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文旅

laokai

<p class="ql-block">  朋友在信阳创建的何家寨露营基地去年七月就正式开张了,邀请本人前去参观。因为疫情,开张不久又被关闭,所以未能成行。营地今年年后又重开,四月中旬约了俩同伴欣然前往,一睹为快。</p><p class="ql-block"> 营地距西安经南阳跑高速大约650公里,当日即可抵达。本着不走回头路的基本原则规划这趟出行的线路,大致就是西安→信阳→郑州→西安这样一个三角。多年来自驾出行,远的差不多都走到了,倒是越近的越没去过或者缺乏深度了解。所以这一次的关注点,就是这个三角三条线上的著名人文景观:或历史名人纪念地、或官府衙署、或帝王陵墓、或地主庄园、或佛教石窟寺院、或重要考古遗址和博物馆……,这些传统和近代的建筑,无一不是中国历史文化的载体,基本上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些还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出发当日,赶上今年首次沙尘天气,看预报,空气质量爆表,能见度很差。想着穿过秦岭之后这样的状况就会好转,结果到了南阳,依然还是一片迷茫。</p><p class="ql-block"> 在南阳,先去拜谒医圣祠。东汉末名医张仲景,被后世尊为医中之圣,方中之祖。医圣名机,字仲景,南阳郡(今河南南阳)人,学医于同郡张伯祖,相传曾任长沙太守。当时伤寒流行,病死者众。医圣坐堂听诊,悬壶济世。经其钻研《内经》、《难经》、《胎胪药录》等古代医书,广泛收集有效方剂,著成《伤寒杂病论》,是为中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总结了汉以前民间医疗经验,对中医的发展有重大贡献。经后人整理成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分论外感热病和内感杂病,所倡六经辩证论治原则成为指导后世中医临床实践的基本准绳。医圣祠即是纪念祠堂,也是墓地,建筑风格以汉代为主,做工却略显粗糙(听闻南阳已有新的规划,甚慰!)。1988年医圣祠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南阳医圣祠之一</p> <p class="ql-block">▼南阳医圣祠之二</p> <p class="ql-block">▼南阳医圣祠之三</p> <p class="ql-block">▼南阳医圣祠之四</p> <p class="ql-block">  出医圣祠,接着去了南阳府署。南阳府署始建于南宋咸淳七年(亦即元至元八年,1271年),据元史记载:南阳,唐初为宛州,历经五代至宋皆为县。元初在全国设府治33处,南阳居其一,当时之衙署建筑宏伟轩敞,奠定了南阳府作为豫西南首郡之恢弘气概。府署至今已有750多年历史,约有300任知府任职于此。府署建筑中轴自前至后依次是:照壁及其两侧的召父坊、杜母坊, 豫南首郡坊;大门及其两侧的榜房;仪门, 戒石坊 ;大堂及其东、西配房,吏、户、礼、兵、刑、工六曹房;寅恭门;二堂及其东、西廊房,招稿房,书简房;内宅大门(暖阁);三堂及其东、西配房;架阁库,府花园等。加东西两轴各类辅助用房,现存房屋100余间,南北长240米,东西宽50米,面积约36000平米。 其规制受明朝南京皇城及北京皇宫的影响,形成轴线对称、左文右武、前堂后寝的庭院式布局,是一座典型的封建府(郡)级官署衙门, 现存建筑就是一个历史档案馆(比如,就是在这儿对“师爷”这个幕府人物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它既是皇城的缩影,又是南阳历史文化名城的象征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 科研 、建筑艺术价值 。2001年南阳府署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南阳府署之一</p> <p class="ql-block">▼南阳府署之二</p> <p class="ql-block">▼南阳府署之三</p> <p class="ql-block">▼南阳府署之四</p> <p class="ql-block">  第三次踏进南阳社旗县赊店镇的山陕会馆,依然被誉为“天下第一会馆”的精美建筑所倾倒。赊店是清代万里茶道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山西、陕西两省的商帮巨贾为创建山陕会馆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山陕会馆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至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落成,共历六帝136年。据《创建春秋楼碑记》记载,“或效奔走,取材于楚,泛江河而来宛郡;或周知四方,寻访名匠”,耗巨资数以万计。会馆共分三期施工,其中“大拜殿”工期达23年。会馆总占地面积12885平米,建筑面积6235平米。主体建筑自南而北沿中轴线为琉璃照壁、悬鉴楼、大拜殿和春秋楼(已毁),左右配楼相互对称,自南至北为:东西辕门、东西马厩、钟鼓二楼、东西廊房和大拜殿两侧的药王、马王两座陪殿。建筑布局形成前、中、后三进院落,布局严谨安排合理,殿堂楼阁疏密有序,北高南低鳞次栉比,气势雄浑相映生辉。现存各类建筑共152间,室内外全用青白色大理石铺砌,建筑物均采用石雕、木刻、火铸或琉璃精美图案装饰,每一个细节都有故事。