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前言短语</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赵向阳</span></p><p class="ql-block"> 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是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第四单元的习作内容。本单元的主题是“观察”,要求通过学习,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发现新的有趣的现象,让孩子们关注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养成细心观察的好习惯。</p><p class="ql-block"> 把过程写清楚是三年级学生学习习作的重要基本功之一,做小实验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最好方法之一,让学生在习作过程中有话可写的重要方法。于是,我在单元教学计划中,把这次习作训练升级为本学期的习作训练重点,安排一周的时间来学习完成,相当于一次综合性很强的“项目式”作业。</p><p class="ql-block">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色,兴趣甚浓,佳作颇多,故编辑推出本期优秀作文集。</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彩虹过山车</b></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三(4)班 童思橙</span></p><p class="ql-block">星期六一大早,我从床上蹦起床,因为我能做小实验了!——就连我昨天晚上睡觉的时候都在傻笑着。</p><p class="ql-block">我连忙拿着妈妈的手机,上网查了查“有趣的小实验”。什么滴水成冰啊,什么不会湿的纸啊,还有什么火山喷发……有的又太简单,不好写文章;有的又太复杂,文章虽好写,但操作起来很麻烦。</p><p class="ql-block">“啊哈,就你了。”我终于找到了一个让我心动的实验——“彩虹过山车”</p><p class="ql-block">它真的会像彩虹一样美丽吗?于是,我带着疑问,开始了实验。</p><p class="ql-block">我先实验所需的材料:5个透明杯、4张抽纸、三原色色素、搅拌棒、记号笔。</p><p class="ql-block">材料准备好了,开始作记号。我拿出记号笔和那5个透明杯,把那些透明杯摆成一排,从左到右给它们排序,写上“1、2、3、4、5”号。然后在“1、3、5”杯子里倒水,每个杯子多装一点。接着在1号杯里滴入红色色素,在3号杯里滴入黄色色素,在5号杯里滴入蓝色色素。再做“纸桥”,那4张抽纸分开,然后双手揉搓,不需太紧,并把它们折成“V”形。第一个“V”形放在1号杯和2号杯之间。(记得要两个头插在两个杯子之间,尖尖朝上)。第二个放在2号杯和3号杯之间,第三个放在3号杯和4号杯之间,第四个放在4号杯和5号杯之间。这样,5个透明杯就连在了一起。</p><p class="ql-block">呼,终于搞完了,我趴在桌子上,发现每 个颜色都被纸巾吸上了,可是,它吸是吸得快,但过了5分钟,2号杯和4号杯一点变化都没有。正当我觉得我失败了的时候。突然,我发现4号杯有了一点点绿色,2号杯有了一点点橙色。</p><p class="ql-block">我连忙揉了揉眼睛,又拍了拍我的脸,想着:“哈哈,我童某人第一次做实验就能成功,哈哈……”</p><p class="ql-block">“童思橙!”妈妈打断了我的思绪,“是不是你把家里的透明杯用完了?过来跟我交代一下!”</p><p class="ql-block">呜呜,看来做什么事都要付出代价啊!</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神奇的喷泉</b></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三(4)班 李宜然</span></p><p class="ql-block">在公园里,在广场上,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喷泉表演,喷泉里的水花会随着灯光和音乐的节奏随时变幻形态。