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美·教师】个性工作坊——《幸福教科研,成就好老师》学习心得分享(二)

滨海县东坎街道中心小学教研处

推荐语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赏春花,品风月,烟火温暖,人间三月。</span>3月30日下午我校组织部分骨干教师集中参加由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幸福教科研,成就好老师”课题研究培训活动。参加活动的老师们专心聆听,认真记录,积极互动,并把重要的内容和自己的想法撰写下来,将培训所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本次推荐部分教师学习心得(二)。</span></p> 教师学习心得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王淑婕:论文花开春好时 掬得课题满庭芳</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近日在线上学习了以“幸福教科研,成就好老师”为主题的讲座,感慨万千,在此和大家分享我浅拙的心得和感受。</p><p class="ql-block"> 这场活动是由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江苏教育研究》杂志社和南京市秦淮区教育局联合承办,因为疫情的影响,有线上和线下两个平台,线下主场在南京市秦淮区第一中心小学。</p><p class="ql-block"> 活动虽然时间持续较长,但说真的,我还真的没有能够感觉到时间的漫长。三四个小时之内,活动围绕“如何撰写高质量论文”的中心话题,准备了形式丰富、内容充实的互动,主要有江苏教科院原院长杨九俊老师的主题报告,各学段名师组成的沙龙研讨,以及紧扣论文写作指导这一主题的微讲座。</p><p class="ql-block"> 我从头至尾,仔细聆听,尤其是对第三个微讲座感觉特别深刻。这个微讲座是由《江苏教育研究》杂志编辑部主任杨孝如编审主讲。杨主编从一篇论文中的不太受人重视的“摘要”和“关键词”入手,讲析“如何拟定论文摘要和关键词”。应该说对于一线教育工作者来说,论文写作本身已经有很大难度,所以对论文主体考虑可以说是殚精竭虑,但是对于“摘要”和“关键词”,看似鸡肋的内容,则是轻描淡写,有的一带而过。就拿我本身来说,我知道要写“摘要”和“关键词”,但是,为什么要写?如何写?这样的问题我没有仔细思考过,于是就像杨主编所说的一样,就从文中找找,改改,修修,补补而已。</p><p class="ql-block"> 听了杨主编的指导,终于明晰了“摘要”和“关键词”为什么要写,以及怎样写好的相关要求。尤其是对论文“摘要”的“重要性”“新颖性”“客观性”“科学性”“严谨性”“规范性”等多种要求,有了比较明确的呈现方式和操作路径。在“关键词”的选定上,更明确了审读的全面,提炼的精准,用词的规范,排序的合理等四个方面的注意事项。这让我在今后的论文写作,特别是规范性方面有了更强大的底气。</p><p class="ql-block"> 杨主编还在讲座中,精心挑选了一线老师在实际写作中,所出现的典型失误,并精准剖析出失误点,这让我们有了直观的感受,特别是列举出的一段段不符合标准的“摘要”,让我受到了一次次的冲击。比如文学色彩浓厚,因为我是语文老师,也是比较喜欢用一些修辞来渲染一下,看起来文艺范十足的文字,放在了科学谨严的论文中,真的挺可笑的;还有,第三人称的使用似乎不太习惯,特别喜欢拿“本人”“笔者”“本文”等词语,现在看起来,真的比较突兀。</p><p class="ql-block"> 我更加深刻地明白教科研并不是写一篇论文或是一个课题那样简单。它需要我们在教学一线中,注重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材料,及时的作出反思和总结;同样教科研也不是毕其功于一役的,它是一个长期漫长的过程,一项教科研成果也许需要半年、一年或更长时间才能最终完成。我在2013年12月省级课题结题时深有感触,课题各项材料整理耗费了我极大的精力和时间去梳理研究。没有对教育工作的执着追求,就不可能铸造一个个新的亮点,实现自身的价值,感受成长的喜悦。</p><p class="ql-block"> 常言道:不抡十年锤子,当不了好铁匠;不拉十年锯子,成不了好木匠。坐足冷板凳,攒够基本功。路虽远,行则必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我想,就从现在开始打好基本功,专注教科研吧。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商佳佳:走教研之路,做幸福老师</span></p> <p class="ql-block">  前几天,我有幸参与了由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在线举办的“幸福教科研,成就好老师”的公益活动。本次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多位专家们的精彩讲座,让我对课题研究从内容到形式上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思考,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 本次印象最深刻的是陈尚龙老师,他不仅是江苏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组专家,更是一位八十几岁依旧精神矍铄、深耕一线的学者。他的讲座《从实践者到实践家》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教科研不应该是悬于天上可望而不可及的月亮,它应该在我们的课堂中,只有将课题研究融于课堂,这个课题才是成功的。重在实践、深耕实践、突出实践,要做实践者更要做实践家。如果说上半场的讲座是旅游指南,带我构建教科研的观念,那么下半场的沙龙和课题指导就是大佬们的倾囊相授,洗礼了我的思想。各位专家从如何命名课题、设计课题研究内容与预期成果及如何写好课题文献综述等方面构建了完整的课题研究体系。课题命名应注意可行性、规范性和简洁性,杜威曾说:能够正确提出一个问题,就等于对这个问题解决了一半,可见课题的重要性。在内容方面,我们应坚持三个导向即问题导向、实践导向、推广导向,要有三个意识即结构意识、方法意识、论证意识。