社旗山陕会馆落成还创造了全国同类建筑的十之最:即占地面积、琉璃照壁、铁旗杆、戏楼(悬鉴楼)、石雕、木雕、慈禧亲笔题字(龙虎)、刺绣、道坊院、商业道德规则碑,十个方面,无它可比。1988年社旗山陕会馆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南阳社旗山陕会馆之一</p> <p class="ql-block">▼南阳社旗山陕会馆之二</p> <p class="ql-block">▼南阳社旗山陕会馆之三</p> <p class="ql-block">▼南阳社旗山陕会馆之四</p> <p class="ql-block">▼南阳社旗山陕会馆之五</p> <p class="ql-block">▼南阳社旗山陕会馆之六</p> <p class="ql-block">▼南阳社旗山陕会馆之七</p> <p class="ql-block">▼南阳社旗山陕会馆之八</p> <p class="ql-block">▼南阳社旗山陕会馆之九</p> <p class="ql-block">  离开赊店,去往信阳何家寨的行程被导航误导至许广高速,结果下高速后无端走了许多县道,路虽近了,但跑不起来,到晚八点才抵达目的地。用餐后,粗略看了部分营地设施,随即入住了朋友建设的帐篷酒店。</p><p class="ql-block"> 信阳何家寨露营基地选址于浉河港镇郝家冲村的茶山上,居高可以俯瞰南湾湖,地处中国十大名茶信阳毛尖的核心产区。基地内现存古何家寨是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由官吏何继桂所建,时称永宁寨。清嘉庆十二年(1808年)重修,为纪念何继桂改称何家寨。露营基地依托信阳清雅的茶艺文化,利用特色茶园和山形地貌资源,建成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文旅综合体。拥有云崖古寨、康养中心、会议中心、云上天街、无边泳池、86座野奢帐篷和星空屋等服务设施。</p><p class="ql-block"> 次日晨放飞无人机拍了何家寨露营基地全景(赶上沙尘天气效果不好),之后跟着朋友参观了整个营地。在云崖茶室小憩后,告辞前往附近豫鄂交界处的鸡公山。</p> <p class="ql-block">▼信阳何家寨露营基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信阳何家寨露营基地之二</p> <p class="ql-block">▼信阳何家寨露营基地之三</p> <p class="ql-block">▼信阳何家寨露营基地之四</p> <p class="ql-block">▼信阳何家寨露营基地之五</p> <p class="ql-block">▼信阳何家寨露营基地之六</p> <p class="ql-block">▼信阳何家寨露营基地之七</p> <p class="ql-block">▼信阳何家寨露营基地之八</p> <p class="ql-block">▼信阳何家寨露营基地之九</p> <p class="ql-block">  三十年前在信阳地区参加修建京九铁路时就登上过鸡公山了,且在山上还住过一宿,现在来,是想看看三十年有多大变化。 </p><p class="ql-block"> 鸡公山位于桐柏山以东,大别山最西端,是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其余三个是北戴河、莫干山和庐山)。鸡公山“青分豫楚、襟扼三江”,山上遗存有清末民初23个国家、各种不同建筑风格的别墅119栋(最多时约有近500栋,后多有损毁),素有“万国建筑博物馆”之美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公共租界。鸡公山近代建筑群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鸡公山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主要保护对象为亚热带森林植被过渡类型及珍稀野生动植物。主峰报晓峰,海拔811米。与三十年前相比,山上又增加了不少新的建筑,但最大的不同就是现在变成收费旅游景区了。</p> <p class="ql-block">▼信阳鸡公山之一</p> <p class="ql-block">▼信阳鸡公山之二</p> <p class="ql-block">▼信阳鸡公山之三</p> <p class="ql-block">▼信阳鸡公山之四</p> <p class="ql-block">  鸡公山是本次旅行的最南端,离开鸡公山往北沿G107国道进入信阳市时,专门去拍了修建京九铁路期间所在单位承建的浉河彩虹桥,大桥建成快三十年了,回来看看。继续往北,路过驻马店时,专程去了杨靖宇将军纪念馆,但是时间上稍微晚了点,下午四点半即闭馆,未能入内。 杨靖宇,男,汉族,生于1905年2月,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人。杨靖宇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 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在濛江县(今吉林省靖宇县)壮烈牺牲。再往北,经过漯河时,去了著名的南街村。南街村是全国十大名村,它是集体主义经济的代名词,著名红色旅游景点之一,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当日,夜宿许昌。