小朋友们都喜欢在喷泉下玩耍,喷泉美丽的水花,总是让人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今天我就用一些简单的材料自己在家里制作一个小喷泉,我们准备的材料有一个空的塑料瓶子,一盆水和一根大头针。</p><p class="ql-block">实验开始了,我先用大头针在瓶子的下方围绕一圈戳几个小孔,然后把瓶盖拧开,把瓶子放进盆子里,再往瓶子里慢慢地灌水,直到灌满水为止,再迅速拧紧瓶盖。这时水并没有从小孔里流出来,这就奇怪了?可当我轻轻地拧开瓶盖的时候,水竟然从各个孔里喷出来了,形成了一个个小水柱,像喷泉一样。“哇”真是太神奇了,我感叹道!当我又把瓶盖拧紧的时候,水又停止了流动,我再次把瓶盖拧开,水又从孔里喷出来了。</p><p class="ql-block">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是当把瓶盖拧开,空气进入瓶内,瓶子内的压力大于瓶外,水被挤压出来形成“喷泉”。</p><p class="ql-block">生活中处处都是奥秘,只要我们用心去探索,就会给自己带来惊喜。</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神奇的喷泉</b></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三(4)班 毛子依</span></p><p class="ql-block">上午,我一写完作业就找妈妈要手机,一拿到手机就搜索“有趣的小实验”,搜索到了,可是有好几个,我在这一堆小实验里找我想做的,不一会儿,我就找到了,那就是“神奇的喷泉”!</p><p class="ql-block">我看了一下要准备的材料,有一个在瓶身上扎了几个小孔的瓶子,一个用来舀水的小杯子,一个装了半盒水的盒子,都是一些家里有的。</p><p class="ql-block">实验前我想:实验会不会成功呢?它会不会像我在视频上看的一样,扭松盖子,小孔里就会喷出水,拧紧盖子,水就会停止呢?</p><p class="ql-block">实验开始了,我心里无比激动。首先是扎小孔,拿起缝衣针沿着矿泉水底部四周扎了画圈小孔。然后是装水,把盖子拧开,把瓶子放在水盒里,注意:要把瓶子上的小孔放在水里。然后,用小杯子舀水,一直到水装满为止。最后,拧紧盖子。</p><p class="ql-block">我把瓶子从水盒里拿出来,用餐巾纸把瓶子四周擦干,看不到任何一点水渍,小孔里面竟然没有流出水来。我把盖子拧松了一点,有水喷出来了!每一个小孔里都喷出一条细细的水线。我把盖子又拧松了一点,喷出来的水又多了一点!真是太神奇了!赶紧拧紧瓶盖,小喷泉消失了,小孔里居然一点水也没留出来。</p><p class="ql-block">妈妈来到我的房间,看见我书桌上一桌子的水,骂了我一顿,又让我去墙角面壁思过,不过,我这次面壁我没有生气,心甘情愿地站在墙角,想着喷泉与瓶盖有什么关系呢?</p><p class="ql-block">“生活处处都是奥秘,只要我们用心去探索,就会给自己带来惊喜!”看来,这句话说的很一点也没错呢。</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神奇的喷泉</b></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三(4)班 彭艺馨</span></p><p class="ql-block">今天早上,我从床上爬起来,就在妈妈的手机上搜索有趣的小实验,终于看到了一个让我很想做的实验——神奇的喷泉。</p><p class="ql-block">需要准备的材料也很简单,一个空的矿泉水瓶、、一个可以扎孔的物品(圆规)、半盆水、一个盆子。</p><p class="ql-block">首先在矿泉水瓶靠下端的地方扎几个小孔,再把瓶口压在水中让水流进瓶子里,然后把瓶盖拧紧,我们可以发现水被锁在瓶子里啦!我们再把瓶盖拧开试试,哇!水像喷泉一样喷洒出来啦。然后我又把瓶盖拧紧,天哪!水居然止住了!我抱着水瓶拧来拧去玩了好久,直到地上到处是水。</p><p class="ql-block">当我做完实验要收抬东西的时候,奶奶从房间里走了出来,惊讶地说:“你在家里打水仗吗?赶快给我收抬干净!”</p><p class="ql-block">我急忙解释:“老师要我们做小实验,我就是做了个要需要水的而已,它是神奇的喷泉!”</p><p class="ql-block">奶奶也是十分不解:“那它神奇在哪呢?”</p><p class="ql-block">我说:“把盖子拧开水就流出来了,盖子拧紧水就锁住了。”</p><p class="ql-block">“不可能。”