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安徽滁州琅琊山,因醉翁亭与古琅琊寺而闻名遐迩。大好春光,乐在山水,四月十一日由两个儿子陪同我们老俩口去春游,自驾从南京到滁州市车程仅一小时。</p> <p class="ql-block"> 进了山门,果然,“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少时的语文课本中北宋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还能背上几句。(*本文以下引用《醉翁亭记》段落只加“”号,不注出处。)</p> <p class="ql-block"> 约四十年前,我曾带学校老师游过此山,那时山路崎岖,现在坡道宽敞。“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之上者,醉翁亭也”。我一面走,一面回味对照《醉翁亭记》。果真景区前有条溪流,跨过小石桥便进去了。</p> <p class="ql-block"> 醉翁亭始建于北宋庆历七年(1047年),因欧阳修命名並撰写《醉翁亭记》而名列中国四大名亭之首。其它三亭,北京陶然亭,长沙爱晚亭,杭州湖心亭的名气远不及它。</p> <p class="ql-block"> 亭子本身並不大,但小巧玲珑,檐角飞翘,乌木色柱子沉稳静雅,镂空雕花精致细腻。</p> <p class="ql-block"> 醉翁亭后面是“二贤堂”,二贤指欧阳修与王禹偁。王,江南名士,文坛领袖,也是欧阳修的粉丝。</p> <p class="ql-block"> 欧阳修手植梅“欧梅”为全国四大梅寿星之一,其后是“古梅亭”。经历千百年风霜雨雪,仍枝壮叶茂。花期不抢腊梅之先,也不争春梅之艳,独伴杏花开放,又名“杏梅”,似植梅人人品之高洁。</p> <p class="ql-block"> 影香亭,原洪武年间“见梅亭”,康熙年间滁州太守更名。引水绕亭,名“九曲流觞”,取《南亭集序》意境。</p> <p class="ql-block"> “意在亭”,明嘉靖年间,意“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p> <p class="ql-block"> 有了“醉翁亭”便有“解醒阁”,明代真有人作“解醒阁记”。一座孤亭立,引来群亭围,皆是北宋以后历代滁州太守所为,形成了一个古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走出醉翁亭景区,继续上坡南行可到“南天门”和“琅琊寺”。南天门早年去过,在琅琊山最高峰,可远眺长江如带,俯瞰南京钟山。两个儿子径直登南天门去了,我和老伴则取道瑯琊寺,约定在驿站守候,再乘游览车下山。</p> <p class="ql-block"> 一路琅琊深秀,“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但见“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当今游人也。及至入了“峰回路转”门,不远处一古寺赫然在目。山门高数丈,立于百级台阶之上,这便是瑯琊古寺了。</p> <p class="ql-block"> 安徽滁州的瑯琊寺,我国东南名刹,建于唐代大历年间,唐太宗赐名“宝应寺”,宋代易名“开化禅寺”,后因山名相沿,习称“琅琊寺”。</p> <p class="ql-block"> 始建于唐的琅琊寺早于醉翁亭,却有过一段因果关系。北宋人欧阳修曾在京为官,他一向支持范仲淹一行推行的新政,因朝廷政治昏暗,被贬为滁州太守。其间结识了琅琊寺住持僧智仙和尚,成为知音。住持为他建造了一个小亭,欧阳修亲为作记,自称“醉翁”,这便是“醉翁亭”的来由。有文为证:“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p> <p class="ql-block"> 寺前后有明月池、观音亭、琅琊溪;山巅有日观亭;寺后有雪鸿洞;环寺多摩崖书,皆名人游者所题。</p> <p class="ql-block"> 该寺于元朝末年后几经兵火,明洪武年间、清嘉庆、咸丰、光绪年间多次修复、扩建,最终扩建后称“琅琊寺”。</p> <p class="ql-block">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寺院进行了全面修缮、文物保护。1983年琅琊寺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交于僧人管理使用,並作为佛教活动场所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 我们安徽滁州之行,也是为着凭吊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他人品高尚,成就非凡,令吾辈敬仰不已。进山前特地参观了滁州市博物馆,历史人物欧阳修的介绍是馆内浓墨重彩的一笔。一篇传颂千年的散文,一座古寺的文化遗产,两者成就了一座山,提升了一个市,引来了万千粉丝!</p><p class="ql-block"> 山水贵有情怀在,全靠文化去铸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