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们相爱在军营

三江源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韶华易逝,岁月无情!直至今日,青春一天天变得遥远,时光已改变了我的容颜,却改变不了我对青春的怀念,如今青丝染白发,依旧难以忘怀那纯真烂漫的青春年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的青春是在军营里度过的,从军23年,为我国导弹不断发展壮大,奉献了青春,但也得到了爱情,我与夫人从相见相识到相知相爱都在军营里,我们一起在军营共同度过了17个春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73年12月,我响应国家号召,听从祖国召唤,应征入伍当了兵,经过新兵连训练后,被分配到原第二炮兵某汽车营,学习了汽车驾驶技术,成为一名汽车驾驶员,并提干当上了汽车连排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78年我又从汽车营调到二炮某基地后勤部政治处任干事,分管做后勤部系统的干部人事工作,另兼管内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正因为负责内勤,通过收发文件,认识了我的夫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夫人她在战勤处任保密员,负责整个后勤部机关机要文件的收发传递工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负责本处文件的收发,无论是上级机关来的文件还是本处产生的文件都要先到保密室登记,由她收发,由此,我们可以经常接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与夫人刚开始接触中,我很敬畏她,也很尊重她,她年龄虽比我小,但比我早当兵3年,在她跟前我只是个新兵,见到她有点拘束,每次在接收文件时,我都是签完字拿到文件就走,很少说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后来有一次机关文件很多,她一时忙不过来,就找我帮忙,我很痛快地答应了她,下班吃过晚饭后就去她办公室,我们一起登记文件,写信封,分类装订我们一起忙到深夜,圆满完成了任务。从那以后,只要她遇到忙时,总叫我帮忙。就这样,我们接触多了,我没有象以前那样拘谨了,敢于和她说话了,话也逐渐多了起来,慢慢地与她拉近了距离,开始对她有了好感,产生了一种爱慕之情,在心里也逐渐喜欢上她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虽然我对她开始有了好感,但还是不敢说出来。在那个年代,男女之间都比较害羞和谨慎。我们都是军人,也都没有谈过恋爱,不知道该怎么说,她对我也没什么表示,我也不知她是否能看上我。我的家庭条件与她不同,她出生在一个革命干部家庭,父母都是老干部,母亲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入党的老地下党员,当过女游击队队长和妇救会主任,解放后一直在医疗战线上工作;父亲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是部队团的领导;她本人又是老兵,资历比我老。而我是一个农村出身的孩子,又是南方人,她在北方长大,南北生活和风俗习惯都会有很大差距,也许人家就不会考虑南方的,当时在机关没有找对象的干部北方的很多,南方的就我一个。因而,我一直有顾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就在此时,我们俩得到了一位伯乐,他就是我们政治处的郑书法老干事,后任政治处副主任。郑干事对我们的情况都比较了解,夫人与他在机关多年,我到政治处后,给他当助手,他把我当作弟弟一样,在生活上给予帮助,在工作上给我指导,传授经验。在他眼里,我们俩比较合适,于是当起了我们的“红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郑干事看我们俩谁都不主动说出来,他在我们俩中间来回做工作。我对他说,我是农村的条件不好。他总是对我说,家庭条件,城市农村不是主要问题,关键在两人自身,谈婚论嫁男的应主动,他鼓励我向她大胆说出来。他又反复做她的工作,在她面前说我这个好那个好。后来我们接触多了,通过交流,我们慢慢地相爱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俩的关系,逐渐在机关传开以后。有人说她,怎么看上一个家是农村的,论家庭条件,应该找一个门当户对的。还有人对她说,他是南方人,将来生活能习惯吗?对于我来说,羡慕的人多,说我有福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我们虽然一个是南方人,一个是北方人,但逐渐发现我们的生活习惯还基本相近,她不但喜欢吃辣椒,而且还不怕辣,她虽然是在北方长大,但最不喜欢吃面条,面食除了馒头以外,别的都不太喜欢吃,反而还愿意吃大米饭。后来每次与她一起回湖南老家,她还喜欢吃带辣椒的湖南菜,在生活上南北她都能适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她把我们的恋爱关系告诉了父母,父母没有什么意见,只有一个心愿,就希望将来回到他们身边。因为,自从她出生后,父亲一直在部队,她跟母亲在一起,就是跟母亲随军后,父亲随部队在全国各地奔跑,也很少与父亲在一起生活,父亲的愿望等我们从部队到地方后能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对于我来说,南北也都行,我父母都已不在了,在我当兵之前,我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在我当兵两年后也离开了我们。没有父母的牵挂,我只身一人以四海为家,她想回北方我可随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就这样我们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星期日只要我们俩没别的事,就可相约在一起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个年代二炮部队无论是机关还是基层都驻扎在深山老林里,我们基地机关也驻扎在远离县城的大山深处,条件非常艰苦,物资匮乏,文化娱乐单调。我们的恋爱经过也很简单低调,我们不像城市里的人,一起去公园散步,去酒巴舞厅饮酒跳舞,去电影院看电影。而我们只有爬山,抬头看蓝天,低头看花草树木,山爬累了,就沿着山涧的小道散步,走累了,就在小溪流旁边坐下来休息一会儿,休息好了,又继续走。部队附近的大山和山间小路上都留下了我们恋爱的足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我们相爱的第二年,我被调到二炮某汽车营一连任职,连队离机关很远,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就少了,只能通过电话和写信联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经过近2年的交往后,我们决定结婚,分别向组织提交了结婚报告,组织经过审查,同意我们结婚,并开了结婚证明,我们拿着部队结婚证明到驻地县江东公社革委会领结婚证,那时结婚证非常简单,没有照片,办证工作人员什么都没问,只看一下部队证明,在结婚证上填上我们俩的名字,盖上公章就好了,批准单位盖的是江东公社革委会的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时我们结婚非常简单,什么都没有,后勤部机关当时房子也很紧张,本来双军人婚后应享受随军家属住房待遇,但随军家属都住满了,机关给我们找了一间招待所也就临时来队家属住的房子,房间里配了一张木制双人床,没有别的家具。房间里面有一小间厨房,垒了一个烧柴火的灶,只有一个锅台,柴火可以到山上自己拾,不需要买。我们刚开始都不会做饭,我记得我们第一次做馒头,面没有发开,碱放多了,蒸出来后一看,又黄又硬,真正成了“军用馒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结婚当天既没有婚车,也没有摆酒席,原本准备在机关举行一下简单的婚礼,婚前基地后勤部杨政委要给我们主持婚礼,为不惊动首长,我们取消了在机关举行婚礼仪式,后临时改为去我所在的连队,连队离后勤部机关很远,结婚当天她一个人乘火车来连队,我带着连队解放牌大卡车去火车站迎接她,接到连队已经晚上8点多了,连队准备了一桌菜,在连部小会议室与连里干部一起吃一顿饭,就算结婚了。虽然新婚很简单,但心里快乐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今我们已走过43年的婚姻的殿堂,每每回忆起这一段爱情,心里都是甜蜜蜜的,那个年代的爱情是那么的纯真朴实。</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