奶奶说,“你表演给我看看。”</p><p class="ql-block">我按刚才的步骤把瓶子里装满水,拧紧瓶盖,拿起水瓶,大声说:“奶奶,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你可看清楚了。”</p><p class="ql-block">我拧松瓶盖,水从小孔里喷射出来,拧得越松,水喷得越快;我一拧紧,水就不流了。</p><p class="ql-block">奶奶好奇地问:“那为什么会这样呢?”</p><p class="ql-block">我跟奶奶解释道:“因为拧开盖子空气就会进入瓶子,瓶子里的水受到大气压力的影响就流出来了。”</p><p class="ql-block">奶奶严厉地说:“不管你说什么,今天你就是要把这里打扫干净才能出去玩。”</p><p class="ql-block">我收拾了半天好不容易才收拾干净。唉!原来什么事都要付出代价,但科学还是很有趣的,只要我们用心去探索,就会给自己带来惊喜!</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神奇的喷泉</b></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三(4)班 甘明玉</b></p><p class="ql-block">我今天起了个大早,就是为了做小试验。</p><p class="ql-block">我用妈妈的手机在网上搜"有趣的小实验”。这一搜,跳出好多好多有趣的小实验”:什么立起来的鸡蛋”,什么“会跳舞的盐”,还有什么“浮起来的鸡蛋”等好多,找了半天,终于看到了让我心动的实验“神奇的喷泉”。</p><p class="ql-block">这个实验光看名字就非常有趣,话不多说,赶紧开始做。</p><p class="ql-block">首先准备材料:一个空的矿泉水瓶,一根不太粗又不太细的针,还有一个盆子(里面装半盆水)再准备一个杯子。这些都是生活常用品,很快就全都准备好了。</p><p class="ql-block">先把空瓶子放在装了半盆水的盆子里,再把瓶子用针扎几个孔, 然后用杯子把瓶子里面加满水。接着 先扭松矿泉水瓶子的盖子,水就会从瓶子里喷了出来了,再扭紧盖子,水停就会停止喷出来了。又扭松盖子,水又会喷出来。再扭紧盖子,水又停止喷出来了。就这样反复操作,它就像喷泉一样喷水。</p><p class="ql-block">我感到无比惊讶,下巴都快掉下来了。赶紧上网查了原因,原来是这样的:把瓶子扭开的时候,空气会进入瓶内,这时,瓶外和瓶内的压强就相等了,所以水才会从洞里流出来。那为什么拧紧了,水就不流了呢?还是没搞太懂,回到学校后问科学老师吧。</p><p class="ql-block">生活真的处处都有奥秘,只要用心探索,就会给自己带来惊喜。</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一次有趣的小实验</b></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三4班 李宇轩</b></p><p class="ql-block">水是生命的源泉,是每个生命不可缺少的成份,所以我们都要节约用水。大家是不是和我一样都很好奇,水既然这么重要,那水是由什么组成的呢?我们来做个小实验,大家就明白了!</p><p class="ql-block">实验名称:“电解水”小实验</p><p class="ql-block">准备材料稍微复杂一点,有盐、一杯清水、一根木棒、一片硬纸板、两颗长钉、两根电线、两粒电池、两个电池卡扣。这些材料家里也有,备齐并不难。</p><p class="ql-block">开始做实验了。先在清水中放入一些盐,用木棒快速地搅拌,直到盐完全溶化在水里,完全看不见为止。然后把两颗长钉穿入纸板,盖在杯子上,让长钉泡在盐水里。电解水当然要电啦,但接通生活用电太可怕了,电池就可以了。我把电池装入卡扣里,连接电线,将红色电线连接到卡扣的正极,另一端连接到长钉上;黑色电线连接到卡扣的负极,另一端连接到第二颗长钉上。</p><p class="ql-block">快看水瓶里的水,连接负极的长钉上开始冒出许多的“小气泡”,那些小气泡连成串,一串一串的从水底往上冒。是不是很神奇呢!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是电把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但是正极为什么没有气泡出现呢?氧气都到哪儿去了呢?</p><p class="ql-block">别着急,我们接着观察一会吧!