</p> <p class="ql-block">▼信阳浉河虹桥</p> <p class="ql-block">▼驻马店杨靖宇将军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漯河南街村谯楼</p> <p class="ql-block">  最早知道许昌这个地方源于小孩子玩的烟盒;读《三国演义》的时候,知道这儿就是曹操称雄的许都;到工作了从许昌经过了无数次,却从来也没有进入过这座城市;现在退了有机会经过这儿,必须得来看看。上百度一搜,选了几个地方,先是“曹魏古城”。知道这是个新造的商业景点,但还是愿意去走走,旧地怀古,在这儿吟诵一下《短歌行》,感觉应该不一样。接下来去看“春秋楼”,春秋楼亦称关宅或关帝庙,其与文庙毗邻,一次能祭拜文、武两位圣人,也是幸事。 《三国志·蜀书》载:建安五年(200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擒羽以归,拜为偏将军 ,礼之甚厚。据传,这关宅就是曹操为挽留关羽所赠。现存的春秋楼景区,整个建筑群分内、外两院。外院中轴线上依次是山门、春秋楼、刀、印楼和关圣殿;内院有挂印封金堂、问安亭、甘糜二后宫等。</p> <p class="ql-block">▼许昌之曹魏古城</p> <p class="ql-block">▼许昌关宅之一</p> <p class="ql-block">▼许昌关宅之二</p> <p class="ql-block">▼许昌关宅之三</p> <p class="ql-block">▼许昌文庙之一</p> <p class="ql-block">▼许昌文庙之二</p> <p class="ql-block">  知春秋楼东边不远就是许昌博物馆,于是前往参观。在这儿,关注的重点当然是“曹魏许都”,展览分为“风云帝都”、“黍禾飘香”、“威武雄风” 和“璀璨华章”四个部分, 突出表现的都是曹魏时期许昌的辉煌。196~220年,集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于一身的曹操雄踞许昌25年,“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蓄军资”。于是,建宗庙,筑皇城,建立许都;宠关羽,赎文姬,唯才是举;兴水利,办屯田,振兴经济;张武治,定北方,震慑全国;兴文学,展文功,飞扬文采;图霸业,克群雄,终成帝业。</p><p class="ql-block"> 其实附近还有文峰塔该看,且是这一带真正的古迹,事到跟前,忘了,走了……</p> <p class="ql-block">▼许昌博物馆之一</p> <p class="ql-block">▼许昌博物馆之二</p> <p class="ql-block">▼许昌博物馆之三</p> <p class="ql-block">  原计划离开许昌去看郑州花园口事件记事广场,但行前又改了主意,在其与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之间比较之后,二选一决定去看后者。马未都说:“宋瓷,是中国美学的顶峰”,瓷器,比花园口更具吸引力。宋代的瓷器,与别的时代完全不同,分成官窑和民窑两大体系。民窑,在意实用价值,著名的有磁州窑、龙泉窑等。官窑,则是皇帝的审美(尤其是艺术家宋徽宗),主要呈现在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中。钧官窑址博物馆地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钧官窑遗址保护区内,占地面积47000平米,由主体展馆、宋钧官窑遗址展示馆和钧瓷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三部分组成。主体展馆建筑面积11000平米,分为六个展厅:大禹之州,主要展示禹州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浴火千年,主要追溯禹州陶瓷发展的历史,展示钧窑产生和得以迅速发展的宋元时期我国制瓷的主要特点;御用官钧,主要展示宋代钧官窑器物特点及其在中国陶瓷史、工艺美术史上的地位和广泛的文化影响;成器之道,主要展示宋代钧官窑器物产生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文背景及各种先进的制作工艺;万彩永辉,主要展示现代钧瓷发展的辉煌成就和钧瓷鉴赏的有关知识;文苑雅集为临时展厅。宋代五大名窑中,除了定窑都是青瓷。但钧瓷的青,不以青色为主,它还有玫瑰紫,红色等等。钧瓷最让人着迷的地方是“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当它放进窑火之中,没有人知道它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子。成活之后表面呈弯弯曲曲的痕迹,也是钧瓷最特别的地方,叫做“蚯蚓走泥纹”。走出博物馆,观感只有两个字:精彩!</p> <p class="ql-block">▼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之一</p> <p class="ql-block">▼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之二</p> <p class="ql-block">▼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之三</p> <p class="ql-block">▼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之四</p> <p class="ql-block">  李连杰主演的电影《少林寺》让中岳嵩山大红大紫,十年前慕名来过嵩山,但那次只看了少室山的少林寺和塔林等,其它的未及一一走到。