聆听了这一场讲座,点燃了我想走教科研的激情。</p><p class="ql-block"> 但是读再多书、听再多讲座,没有思考的过程和写作的沉淀,即使有再多的感悟也会转瞬即逝。唯有将理论化为实践,拿起笔来,我手写我思,这些才能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愿自己能够做一名有思想、有深度的老师,也希望在这条教科研道路上,做一名幸福的老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吕亚楠:培训心得&nbsp;</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有幸参与由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举办的"幸福教科研·成就好老师"网上公益活动,这次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多位专家的精彩讲座,让我对教育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思考,深感受益匪浅。同时,我也对教师这个职业的内涵与职业道德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次活动为我将来的工作明确了方向,使我明白了教师这个职业的份量是沉重的,神圣的,难以替代的。对我日后的教学工作亦有着很大帮助。</p><p class="ql-block">通过学习,我了解作为一名教师最基本的义务是教书育人。教师应无私地将知识传授给自己的学生,关爱学生,以自己高尚的品行为学生树立起榜样。教育不仅是教,更是教与学互动的一个过程,在教学中一味地向学生进行了灌输要点只是一个“教书匠”的水平。只有在教育中不断学习,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对教学有所创新,才能逐渐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同时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有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培训。其实每一项职业都要求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但是对于教师这个职业而言,职业道德显得尤为重要,并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作为一名教师,一言一行都是学生眼中的榜样和标准。所以,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和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品德发展。就这要求我们在工作中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不断用知识理论武装自己,不断寻求进步,成就更好的未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潘恒老师:幸福教科研,成就好老师</span></p> <p class="ql-block">  伴随明媚春光,和煦春风我们一起相约幸福教科研,成就好老师公益课堂。通过此次学习我收获颇丰,首先,坚守教育初心专家成尚荣教授告诉我们从实践者到实践家贵在守在实践,重在实践,深跟实践,通过猎人与野兔的故事指明经验需要改造。其次,成教授告诉我们要遵守教育纪律,提高教育理论深度,审美品味,从理论话实践到实践化理论,多读书,多思考,深根文化,讲自己的教育故事,真正地从实践家走向教育专家。</p><p class="ql-block"> 皮亚杰曾产生这样的疑惑:为什么庞大的教育工作队伍,专心致志地工作,却产生不了杰出的科学研究者,使教育变成既科学又生动的学问。这正如我们平常所言,“教而不研失之于浅,研而不教失之于空。”苏州程开甲小学校长薛法根认为是理论和实践脱节。如果是脱节,倒还好,只需要连接上;如果是缺乏,那就要从头恶补。一线教师从来不缺少教学实践,相反的是,理论钻研的少。脚踏实地者多,仰望星空者少。</p><p class="ql-block">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的自我成长必定要设定成长目标,要有遇山开路,遇水搭桥的精神,扎实稳步前行,潜心教书育人。讲座嘉宾——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说:“教科研可以成就名师,教科研让教师有格局、格调、格律。”学习“如何开展课题研究”讲座后,我清楚的知道只有通过研修,才能规划自己的成长道路。</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的眼界能力是有限的。教科研工作不是闭门造车,也不需要孤胆英雄。教科研是智慧与经验凝结,是成长道路上点滴的积累。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合作,教科研同样也离不开合作。在此,我非常感谢胡鹤毅主席和刘学廷副主任对我的帮助,为我们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奋力引航。在学校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教科研不再是枯燥的理论,不再是孤独的探索,而是生动的教学案例和灵动的思想碰撞。</p> <p class="ql-block">  课题研究让教师在平凡的教育生活中不断发现意义与价值,东坎街道中心小学的青年教师们或组团围观学习或独坐屏前吸纳,边听边记边反思,像海绵一样孜孜不倦地吸收着本场活动的满满干货。</p><p class="ql-block"> 我校教师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深化引领,优化实践,强化感悟,笔耕不辍,以锐意进取的精神,致力提升专业水平,真正成为一个“学习者”、一个“思考者”、一个“研究者”。</p>

教科研

课题

教师

讲座

教育

老师

实践

论文

幸福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