</p><p class="ql-block">看,水开始慢慢变黄了。原来是因为电池的电流太小,分解出来的氧气被长钉给“偷吃”了,产生了铁锈,并溶化在水里,所以水慢慢地变黄了。</p><p class="ql-block">通过这次实验,我明白了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充满了奥秘,只要我们用心去探索,就会自己带来惊喜!所以我们要努力学习,长大后去探索这个世界无穷的奥秘!</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冒气泡的铁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三(4)班 蔡家豪</span></p><p class="ql-block">一放学回家,我就上网搜索有趣的小实验,很快就在网上查到了李宇轩的小实验。晚上我在床上想:这个实验我能不能成功呢?</p><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一大早,我把需要的材料都准备齐了,拿到了大厅的桌子上摆放好。有食用盐,一个有水的杯子,和一个没有水的杯子,两个长钉,和一张圆纸片,两节电池,和一小段电线,还有一个勺子。</p><p class="ql-block">实验开始。先把有水的杯子把水掉在没有水的杯子里,再放盐。再用勺子搅匀,然后,在把两个长钉插入圆纸片,放在杯子的上面。最后,把线连结两个电池,接通电源,可是,没有出现很多泡泡。正当我一筹莫展时,长钉的四周冒出很多细小的泡泡,伸出水面,像一连串的小珍珠。但是,水并没有变黄,我就等了大约十分钟,还是没有变黄,正当我想放弃时,水变黄了。我连忙睁大眼睛,没错,水真的变黄了!</p><p class="ql-block">到了下午,水更黄了,我开心地笑了:第一交实验居然成功了。看了一下时间,“啊!不好,妈妈要回来了。”我赶紧把水倒掉,杯子洗干净,放回原位。</p><p class="ql-block">刚好妈妈回来的时候就把所有事情做完。不然可要完蛋了!</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浮起来的鸡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三(4)班 徐靖雯</b></p><p class="ql-block">今天早晨,天才蒙蒙亮,我便睁开了惺松的眼睛,今天我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做一个小实验。</p><p class="ql-block">于是,我在妈妈的手机上翻了翻,有很多,比如滴水成冰呀,悬浮的泡泡啥的,可材料家里没有现成的,一时半会也找不全。要么就太简单了,比如纸巾毛毛虫啥的,没意思。找了好久,终于找了一个叫“盐水浮鸡蛋”的实验,材料家里刚好都有。一个生鸡蛋,一个装满水的透明的玻璃杯,一个大盆、食盐、筷子(也可用其它小棒代替)。</p><p class="ql-block">实验开始了。从哪一步开始呢,我想得先证明鸡蛋能沉入水底才行,这样才会有对比吧。于是,我拿起鸡蛋,轻轻放进装满水的玻璃杯子里,鸡蛋像变成了树叶,飘飘悠悠的,缓缓地沉入水底了,表面还有些密密麻麻的小气泡。鸡蛋沉到水底时,玻璃杯上面还会溢出了很多水,就像珍珠项链一样, 一串一串的,很是好看。</p><p class="ql-block">如果把鸡蛋放在盐水里,鸡蛋又会怎样呢?</p><p class="ql-block">实验继续。我把玻璃杯里的水倒到大盆里,然后把鸡蛋拿出来,用卫生纸擦干,放在旁边。然后开始往水里加盐,一勺,两勺,三勺,应该差不多吧。我一边加盐,一边搅拌,搅拌到没有颗粒为止,我又怕盐太少所以多加了一大勺盐。搅拌的过程比较漫长,刚开始搅拌时水变成了乳白色,慢慢地朝一个方向搅拌,使水接近透明就可以了。</p><p class="ql-block">我深吸一口气,拿起鸡蛋,小心翼翼地放入变成盐水的玻璃杯里。奇迹发生了,奇迹真的发生了:鸡蛋居然是浮着的!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将鸡蛋摁了下去,好像有什么力量在阻止我。手一松,它浮了起来,好像要跳出水面似的;我又摁,手一松,它又浮上来,就像拍篮球一样很有趣。并且,浮着的鸡蛋都是底朝天。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鸡蛋底部是气室,有空气加上盐水的密度增加,才把鸡蛋浮出水面。</p><p class="ql-block">这世界真是充满了奇迹。