由于2010年8月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入列了《世界遗产名录》{包括周公测景台和登封观星台 、嵩岳寺塔 、太室阙和中岳庙 、少室阙 、启母阙 、嵩阳书院 、会善寺 、少林寺建筑群(包括常住院 、塔林和初祖庵)等8处11项历史建筑},所以对喜欢古建筑的本人极具吸引力,这一次奔这儿还是补缺。抵达登封嵩山之后,人分两队:一人去看少林寺( 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两人去看其它项目。两人这一队,先去了中岳庙。</p> <p class="ql-block">▼嵩山少林寺之一(摄于2013年4月)</p> <p class="ql-block">▼嵩山少林寺之二(摄于2013年4月)</p> <p class="ql-block">▼嵩山少林寺之三(摄于2013年4月)</p> <p class="ql-block">  中岳庙位于嵩山太室山南麓黄盖峰下,其前身是太室祠。始建于秦,西汉元封元年(前110年)武帝刘彻游嵩山时,令祠官大加修建。现存庙制为明代(1368~1644年)所定,其建筑大部分为清顺治至乾隆时(1644~1795年)按照工部营造则例的官式作法重修。有殿、宫、楼、阁、亭、台、廊、庑等明清建筑39座400余间,汉至清代古柏300余株,金石铸器、石刻造像等金石文物百余件。中岳庙沿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是太室阙、中华门(现为“名山第一”坊)、遥参亭、天中阁、崇圣门、化三门、峻极门(注意到化三门与峻极门之间的四座配殿,分别称之为东岳、南岳、西岳、北岳殿,一副“崧高维岳,峻极于天”,南北西东,唯我独尊的样子)、中岳大殿、寝殿、御书楼(样式在古典建筑群中也是仅见)。庙院南北长650余米,东西宽160余米,占地面积近11万平米,是五岳之中现存规模最大、保存较完整的一组古建筑群,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2001年中岳庙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嵩山中岳庙之一</p> <p class="ql-block">▼嵩山中岳庙之二</p> <p class="ql-block">▼嵩山中岳庙之三</p> <p class="ql-block">  地处嵩山太室山南麓的嵩岳寺塔是国内现存最古老的佛塔,至今正好1500年。其始建于北魏孝明帝正光四年(523年),为15层密檐式砖塔,平面呈十二边形(是全国古塔中的孤例),通高37米,由基台、塔身、15层叠涩砖檐和塔刹组成。塔身分上、下两部分。下部东、西、南、北四面各辟一券门通向塔心室,上下垂直,外壁没有任何装饰。上部是15层的叠涩密檐,自下而上逐层内收,构成柔和的抛物线型。塔刹由基座、覆莲、须弥座、仰莲、相轮、宝珠等组成,塔下有地宫。嵩岳寺塔刚劲雄伟,轻快秀丽,建筑工艺极为精巧。其造型深受古印度佛塔的影响,塔身各部做“ 宝箧印经塔 (阿育王塔)”式样并做出火焰形尖拱等,明显具有古印度犍陀罗艺术风格。20世纪30年代,建筑学家刘敦桢到嵩岳寺塔考察后,在其《河南省北部古建筑调查笔记》中说:后来的唐代方塔,如小雁塔、香积寺塔等均脱胎于此……。 建筑大师梁思成曾向中央政府开列了一份必须重点保护的文物清单,根据重要程度,梁思成在其前面分别标上五个圈、四个圈、三个圈……,嵩岳寺塔则赫然标了五个圈。嵩岳寺塔反映了中外建筑文化交流融合创新的历程,在结构、造型、历史、文化等方面具有极高价值,对后世砖塔建筑有着巨大影响。1961年嵩岳寺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嵩山嵩岳寺塔</p> <p class="ql-block">  嵩阳书院是北宋四大书院(其余为应天府、岳麓和白鹿洞)之一, 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1068~1085年),理学的“ 洛学 ”创始人程颢、程颐曾在此聚众讲学,成为宋代理学的发源地之一。 司马光 、 范仲淹 、韩维、李刚、朱熹、吕海等也曾在此讲学。 嵩阳书院始建于北魏太和八年(484年),初名嵩阳寺,亦曾为道观。 宋景祜二年(1035年)重修太室书院时赐名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现存建筑保持为清代布局,有殿堂廊房五百余间,占地面积约10084平米,东西宽78.6米,南北长128.3米。中轴建筑共分五进院落,由南向北,依次为大门,先圣殿,讲堂,道统祠和藏书楼。先圣殿内祀孔子及四大弟子象,道统祠内有周公、大禹、尧帝像。藏书楼原为存放儒家经典的书房。在讲堂之后有泮池,为儒家弟子中举之后回来绕行怀念宗师孔子的地方。中轴线两侧的配房,均为硬山式建筑,分别为程朱祠、丽泽堂、博约斋、碑廊等,计清代建筑26座108间。 2001年嵩阳书院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嵩山嵩阳书院之一</p> <p class="ql-block">  嵩阳书院门口西侧的大唐碑也值得一说,全称大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 。唐天宝三年(774年)刻立,高9.02米,宽2.04米,厚1.05米,碑制宏大为中原之冠(碑重80余吨,样式也是至今仅见)。由碑座、碑身、碑额、云盘、碑脊五部分组成。碑文通篇1078字,内容主要叙述嵩阳观道士孙太冲为唐玄宗李隆基炼丹九转的故事。李林甫撰文,裴迥篆额,徐浩隶书。