着各自说不完的历史往事,讲述着城市的年代记忆。对于老青岛来说,这几座老钟楼传来的钟声,是一种难忘的记忆。<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50后60后的青岛人都叫(钟表楼子),</span>这里的钟声,早已嵌入他们的生活,甚至自家老人的作息时间,都是根据钟声而定的。这是记忆的传承,更是城市历史和文脉的延续。</p> <p class="ql-block">青岛江苏路基督教堂,市南区江苏路15号。</p><p class="ql-block">秀钟楼上的巨型钟表,给原本肃穆的教堂又增添了几分神秘和庄重。 青岛基督教堂由胶澳德国总督府出资,始建于1908年4月19日,由密斯特公司施工,1910年10月23日竣工。 报时钟表内部有一大两小三口钟,都是1908年安装的原有设备,至今依然保存良好,运转正常。 教堂塔楼内部大钟表1909年产于德国博克讷姆,钟芯写有J.F. Weule, Bockenem am Harz厂商标示,该钟表公司于1836年创办,1953年在西德倒闭。</p><p class="ql-block">钟表楼上的大钟,每半小时敲一下清脆的钟声。</p> <p class="ql-block">基督教堂钟楼上的(钟表机芯)、114年的今天还是一直准确的运转,走时精准,工作人员只是定期保养和给钟表上弦(青岛方言、上发条)。</p> <p class="ql-block">原装原部件磨损度几乎为零,不需要更换,依我看再使用一百年没问题吧?</p><p class="ql-block">钟楼简介本教堂钟楼高39.10米,在此可观赏岛城的海天秀色,也带您领略巨型大钟和精密的机械钟表机芯的神秘和庄重。呈现在您面前,由合金制成的大、中、小三口钟,兼有礼拜敲钟和报时两个功能。机芯于1909年由德国BOCKENEM公司 J . F . WEULE 设计师设计,在德国制造并运至青岛。现今,在教堂工作人员的精心维护下,钟楼至今钟声悠扬、走时精准,附近居民常藉此钟表校时,所以本地老百姓都习惯称教堂和钟楼为"钟表楼子"。每当礼拜天崇拜之前,由敲钟人员将连接三口钟的绳索从圆孔放下,拉动绳索,带动钟体摆动,钟内的摆锤撞击钟体内侧,发出悠扬庄严的钟声,以召集信徒前来礼拜,也作为预备礼拜开始的标志。钟表机芯由三组齿轮组成,并由弦杆相连,以两侧三个重锤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作为机械动力。右边齿轮组的钟摆每分钟摆动52次,每分钟带动弦杆松动一次,使中间齿轮组转动一格。中间齿轮组有联动杆与钟楼墙外的钟表相连,用以显示时间;同时,每半小时带动左侧弦杆松动一次带动左边齿轮组报时。左边齿轮组控制整、半点报时。报时敲钟时,齿轮组拉动铁丝,"动钟体外侧的报时锤敲钟报时。整点敲钟时,钟锤敲击大钟钟体,而半点敲钟时,钟星敲击小钟钟体,发出与整点报时不同音色的钟声。</p> <p class="ql-block">上午11点的钟声。</p> <p class="ql-block">教堂钟声正点时响。教堂的钟声十分悦耳,上午7</p><p class="ql-block">点53分人工敲钟。</p><p class="ql-block">原来青岛基督教堂这样敲钟像老电影“地道战”老村长敲钟似的。</p> <p class="ql-block">114年的钟声🔔依然声音🔊清脆悦耳。</p><p class="ql-block">古老的钟原始的敲钟。</p> <p class="ql-block">虔诚祈祷的信徒是今天的敲钟人,</p> <p class="ql-block">敲钟前的祷告祈求保佑🙏</p> <p class="ql-block">钟楼的吊顶上。</p> <p class="ql-block">114年大钟机芯</p><p class="ql-block">由数十个大小不等的传动齿轮组成的机芯。机芯都是1909年安装的原有设备,至今依然保存良好,运转正常。这台机芯骨架的上方铸有" J . F . WEULE ."字样,下方则铸"BOCKENEM1909"字样,根据所铸时间可以判断,这组机械是专门为青岛基督教堂钟楼制造的。</p><p class="ql-block">一百多年的齿轮咬合,竟然没有分毫的磨损。</p> <p class="ql-block">钟楼上的大钟。</p> <p class="ql-block">这是上钟表楼的石头旋梯,展示了建筑结构的智慧,和石匠的技术。</p> <p class="ql-block">基督教堂的外部建筑结构。</p> <p class="ql-block">德国建筑:</p><p class="ql-block">江苏路12号,原德国总督府官员旧宅,建于1897年。</p><p class="ql-block">现改为青岛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三大队。</p> <p class="ql-block">1897年11月14日,德国海军登陆部队在青岛胶州湾强行占领青岛,青岛从此沦为“殖民地”。此前,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德·冯·李希霍芬曾多次前往中国考察,认为胶州湾是“中国北半部最大和最好的港口”,为以后德国强租胶州湾埋下了隐患。德国占领青岛的原因是为了在远东扩大影响力。德国海军登陆部队迅速占领信号山,建立了通讯信号站,并控制清军所有的兵营和弹药库并切断电报线路。清政府于11月15日电示章高元,令其“度其情势,万无遽行开仗之理。惟有镇静严扎,任其恫吓,不为之动。断不可先行开炮,至衅自我开”。1898年,德国在青岛设立了总督府,开始对青岛进行治理和建设。直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占领青岛。德国占领青岛的历史结束。青岛战役:一战中唯一发生在中国的战役,倭英从德国手中夺取青岛历史上的今天德国占领青岛17年大事记(1897.11~1914)。</p><p class="ql-block">以上照片全部是手机拍摄,谢谢大家欣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