</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彩虹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三(4)班 冷诗诗</b></p><p class="ql-block">今天一大早,我就拿起爸爸的手机,开始搜索有趣的小实验,搜着搜着我看到了一个叫彩虹桥的实验,而我向来就喜欢彩色的东西,于是我点开了彩虹桥这个视频,看完了这个视频我就觉得奇怪了,为什么纸会变成彩色的呢?我就决定亲自做一下。</p><p class="ql-block">我准备了一杯水,两个杯子,一张纸,四只水彩笔。</p><p class="ql-block">我先拿起一杯水,将水倒进杯子里,每个杯子里装一半水,再将一张卫生纸各端涂上相对应的颜色,我涂了红色、粉色、绿色、橙色。</p><p class="ql-block">然后在将纸有颜色的两端放进水杯里,纸真的变成了彩色。在纸变色的时候,左边那个杯子里的颜色慢慢地变成了红色,而右边那个杯子里的颜色慢慢地变成了橙色。</p><p class="ql-block">我在将彩虹桥拿起夹,搭在两个杯子上,彩虹桥就完成了。远远望去,还真像一条绚丽的彩虹桥。</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水中取物</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三(4)班 王楚毅</b></p><p class="ql-block">今天,语文老师布置了一份有趣的家庭作业,让我们回家做个小实验。</p><p class="ql-block">回到家中,我马上找出妈妈不久前给我买的一套“漫画物理”书。里面的小实验揭秘了隐藏在生活中的很多神奇现象。有“贪吃的高脚杯”,“收藏回声”,“奇妙的悬浮术”。我选了一个我最感兴趣的小实验,名字叫“水中取物”。</p><p class="ql-block">我按照书本上介绍的步骤,准备了一个盘子,一枚硬币,一杯水,还有蜡烛和玻璃杯。一切准备就绪,我心里充满了期待。我能不能像书本中介绍的那样,手不沾水的成功取出硬币?</p><p class="ql-block">我又仔细看了一遍实验步骤。首先我将硬币放入盘子中,再把水倒入盘中,使水没过硬币,然后把蜡烛插在盘子里,放稳,点燃。每一步我都认真谨慎地按照书本上介绍的步骤操作。最关键的一步来了,我迅速把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蜡烛还在燃烧,玻璃杯里灰蒙蒙的。我紧张地盯着玻璃杯,不到五秒钟,蜡烛熄灭了,玻璃杯里面冒起了水泡,发出咕噜噜的声音。这时我发现盘子里的水已经全都跑到玻璃杯里面了,硬币也露出了水面。我激动得给自己鼓起了掌,我成功地做到了手不沾水取出了硬币!</p><p class="ql-block">大家知道是什么力量将水赶进了杯中?是大气压。燃烧的蜡烛加热了空气,使气压变大,一部分空气被排了出去,气压随之变小,盘子里的水就被杯外的大气压压进了杯子里。平时我们见过大人们拔火罐也是同样的原理。</p><p class="ql-block">这真是一次有趣的小实验。</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能变成五角星的牙签</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三(4)班 吴雨晗</b></p><p class="ql-block">一大早,我起床拿着妈妈的手机跑向客厅,在手机上搜“有趣的小实验”。手机里上面有好多小实验,什么变色的玫瑰、什么互不理睬的气球和不会湿的纸。如果实验可以分类,那一定是“小实验”和“大实验”。</p><p class="ql-block">选来选去,终于选到了让我心动地小实验能变成五角星的牙签”</p><p class="ql-block">我看着手机,心想:这样做,真的能变成五角星?那真的是太神奇了!</p><p class="ql-block">于是我先准备了五根牙签、滴管和一杯水。先将五根牙签都从中间对折。这里要注意的是不能折断了。然后把对折的牙签放在盘子中,摆放整齐。摆好后拿出滴管,放到水里吸一些水,再往中间滴两滴水。我静静地看着,哇!神奇的事情真的发生了:五根对折的牙签慢慢张开,最后变成了团结的五角星形状。</p><p class="ql-block">真的太神奇了,以后我要多做一些这样的小实验。</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会消失的玻璃棒</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三(4)班 刘若惜</b></p><p class="ql-block">“哇!