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自我

小精灵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老公可以出车祸身亡,然后给我留下巨额的财产。”</p><p class="ql-block">这是朋友小孟最近对我说的,她说这句话时,眼睛里没有戏谑,只有绝望。</p><p class="ql-block">其实她老公并没有什么原则性的错误,只不过是个冷暴力高手,又有些妈宝;</p><p class="ql-block">夫妻两个人没有什么沟通,唯一的沟通也就是“卫生间没纸了,帮我拿一卷来”“下班带两斤鸡蛋回来”这样的工作式话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孟心情不好了,老公说她矫情;小孟抱怨两句婆婆,老公说她身在福中不知福。这些事说大不大,可是如果这是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重复,那也会变成刺骨的寒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为朋友,我无权插手她的婚姻,唯一令我心疼的是——</p><p class="ql-block">曾经那么鲜艳明媚的女孩,竟然被摧残成了如此干瘪、恶狠狠,如干柴般的存在。</p><p class="ql-block">也有很多人劝她离婚,她笑得更冷了:</p><p class="ql-block">离了婚我去哪?</p><p class="ql-block">娘家是回不去的,他们嫌我离婚丢人,而且弟弟结婚了,弟媳妇肯定不愿意我回去。</p><p class="ql-block">我只能再嫁给另一个人,相比之下,至少现在的老公是孩子的亲爹,是我唯一的路。</p><p class="ql-block">都说女孩长大后是没有家的,只有当你被逼到那个逼仄的墙角,你才知道“身后无人”的她们内心有多荒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温尼科特在《家是我们开始的地方》一书中写道:孩子必须确认自己可以随时回家,才可以安心地向前发展。</p><p class="ql-block"><b>如果一个女孩确认了,自己是无法随时回家的,那么她的人生该如何发展?</b></p><p class="ql-block">就像朋友小孟一样,没有退路,没有前路。</p><p class="ql-block">也许这是在男性凝视的社会中,很多女孩都要面临的课题,那就是:</p><p class="ql-block"><b>走出家庭之后,在夹缝中杀出一条血路。</b></p> <p class="ql-block"><b>回不去的家,爱不上的自己</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然,像小孟一样的很多女性,她们可能会有方法解决当前的生活困境。</p><p class="ql-block">离婚,工作,养活自己和孩子。</p><p class="ql-block">就像很多女性爽剧演的一样,离婚后事业开挂,孩子也养得很好。同时又遇到了一个更好的男人,从此变成人生赢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是,她们无法解决的,是自己的内心困境。这种困境就是——</p><p class="ql-block"><b>我是谁,我的存在是不是羞耻又多余的?</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知乎上看到一个故事,一个女孩觉得自己房间里的窗帘不好看,她跟妈妈说想要换个窗帘。</p><p class="ql-block">结果妈妈却说:“窗帘没坏,还可以用,为什么要买新的。<b>你难道要一直住在这里吗?</b>”</p><p class="ql-block">妈妈很自然地说完这句话,她愣住了。</p><p class="ql-block">正是因为这份自然,自然地那么理所应当,好像她早晚都要离开这个家,早晚都是泼出去的水一样。</p><p class="ql-block">没有人觉得这是重男轻女,仿佛女孩到了婚嫁年纪,必须去另一个家庭生活是我们社会的集体潜意识。</p><p class="ql-block">原来,女孩并不是长大之后才没有家,而是从一出生就没有家。</p><p class="ql-block">那位妈妈也并没有错,</p><p class="ql-block"><b>一个女孩的出生没有被祝福过,她的性别没有被接受过时,</b></p><p class="ql-block"><b>她们骨子里对女性的敌意、轻视、厌恶、压抑,都会代代相传下去。</b></p><p class="ql-block">一个家庭迎来一个女孩时,别人的评价往往是“也挺好”,生女孩本来就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p><p class="ql-block">哪怕一个家庭没有男孩,不存在重男轻女的竞争,哪怕现在很多人号称“更喜欢女孩”,女孩的困境也是依然存在的。</p><p class="ql-block">父母和社会对女孩从小的期待与认知,都不是把她看成一个独立的人,而是从一个家庭“寄养”到另一个家庭的“物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她们最好是个乖乖女,</b>长大后不霸占父母的资产,父母不用为她攒钱买房,同时她还能贴心地侍奉父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她们要像个男孩一样,</b>拥有“功成名就”的社会价值,同时也要像个女孩一样,拥有贴心暖心的情绪价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些撕裂的、分离的期待,同时施加在一个女孩身上,并且告诉她这些本就是理所当然时,</p><p class="ql-block">她该如何看到自己的真实价值,该如何找到自己的归属感,该如何认同自己的女性身份?</p> <p class="ql-block"><b>女孩的价值在家庭</b></p><p class="ql-block"><b>她却没有自己的家</b></p><p class="ql-block">在我们的社会结构中,我们发现一个女人,寻找自己的位置是很困难的事情。</p><p class="ql-block">她如果不结婚生子,只搞事业,就会被评价太强势,不像个女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实际上,潜意识里她们也确实在用这种“让自己像个男性”一样的方式,来表达对自己女性身份的厌恶;</p><p class="ql-block">同时这种强大的女性,无疑会跟男性争夺社会资源,又会遭到男性的鄙视与嘲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唯有当女性把自己置身于一个家庭的时候,当她们完成了母职的时候,她们才有“资格”在社会结构中,找到一个狭小的角度。