字态端正,刚柔适度,笔法遒雅,是唐代隶书的代表作品。</p><p class="ql-block"> 日渐西沉,第二次仰望中岳,依然未能尽兴(比如东汉三阙),看样子还得再来。离开嵩山按计划北去,夜宿巩义。</p> <p class="ql-block">▼嵩山嵩阳书院之二</p> <p class="ql-block">  近读川大教授常青著《中国石窟艺术精讲》,其对巩县石窟评价颇高,所以专程来访。巩县石窟寺原名希玄寺,宋代名十方净土寺。位于巩义市东北之大力山南麓。始建于北魏熙平二年(517年),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宋各代相继凿窟造像,形成石窟群。石窟坐北向南,有洞窟5个、千佛龛1个、摩崖造像3尊、摩崖造像龛225个、碑刻题记256方、佛像7743尊。第1~4窟为中心塔柱窟,第5窟为方形。佛像脸形方圆,总体风格与龙门石窟相近,规模较小,整体造像艺术水平虽不及龙门石窟,但其中也不乏精品。题材除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还有礼佛图、神王、怪兽、伎乐等。第1窟门内两侧雕“帝后礼佛图”(龙门石窟同样题材的雕刻上世纪30年代被盗后,这儿即成孤品,因此甚为珍贵),其余三壁雕佛像和佛传故事。壁脚雕神王、怪兽和伎乐人。“帝后礼佛图”分三层六组,每层比丘和比丘尼作前导,后为帝后和侍从,前呼后拥,形象反映了皇室的宗教活动。第3窟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心柱上的一对飞天,其以生动自然、轻盈灵秀著称,是飞天雕刻中的上品,《中国美术大全》的封面用的就是东边的飞天造像。巩县石窟种类众多的神王像更是对龙门宾阳中洞神王的补充,是国内石窟神王雕刻之最。北魏石窟艺术起于云冈,盛于龙门。作为龙门石窟造像的重要补充,巩县石窟与龙门石窟一起构成了北魏中原模式的完整内容。1982年巩县石窟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巩县石窟寺之一</p> <p class="ql-block">▼巩县石窟寺之二</p> <p class="ql-block">▼巩县石窟寺之三</p> <p class="ql-block">▼巩县石窟寺之四</p> <p class="ql-block">▼巩县石窟寺之五</p> <p class="ql-block">  中国的大院文化以山西为盛,一说大院必然联想到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常家庄园、皇城相府……,但巩义的康百万庄园,相比之下,一点也不落下风。 康百万是明清以来对“中原活财神”康应魁家族的统称,康氏家族前后十二代人在这个庄园生活,跨越了明、清和民国三个时代,共计400余年,庄园也从最初的山腰建至山顶。康百万庄园既保留了黄土高原民居和北方四合院的形式,又兼收了官府和军事堡垒建筑的优点。全庄园占地约240余亩,现存主要建筑有寨上主宅区、寨下住宅区、南大院、祠堂区、作坊区、菜园区、龙窝沟、金谷寨、花园、栈房区十大区域,有房571间。康百万庄园背依邙山,面临洛水,是全国三大庄园(另外两个是刘氏庄园和牟氏庄园)之一。 庄园建筑有十九种不同风格形式,既有明代的建筑楼院,又有清代的建筑群,是中原民居的代表性产物。庄园内住宅、商栈、作坊、学馆、祠堂、寨堡、花园、亭台以及关押犯人和豢养兵丁用房等建筑均设计巧妙,布局合理,功能实用。庄园还是一座雕刻艺术的宝库,砖雕、石雕、木雕都具有较高的水准。建筑物上自房顶屋瓦,下至门窗廊柱,都有雕刻饰件。艺术表现上则采用了透雕、浮雕、圆雕等不同工艺手法,设计新颖,工艺精湛,风格各异。庄园里保存有各类历史文物三千余件,对于研究明清文化、民间风俗、古代建筑等都具有较高的价值。2001年康百万庄园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巩义康百万庄园之一</p> <p class="ql-block">▼巩义康百万庄园之二</p> <p class="ql-block">▼巩义康百万庄园之三</p> <p class="ql-block">▼巩义康百万庄园之四</p> <p class="ql-block">▼巩义康百万庄园之五</p> <p class="ql-block">  出康百万庄园,专程去了邻近的杜甫墓园。墓前杜老先生这座雕像,刻画的是真好!祭拜诗圣之后,转向南偏西方向,去看宋陵。</p> <p class="ql-block">▼巩义杜甫墓园</p> <p class="ql-block">  巩义北宋皇陵,位于巩义市西南部的黄土丘陵上,是我国保存较为完整、规模较大的皇陵群之一。占地面积156平方公里,除徽宗、饮宋二帝被金兵掳走困死漠北,其余七帝均葬于此,加上赵匡胤父亲的陵墓,统称“七帝八陵”。即宋太祖永昌陵、太宗永熙陵、真宗永定陵、仁宗永昭陵、英宗永厚陵、神宗永裕陵、哲宗永泰陵,开国皇帝赵匡胤之父赵宏殷的永安陵。巩义距洛阳很近,且东有虎牢关,西有黑石关,山河四塞,固若金汤,又因为巩义市的地理环境,正应宋代的风水堪舆盛行的“五音姓利”的学说,故而,巩义北宋皇陵所在地被说成是天下第一的风水宝地。因时间关系,这次匆忙之间,只看了最南端宋神宗赵顼的永裕陵,没去看修成公园宋仁宗的永昭陵。及至,农田里只剩荒冢一堆,破损的两行石像生还依然肃立两旁,除却满地黄花,真的是一片萧杀……,促人念及《永裕陵歌》:笳声凝咽,旌旗去悠悠。碧山头。真人地,龟洛奥,凤台幽。绕伊流。嵩峰冈势结蛟虬。皇堂一闭威颜杳,寒雾带天愁……</p><p class="ql-block"> 值得一说的是,永裕陵被很多美学和史学家赞誉为北宋帝王陵的集大成之作,历来以其精美高绝的石刻艺术,尤其是上马石和镇陵武士名冠海内,也吸引了无数的参观者(当然还有盗墓人)。