真是奇妙!”一根玻璃棒竟然会凭空消失。看着眼前的一幕,我不禁惊呼道。</p><p class="ql-block">之前,我在一本课外书上曾看到过一个小实验—— 玻璃棒神奇的消失了。我看着书上的描述,觉得不可思议,难以置信。这次“小实验写作文”的活动中,我决定要亲手做这个实验来驻证一下真假。</p><p class="ql-block">我来到厨房里,准备好透明杯子、油、玻璃棒和水等实验材料,便开始了我的实验取证之旅。我先把水和油分别倒进了两个杯子里,再把一根玻璃棒小心翼翼地插进水里,没有发现什么异常,玻璃棒就在水里,看的一清二楚。当我再把另一根玻璃棒插进油里时,却惊奇地发现,他好像被施了“隐身术”,不见了踪影!我揉了揉眼睛,怀疑是不是自己的眼睛有问题了,定晴仔细地看看,玻璃棒确实不见了。</p><p class="ql-block">这是怎么回事呢?</p><p class="ql-block">为了更进一步探索实验的奥秘,我又把油和水倒进一个杯子里。因为油不会溶解在水里,所以它浮在了水面上,形成了油水分层。我再把玻璃棒放进去。哇!玻璃棒被活生生分段了,伸到油里的那一段不见了,而到水里时又出现了!</p><p class="ql-block">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对这种现象感到莫名其妙。我反复实验,结果都是这样。我冥思苦想,百思而不得其解。我只好上网搜索原因,终于明白了,原来这跟光学有关系。水的折射率是1.3,而油是1.5左右,玻璃棒也是1.5倍左右。因为油和玻璃棒的折射率相同,所以他们两个接触到一起时就浑然一体,像是只有油一样,就自然看不见玻璃棒了。而水与玻璃棒的折射率不同,所以玻璃棒在水里就能看出轮廓。我真高兴,通过这个实验,我又学到了一些知识,同时我也感慨,世界真奇妙,科学无处不在!</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一次有趣的实验</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三(4)班 </b><b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7, 181, 74);">丁籽沐</b></p><p class="ql-block"> 今天,万里无云,太阳伴随着小鸟的歌声出来了。我看手机上听说水中点灯非常有趣,于是我叫上了我哥一起来做这个实验,</p><p class="ql-block"> 哥哥抬起头,很是新奇:“水中怎么可能点火了呢?你在说大话吗?”</p><p class="ql-block"> “我才不会说大话,到时候会惊掉你下巴。”</p><p class="ql-block"> 我准备好实验材料:一小段蜡烛,不锈钢小铁盆,一瓶水,打火机。哥哥一直围着我生怕错过每一个细节。我把蜡烛点燃,再用蜡油把蜡烛固定在小铁盆中央,然后小心地用水花住小铁盆里慢慢倒水,当蜡烛顶端离水面大约一厘米时,我放下了水瓶。</p><p class="ql-block"> 蜡烛燃烧慢慢变短,看着不断晃动的小火苗,我和哥哥安静下来,紧盯着小火苗。我心里有些忐忘不安,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蜡烛。</p><p class="ql-block"> 快看,蜡烛已经烧到水底了!我哥哥惊呼道。果然,那燃烧的小火苗,分明水已经底入水面</p><p class="ql-block"> “耶!实验成功了。”</p><p class="ql-block"> 我上网看看了这个原理,因为水能吸热,蜡烛在燃烧过程中融化的蜡与水接触会迅速疑固,形成一个保护圈阻止水进入,所以水中能点灯,</p><p class="ql-block"> 如果有时间,你们也去试试吧。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会“跳舞”的红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三(4)班 李梓彤</b></p><p class="ql-block"> 听妈妈说红豆会“跳舞”,红豆到底是怎样“跳舞”的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所以我决定做一个小实验来解开我心中的疑惑。</p><p class="ql-block"> 这个小实验所需要的材料有白醋、小苏打、红豆、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子、一根筷子、一个小勺子。