</p><p class="ql-block">女性能够“有幸”在这个狭小角度生活的前提,就是你要先结婚,有个男人,然后才能拥有话语权,否则你就是异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也就是说,我们的社会,要求女性必须置身家庭,才能拥有生存空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是,家庭在哪?</p><p class="ql-block">原生家庭,是回不去的故乡;</p><p class="ql-block">新的家庭,是融不进的他乡。</p><p class="ql-block"><b>女性的价值被锁定在家庭,她却没有自己的家。</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我们的父权式家庭模式中,男性才是家庭的顶梁柱;</p><p class="ql-block">而女性的作用是提供价值,或者生活价值,或者生育价值,或者情绪价值。</p><p class="ql-block">如果女性失去了这些价值,那么她们自己会有种“精神裸奔”的感觉。</p><p class="ql-block">正是因为如此,像我的朋友小孟一样的很多女孩,她们甘愿让自己在痛苦的婚姻中沉沦。</p><p class="ql-block">所有的痛苦,都是有“利”可图的——</p><p class="ql-block">这个“利”可能是,置身在家庭中,女性才能拥有一席之地;也可能是,实现着母职才能证明她的价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正是因为恐惧失去这种价值,她们就只能品尝着痛苦,为自己的精神充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潜意识深处,她们还有一层更不易察觉的心理机制。</p><p class="ql-block">那就是她们通过让自己痛苦的方式,来印证“我不配”的事实。</p><p class="ql-block">她们觉得自己的存在是羞耻的,是内疚的,只有自我惩罚的时候,内心才有一丝丝的平衡。</p><p class="ql-block">于是,“享受”痛苦的婚姻生活,成了很多女性的常态。</p> <p class="ql-block"><b>女性的家不是房子</b></p><p class="ql-block"><b>而是内心世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个人很难突破固有的家庭模式,对于女性而言,她们的固有家庭模式就是:</p><p class="ql-block">你要乖巧听话,你要压抑自己的需求,你才能被认可;</p><p class="ql-block">你要完成母职,你才算一个完整的人。</p><p class="ql-block">时至今日,这种固有模式依然是很多女性的枷锁。</p><p class="ql-block">父母、社会对她们提出要求,慢慢变成她们自己对自己的束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她们的人生就像在独木桥上行走一样,在各种期待与评判中,小心翼翼、如履薄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想要解决这种困境,并不是需要改变原生家庭,或者改变社会集体潜意识就可以的,<b>更重要的是摆脱我们自己身上的枷锁开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终有一天我们会发现,自己生活在一个前后都有栅栏的监狱里,但是只要转身一看,左右都是可以通行的,也没有狱卒看守。</p> <p class="ql-block">  第一,整合自我与母职。</p><p class="ql-block">女性拥有子宫,能够成为母亲,本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p><p class="ql-block">但是这事情背后的枷锁太多,慢慢也就成了拖累,母职成了一种惩罚,所以很多女性选择“不婚不育保平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实际上,真正的和解不是“母职报复”,而是整合“自我”与“母职”。</p><p class="ql-block">我们可以做一个很好的自己,也可以做一个恰到好处的母亲。</p><p class="ql-block">至于什么是恰到好处,不是由社会和他人说了算,而是由我们自己说了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二,把“我不配”变成“我值得”。</p><p class="ql-block">我曾经问过朋友小孟一句话:如果你是自己的女儿,你会让女儿生活得像你一样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她立马回答:当然不会!</p><p class="ql-block">我说:那你为什么会让自己,变成现在的样子?</p><p class="ql-block">她才察觉到,自己一直觉得这种痛苦的日子是她应该承受的,她只配过这种生活。</p><p class="ql-block">她并不是不能养活自己,并不是不能给自己一个家,而是觉得自己不配拥有一个家。</p><p class="ql-block">当我们有一种风雨漂泊的感觉时,要先给自己的心灵找个家。</p><p class="ql-block">真正地去爱自己,别糊弄自己,别让自己太委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三,摆脱社会与他人的期待。</p><p class="ql-block">不再紧紧盯着社会对女性的期许,不要再左右思索“我这样做是不是不应该”?</p><p class="ql-block">应该找到自己真正的价值,思考“我到底应该做什么样的人,才算不负此生”。</p><p class="ql-block">接纳自己的女性身份,爱上自己的女性身份。</p><p class="ql-block"><b>这一世为女性,我们没有什么应该不应该的,尤其是别人赋予的“应该”。</b></p><p class="ql-block"><b>唯一应该的,就是好好爱自己,好好珍视自己,别让自己受委屈。</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被轻视,不是你的错,不是你不够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你无法通过隐忍与压抑,让那些人喜欢你重视你;</p><p class="ql-block">你也并不需要完成谁的期待,才算是找到自己存在的理由;</p><p class="ql-block"><b>你的存在本身就是好的,你存在的本身就是值得被爱的。</b></p><p class="ql-block">这样完满的内心世界才是你最安全的港湾。</p> <p class="ql-block">  从新的视角看见自己 </p><p class="ql-block"> 探索自我,接纳自我 </p><p class="ql-block"> 愿你获得想要的成长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