墓室门口的石狮刻画极有特色,张口怒目,威武雄健,当地民众说“东陵狮子西陵象”就说的是这个狮子,它是宋陵石狮造型中最成功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巩义宋永裕陵之一</p> <p class="ql-block">▼巩义宋永裕陵之二</p> <p class="ql-block">▼巩义宋永裕陵之三</p> <p class="ql-block">▼巩义宋永裕陵之四</p> <p class="ql-block">▼巩义宋永裕陵之五</p> <p class="ql-block">  地处洛阳市偃师区的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是国家“十三五”重大文化工程项目。占地面积246亩,总建筑面积3.2万平米。基本陈列展厅包括“第一王朝”、“赫赫夏都”和“世纪探索”三部分,系统展示了夏代历史、二里头遗址考古成果、夏文化探索历程、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成果。</p><p class="ql-block"> 二里头遗址及其所代表的文化距今约有3800~3500年历史。二里头遗址是一座精心规划、庞大有序、史无前例的王朝大都。1959年开始发掘,遗存可划分为四个时期。遗址内发现有宫殿、居民区、制陶作坊、铸铜作坊、窖穴、墓葬等遗迹。出土有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铜器、骨角器及蚌器等遗物,其中的青铜爵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青铜容器。二里头遗址的发现揭开了古老“夏都”的神秘面纱,作为东亚大陆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遗存,二里头文化堪称“最早的中国”,其文明底蕴通过商周时代王朝间的传承扬弃,成为华夏文明的主流。时至今日,二里头遗址被认为是夏朝中晚期都城遗存似已成为学界的主流(但学界也有不同意见,部分学者认为以缓称夏都为宜。关于二里头博物馆的命名,国家文物局在回复河南省有关部门的批文中,不建议在遗址博物馆的馆名中出现“夏都”字样。本人比较认同这种观点,不是因为买了其代表人物许宏所著的《最早的中国》,而是因为其严谨的治学态度)。</p> <p class="ql-block">▼偃师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之一</p> <p class="ql-block">▼偃师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之二</p> <p class="ql-block">▼偃师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之三</p> <p class="ql-block">▼偃师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之四</p> <p class="ql-block">  经常路过洛阳却一直没有去过白马寺,这一次专程拜访。白马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是中国、越南、朝鲜、日本等国家的“释源”和“祖庭”。 20世纪末以来,日本捐资重修白马寺钟楼并立空海雕像; 泰国、缅甸、印度政府相继出资于白马寺建造佛殿,使之成为拥有多国风格佛殿的国际化寺院。白马寺古建区坐北朝南,布局规整,主次分明。寺内主要建筑都分布在中轴线上,自南向北依次是山门、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和清凉台(毗卢阁),两侧还有钟鼓楼、门堂、云水堂、客堂、斋堂、祖堂、禅堂、方丈院等附属建筑。东南侧有齐云塔院,院内主要建筑有金代重修的齐云塔和新建的斋堂、客堂、禅房等。西侧则是泰国、缅甸、印度风格的三组佛堂。白马寺在世界佛教历史上有重要地位,有“祖庭十古”之说:1、中国第一座古刹——白马寺;2、中国第一座舍利塔——齐云塔;3、第一次去“西天取经”的僧人朱士行始于白马寺;4、最早来华的印度高僧禅居于白马寺;5、最早传入的梵文佛经《贝叶经》收藏于白马寺;6、最早的译经道场在白马寺的清凉台;7、第一本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是在白马寺译出;8、第一本汉文戒律《僧祗戒心》始译于白马寺并最早在洛阳立坛传戒;9、第一场佛道之争发生于白马寺;10、第一个汉人和尚朱士行受戒于白马寺。1961年白马寺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洛阳白马寺之一</p> <p class="ql-block">▼洛阳白马寺之二</p> <p class="ql-block">▼洛阳白马寺之三</p> <p class="ql-block">▼洛阳白马寺之四</p> <p class="ql-block">▼洛阳白马寺之五</p> <p class="ql-block">▼洛阳白马寺之六</p> <p class="ql-block">▼洛阳白马寺之七</p> <p class="ql-block">▼洛阳白马寺之八</p> <p class="ql-block">  中国历史上是个等级森严的国度,人逝去的埋葬处百姓只能称坟;将相可以称冢;帝王才能称陵;而全国称林的只有两处:一处是曲阜的孔林;一处是洛阳的关林,因为孔子和关公都是圣人。全国三大关庙,差当阳还未及拜谒,解州和洛阳都先后来过两次。