准备好后就可以开始实验了。</p><p class="ql-block"> 首先,我们往玻璃杯里加入两勺小苏打,接着加入少许清水,然后用筷子开始轻轻地搅拌,搅拌完以后,开始往里面加入白醋,白醋不能一次加太多,要少量多次地加入。当我把白醋倒进水里时,只听水吱的一声开始不断地产生气泡,我发现倒入的白醋越多,水里的气泡就越多。这时,我把红豆放进玻璃杯里,只见玻璃杯里“噼里啪啦”直翻腾,红豆的身上包裹着许许多多的小气泡。我再次往水里加入白醋,这时玻璃里的水就像沸腾了一样,产生了许多小汽泡,随着气泡的不断增多,红豆在水中开始上下浮动起来,真的就像在跳舞一样。看到这一幕,我兴奋地跳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妈妈告诉我,红豆会“跳舞”是因为小苏打遇上白醋发生反应,产生了二氧化碳即杯中的气泡,气泡裹在红豆浮到水面上,而气泡接触空气或撞到其他红豆后就会破裂,红豆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就会下沉,因此产生了红豆“跳舞”的现象。</p><p class="ql-block"> 这个小实验直有趣啊!它不但解开了我心中的疑惑,还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并且激发了我对科学的探索欲和求知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2, 126, 251);"> 活动总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 赵向阳</span></p><p class="ql-block"> 本次项目式作业的完成,花了很多心思,下了功夫。回忆起来,有如下几个特色:</p><p class="ql-block">1、 把习作内容完成融入到单元课文教学中去,紧密结合,步步为营,根据每篇教材的特点,提炼出不同的训练点,展开小练笔的训练。</p><p class="ql-block">2、 把一次单元习作训练升级为一次“项目式作业”,调整为一周的学习时间,此为特色之二。这样的升级安排是需要勇气与见识的。教材内容好,单元习作安排得及时,正适合三年级学生来学来写。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如果老师不在此时升升级,点点火,好好让学生过一把“写作瘾”,那就太遗憾了。</p><p class="ql-block">3、 “先做再写,不做不写”,注重亲身体验,突出写作的“真实性”,此为特色之三。抓问题要抓实质,学习本领就要从最本质最基础的工作做起,写作也是如此,要反复强调“说真话,写真事”,如果你没有做实验,请不要动笔写。一定要先做完实验,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对于写作来讲,都是珍贵的体验。</p><p class="ql-block">4、 注重老师的讲评与指导,为实验与写作任务的完成导航,此为特色之四。写前辅导,我设计了实验图表,要求学生边实验边填写。第二次创作时,从老师的写作指导开始,我细读学生的写作内容,寻找典型的范例,进行具体的写作指导。</p><p class="ql-block">5、 分享与总结更具特色。利用美篇制作班级优秀作文集是我常用的事,每学期要完成两次左右。这次习作训练时间长,学生投入的精力多,写作训练的知识点也多,佳作也有不少,编辑一期优秀作文集是水到渠成的。</p><p class="ql-block">鼓励学生多交流与分享,也是激发学生写作自信的最好方式,是勇气的象征。</p><p class="ql-block">多做有益,乐此不疲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0px;">本次编辑</span>:zhooge</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学生作文</span>:家长输入</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视频拍摄</span>:学生和家长</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57, 181, 74);">后期制作</span>:阿拉斯加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