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闽南——蟳埔女

喜洋洋

<p class="ql-block">福建三大渔女分别是指生活在东南沿海惠安县的惠安女、泉州蟳埔村的蟳埔女和湄洲岛的湄洲女,她们都是靠海为生,以渔为业,所以被称为渔女,三大渔女以其独特的服饰穿戴习俗一直被世人瞩目。三大渔女服饰虽然各具特色,但基本形制还是沿袭传统汉族服饰的制式,上衣都是传统右衽斜襟大裾衫,下装是折腰宽腿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三大渔女的服饰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我们现在看到的惠安女服饰风格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才逐渐形成的。由于海洋独特的地域环境和渔业生产方式,“重头不重脚”是三大渔女共同的服饰特征。三大渔女服饰是汉族服饰中极具典型意义的地域文化服饰代表,是海洋文化背景下独树一帜的服饰文化,惠安女服饰首批录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蟳埔女习俗被录入第二批“非遗”名录。三大渔女服饰传承者基本都是中老年妇女,随着经济的发展,外来文化的渗透,35岁以下妇女基本不着传统服饰,本地年轻人对祖辈传统服饰已了解甚少,三大渔女传统的服饰正在被现代服装所代替,会有面临消失的危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而言的,它不是以独立的物质文化形式存在,而是依赖于人类的活动而存在,载体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变化必然导致文化的变化,载体的消失无疑伴随着文化的消亡。现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服饰的代表,能最大程度的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并流传下去。</p> <p class="ql-block">惠安女(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湄洲女(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湄洲女是湄洲岛籍女子的统称,其最显著的特征表现在发型和服装上,相传为妈祖亲自设计,可以用“帆船头、妈祖髻、大海裳、红黑裤子寄平安”这句话进行形象概括。湄洲女的蓝色上衣代表大海,裤子上红下黑两截隐含平安与思念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剥海蛎的蟳埔女</p> <p class="ql-block">蟳埔女主要分布在丰泽区东海街道蟳埔,服饰简朴宽松,爱戴花。从孩提起就开始长发,成年后将秀发盘于脑后,梳成圆髻,然后再穿上一支“骨髻”,另用茉莉、素馨等鲜花串成花环,少则一二环,多则四五环,圈戴在脑后,俗称为“簪花围”。平时,劳作妇女只是戴简单的三支花,既不繁琐,又美观漂亮,又不耽误时间。有重大节日时,就会戴上环状花,一二环、或四五环,环状越多,越费时间,技术难度越高,表示隆重的庆祝。这是随着时代的更迭和劳动形式、生活环境变迁,由母教女,婆传媳,世代相传,演变成现在这种形式。</p> <p class="ql-block">剥海蛎的蟳埔女</p> <p class="ql-block">蟳埔村保留了许多闽南传统习俗,有独特的婚庆节俗、过年节俗、喜庆节俗、祭祀仪式,其中以“半夜出嫁”的婚俗、“妈祖巡香”的祭祀仪式最为突出。我们在蟳埔村没有遇到,在洛阳桥却偶遇一场祭祀活动,祭祀仪式之大,参与人数之多,在现代城市里很少见了。</p> <p class="ql-block">逝者的亲属哭的很伤心,边哭边唱,把自己心中的悲伤全部说出来,让活着的人知道。哭丧的讲究的:有哀即哭、来人才哭,不来人不哭,所有丧仪事项,都必须有哭声,也可以请人代办。我们遇到的这丧事,既有亲人的哭,也有请人代哭。阵势很大,声音很响。全村人都能听到。也是表示孝道的形式吧。</p><p class="ql-block">这个拿麦克风的男人就是请来哭丧的,哭的声音之响、之悲切,是可以听出来的,如果你不看这画面,你以为他已经哭的快喘不过气来。这就达到了烘托气氛、悲到极致的目的。邻居们在这样的氛围中头上是不插花儿的。</p><p class="ql-block">祭祀仪式是我们这次游闽南遇到的一个小插曲。也是当地举办丧事仪式的代表吧。</p> <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街道走,看的做多的就是老年妇女头戴簪花,身穿花衣。保持着原有的民族风俗,年轻人基本不穿了。</p> <p class="ql-block">这是从山东嫁过来的媳妇,在此地已经七八年了,融入了当地的习俗,生意做的不错,我们在她家买了炸海蛎子、炸大虾,共计10元。味道不错,吃不出腥味。</p> <p class="ql-block">游客到村里第一件事就是租衣服、戴头饰,打扮成蟳埔女的模样,照相留作纪念。村子里也是由于有了这些游客而热闹非凡。会做头饰的家庭更是门庭若市,生意兴隆。</p> <p class="ql-block">蟳埔村里有许多用贝壳搭起来的屋子,叫作蚵壳厝。从前是一个小渔村,海风带有盐分,极易腐蚀红砖绿瓦。闽南人长年累月积攒下来的生活经验,因地制宜,用蚵壳建造房屋,经久不坏。建房材料是物美价廉。在这里,你看不到木头搭建的房子,地上,没有水泥铺的路,看起来都是那么舒服。渔民每天早上从海里采来的海蛎子,肉可以吃,海蛎壳可以镶嵌在墙壁上,自然、顺理成章。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蟳埔村,蚵壳厝渐渐成为了一种独特的建筑,也成为了一种独特的风格,这种风格的房屋,在漫长的岁月中,不仅没有被海风侵蚀,反而变得更加明亮。蚵壳非常坚硬,不怕海盐的腐蚀。民间一直流传着一句俗语:“千年砖,万年蚵壳”。走在蟳埔村中,不管你是拐进哪条小巷,映入眼帘的一定就是独具特色的蚵壳厝。白色的外墙看似平淡无奇,走近便会发现,这大片大片的墙体竟都由小小的牡蛎壳所筑成。不由得不让人们感叹:这种贝饰古民居充满魅力。</p> <p class="ql-block">用古老的材料盖今天的瓦房</p> <p class="ql-block">与红砖搭配非常好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蚵壳建筑的房子叫“蚵壳厝”或“海蛎壳厝”。</p> <p class="ql-block">“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也称"海上陶瓷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在中国对外贸易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而作为“海丝文化”的重要遗产,“蚵壳厝”见证了泉州“海丝文化”的繁荣。蟳埔的码头是古时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属天然避风锚地,走在蟳埔村内,都能嗅到一阵阵来自渔人码头的海风。村子临海边,走几步就能看见大海,码头的一个方向是面向海的。停放着大大小小的渔船,渔民们早上赶海,八九点钟就能把一筐一筐的海蛎子挑回家,妇女们在自家的门口,穿着漂亮的衣服,头上插上三五之花儿,拔着海蛎子,有说有笑,过着简单而富足的生活。</p><p class="ql-block">游客打扮好后,成群结队的来到码头,在摄影师的安排下,美美的合影留念。我们的车就存放在码头的一角,也有探头,也有升降杆,开始,升降杆升起,我没看见钱数,就开出去了,结果显示屏说了一句话,没听清楚,以为是收钱,又将车子倒了回去重新走了一遍,仔细一听,“一路平安”,嗨费了半天劲,赶紧跟屏幕也道了声:一路平安。</p><p class="ql-block">我们的一天游玩儿到此也结束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