</p><p class="ql-block"> 洛阳的关林始建于汉代,明万历年间在汉代关庙的原址上扩建,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敕封关羽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关圣帝君”,关羽始封“圣”。清康熙五年(1666年)敕封洛阳关帝陵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林”,始称“关林”,成为与山东曲阜“孔林”并肩而立的两大圣域。乾隆时再加以扩建,始成现今占地180亩的规模。关林是一处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其建筑规格很高,布局严谨壮观。庙前有戏楼,中轴线建筑依次为大门、仪门、甬道、拜殿、大殿、二殿、三殿、石牌坊、林碑亭、关墓。 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巡幸洛阳,首先祭拜关林,亲制祭文,亲书匾联,其匾为“声灵于铄”,其联为“翌汉表神功龙门并峻,扶纲伸浩气伊水同流”,匾、联今仍悬于关林拜殿中。关林门前的四个篆体大字“忠义仁勇”,高度概括了关羽忠君、义友、仁爱、勇武的一生,这也是关羽为何能从一个武将,一路上升为圣人的关键之所在。2006年关林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p><p class="ql-block"> 出关林,找个像样的地方小酌,为关二爷喝一杯,然后夜宿洛阳。</p> <p class="ql-block">▼洛阳关林之一(摄于2013年4月)</p> <p class="ql-block">▼洛阳关林之二(摄于2013年4月)</p> <p class="ql-block">▼洛阳关林之三</p> <p class="ql-block">▼洛阳关林之四</p> <p class="ql-block">  念完初一(14岁)的暑假首次一个人出游(注意这对本人是个重要节点,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先乘火车去了偃师(看毕业分配在那儿工作的姐姐),然后乘长途客车去看龙门石窟(依稀记得当时门票只要5分钱,一位来自武汉当时大约有二十几岁的大哥带着我一起转,热心地做了我的导游),这是第一次。1996年修京九铁路的时候乘一辆轻卡回西安,途径龙门石窟,隔河相望,看了全景,这是第二次。2013年与许多同伴专程再游龙门石窟,彼时已是人山人海,没办法细看,这是第三次。现在这趟就是第四次了,但是本人因故折返未能进入景区。 去龙门石窟的路上,拍了中国牡丹博物馆,其仿古建筑的造型和外观,还是不错的。 </p><p class="ql-block">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493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的营造,从而形成了南北长达1公里、具有2300余座窟龛、10万余尊造像、2800余块碑刻题记的石窟遗存。龙门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具有浓厚的国家宗教色彩。在北魏时期雕凿的众多洞窟中,以古阳洞、宾阳中洞和莲花洞、石窟寺这几个洞窟最有代表价值。其中古阳洞集中了北魏迁都洛阳初期的一批皇室贵族和宫廷大臣所建造的佛像,典型地反映出北魏王朝举国崇佛的历史情态。这些形制瑰异、琳琅满目的石刻艺术品,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域外文明交汇融合的珍贵记录。 </p><p class="ql-block"> 唐代龙门石窟的重点洞窟中,以规模宏伟、气势磅礴的大卢舍那像龛群雕最为著名。这座依据《华严经》雕凿的摩崖式佛龛,以雍容大度、气宇非凡的卢舍那佛为中心,用一周极富情态质感的美术群体形象,将佛国世界那种充满了祥和色彩的理想意境表达的淋漓尽致。这组雕像体现了大唐帝国强大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显示了唐代雕刻艺术的最高成就。</p><p class="ql-block"> 龙门东山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的香山寺,是武周时代封建王朝为安置印度高僧地婆诃罗的遗身而建立的一座佛教寺院。在此后的一百多年中,香山寺法音绵历、香火炽盛,以致中唐时代诗人白居易,竟以居士情结与如满和尚等人结为“香山九老”,酬唱于该寺的堂上林下、晨烟夕蔼。会昌六年( 846 年)八月,白居易卒于洛阳履道里故居,白居易的亲属,根据他生前的遗嘱,将他葬于龙门香山寺下,即现今的白园。</p><p class="ql-block"> 1961年龙门石窟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0年11月龙门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洛阳中国牡丹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洛阳龙门石窟之一(摄于2013年4月)</p> <p class="ql-block">▼洛阳龙门石窟之二(摄于2013年4月)</p> <p class="ql-block">▼洛阳龙门石窟之三</p> <p class="ql-block">▼洛阳龙门石窟之四</p> <p class="ql-block">  仰韶文化是距今约5000~7000年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彩陶文化。