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近些天来忙里忙外,收拾家中的物件,为我们老医院家属楼拆迁而准备,无意之中发现了“百宝箱”里的一个物件,大红皮的“纪念册"映入眼帘,如获至宝,一种亲切感涌上心头,封面完美无损,只有稍微退一点色泽,不影响美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心情激动,屏住呼吸,打开手机,拍下了“纪念册”的封面,翻开第一页写着红色的八个大字:赠给下乡知识青年,落款:七三年二月十日,有一枚红色的大印覆盖到落款的笔迹上;再翻开第二页,看到了红色字体的“毛主席语录,”眼前一亮,清晰的字体写着毛主席的教导: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本红色的“纪念册”勾起了令人难忘而最美好的回忆,便是50年前的那段知青岁月。高中毕业后,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奔赴农村广阔天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当时成了我县第一批上山下乡知青,怀揣着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理想,告别了父母,告别了县城,毅然背起行李,奔赴了离县城不太远的“五.七”农场,也就是知青下乡锻炼的基地,从那一刻开始,时代赋予了我们一个共同的名字叫——知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农场分好几个劳动锻炼场地,分棉花队、菜园队、大田队、后勤队、总务队,等等。领导安排我和部分学哥学姐还有部分比我低一级的学弟学妹一起去了菜园队,相对来说,菜园队的劳动量比大田队的劳动量小一点,虽然离开了父母,离开了县城,还不能一下子在情感上适应新的环境,但是,我们个个都是积极肯干,适应新的环境,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一次锻炼就走进了菜园田头,从此,与我们朝夕相伴的就是镰刀、锄头、铁锨、瓜铲,这些铁东西对我们来说很陌生,天天使用,慢慢的就成了好朋友。还有菜园里边的那些弯弯曲曲的引水沟;还有那些不规则、凹凸不平的小土路都结下了缘,还有炎热的太阳;寒冷的北风;还有汗水浸泡的衣衫;还有被雨水淋湿发黄的草帽,这一切的一切都凝成了我们那一段特殊的知青岁月,永远铭记心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菜园里的老李大爷和梅姐他她们虽然不会讲什么大道理,但他她们那纯朴的情感,对我们这些孩子般的年轻人都非常热情,使我们感觉很快乐。</span></p> <p class="ql-block">老李大爷后面是松龄,露出半个脸,最前边的是梅姐,最后边那个小男生是我现在的他</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时间的推移,事情的变化,在某月某日的一天,“知青办”突然下达了一个紧急通知,因县城里有两家工厂(县印刷厂和县制药厂)急需招人,需要知青返城去两个工厂帮忙,进厂期间还是知青身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真巧,有幸我和部分学姐、学哥、学弟、学妹都被选上去了县印刷厂,我和另一个姐姐被分配到检字排版车间,其他的知青分别被分配到铅印车间、装订车间,成品车间、入库车间,我的车间很安静,都是女师傅,年龄不大,我们和师傅以姐妹相称,关系处的很融洽,师傅姐认真教,我们两个认真学,学的挺快,左手托着字托,字托下用手指压着检字的文件或者是稿件,右手检字,悄悄无声,一个一个的铅字都按順序放到了字托里,不经意间检字的速度由慢到快,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高兴,挺棒的,一个小时也能检一千多个字呢,师傅姐姐鼓励我俩,夸我们是检字能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的检字车间和铅印车间是一墙之隔,墙中间有一个过门,来回串车间都很方便。由于年幼稚好奇心强,偶尔偷偷去到铅印车间看看学哥学姐操作机器的模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随着机器的轰隆声,机器有节奏的转动,把我们已检好的铅字排好版块送到铅印机器上,一张一张有次序的印刷出来,现场还有师傅细心指教,看到学哥学姐操作熟练,得心应手,我们都有很大的成就感和快乐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概干了一年左右,我们正处在检字、操作机器得心应手的时侯,“知青办”又下通知,结束知青在工厂的生活,重返农场,再去菜园劳动锻炼的通知。我们十几人又开始日复一日的菜园劳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知青下乡到返城去工厂,又从工厂返回农场,我们经历了三步曲的节奏。突然县里下通知,某几个工厂和其它单位招收部分“知青”,很多知青积极响应,无比高兴,大多数知青都报名,经过一段时间领导审批,后来都步入了工厂,开始上班挣钱,当拿到第一个月不太多的工资的时侯,他们个个都激动万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留下了少数知青没有进城上班,因为指标有限。老父亲告诉我,去工厂指标太少,不要和别人争,继续锻炼,有机会了再进工厂上班。所以我和部分学哥学姐又都留了下来,继续干农活,锻炼自己。机会总会给有缘人,我当时没有轮着逬城上班,但是,我确实是幸运者,后来被录取到了日思夜想的医学专科学校,继续深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此,彻底结束了我们的知青生活,恋恋不舍得告别了我生活过、锻炼过的知青基地——五.七农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都说往事不堪回首,一代人的知青回忆,一代人的知青生涯,一部无悔的青春,一部无言的历史,将永远记载那灿烂与辉煌,那些我们拥有的曾经和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文字编辑:松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照片提供:松龄(自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制作时间:2023.4.18</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