因1921年首次在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发现,故按照考古惯例,将此文化称之为仰韶文化。其影响范围主要分布于黄河中下游一带、以秦晋豫三省为核心的中原地区,以陕西大部、河南西部和山西西南的狭长地带为中心,东至河北中部,南达汉水中上游,西及甘肃洮河流域,北抵内蒙古河套地区。 仰韶文化分布区面积最大的遗址,是陕西关中地区耀县的石柱塬遗址,面积竟达300万平米。</p><p class="ql-block"> 仰韶村遗址保护区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处保护区内的仰韶文化博物馆,是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功能为一体的仰韶文化专题博物馆,占地43亩,建筑面积4700平米。仰韶文化博物馆内设三个专题展厅,第一展厅展出仰韶村遗址三次发掘的主要成果;第二展厅展出仰韶村遗址发现者、瑞典学者安特生在仰韶村和中国其它地方的主要考古活动(仰韶文化的发现标志着中国近代考古学的诞生);第三展厅展出中原地区各个仰韶文化典型遗址出土的226件代表性文物。 仰韶文化遗址的发现,使世界认识中国有自己的新石器文化,仰韶文化上承旧石器文化下接龙山文化,使中国石器时代有了大致的轨迹,也加深了世界对中国是文明古国的认识。从而对中国不同于外国,独特发展的土著政治、经济、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博物馆东侧建立的1921~2021百年考古历程大型雕塑墙,正是中国考古百年历程的一个缩影。</p> <p class="ql-block">▼渑池仰韶文化博物馆之一</p> <p class="ql-block">▼渑池仰韶文化博物馆之二</p> <p class="ql-block">▼渑池仰韶文化博物馆之三</p> <p class="ql-block">▼渑池仰韶文化博物馆之四</p> <p class="ql-block">  虢国是西周初年的重要姬姓诸侯国之一,为周文王弟弟的封国。原封宝鸡,西周晚期受平王东迁的影响迁至今三门峡市,国都上阳位于今李家窑村。虢国历史在公元前九世纪至公元前七世纪,延续约三百年时间。 虢国博物馆是建立在虢国墓地遗址上的一座专题性遗址类博物馆,占地10万平米,是集文物陈列、遗址展示、社会教育与文化交流等多项功能的公共文化空间。其基本陈列《周风虢韵——虢国历史文化陈列》分为虢旗猎猎、吉金灿灿、美玉灼灼、奇珍熠熠、车马辚辚、古墓秩秩六个部分。虢国墓地出土珍贵文物多达1万多件。其中两座国君墓出土了许多国宝级文物,如有“中华第一剑”之称的玉柄铜芯铁剑,精美华丽的多璜组玉佩,体现高超制玉水平的人龙合纹玉璋等。出土的玉器数量之多,品种之全,工艺之精,玉质之好,在周代极为罕见。真车真马的陪葬坑观之甚为震撼,虢国车马坑中大量战车战马的发现,客观反映了当时虢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以及能够逐鹿中原的恢弘气势。1996年虢国墓地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p> <p class="ql-block">▼三门峡虢国博物馆之一</p> <p class="ql-block">▼三门峡虢国博物馆之二</p> <p class="ql-block">▼三门峡虢国博物馆之三</p> <p class="ql-block">▼三门峡虢国博物馆之四</p> <p class="ql-block">  出虢国博物馆,坐在门口台阶上小憩,让同伴给自己拍个照留个纪念,这一圈结束了。至此,达成全部计划目标,开车三个小时回西安。</p> <p class="ql-block">小结:本次旅行所至以下地级市</p><p class="ql-block">南阳:医圣祠、南阳府衙、社旗山陕会馆~~3项</p><p class="ql-block">信阳:何家寨房车营地、鸡公山、虹桥~~3项</p><p class="ql-block">驻马店:杨靖宇将军纪念馆~~1项</p><p class="ql-block">漯河:南街村~~1项</p><p class="ql-block">许昌:曹魏古城、春秋楼、许昌博物馆、钧官窑址博物馆~~4项</p><p class="ql-block">郑州:中岳嵩山、巩义石窟寺、康百万庄园、杜甫陵园、宋陵~~5项</p><p class="ql-block">洛阳: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白马寺、关林、中国牡丹博物馆、龙门石窟、白居易墓园~~6项</p><p class="ql-block">三门峡:仰韶文化博物馆、虢国博物馆~~2项 </p><p class="ql-block"> 河南,5天8市,行程1800公里,巡游25项各类文化设施,所以此行称之为《中原文旅》。</p> <p class="ql-block">附:行程路书</p><p class="ql-block"> 此路书以高德地图制作,复制以下链接粘贴到浏览器地址栏即可观看。注意:路书是动态的,如果某条道路因故中断,软件会自动选择新的路线,可能与本次实际走过的轨迹不同。</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https://www.amap.com/roadbook/64253d1cc5a07004f2f02ad7</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