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4月16日(周日)上午,永泰二中(嵩口中学)初中67届部分在榕同学(含同学配偶),一起到福州乌山历史风貌区,也就是常说的乌山公园聚一聚,走一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福州“三山两塔一条街”的古城空间格局,保留了这座山水城市的厚重记忆,作为“三山”之首,乌山与于山、屏山鼎足而立,自唐以来就是游览胜地,素有“蓬莱仙境”的美称。</p> <p class="ql-block"> 乌山南大门</p> <p class="ql-block"> 乌石山简称乌山,又称道山,在福州市区中部,与于山东西相对,乃城内三山(于山、乌山、屏山)之一,相传是何氏兄弟九人登高射乌处。</p> 乌山亭,双层木构,背靠悬崖而建,42 米的长廊两侧,有“美人靠”座。大家上山期间,路过都会在这个最大的凉亭歇息。 <p class="ql-block"> 乌山公园游览面积11.9万平方米,最高点香炉峰(桃李石)海拔86.02米,为三山海拔最高。唐玄宗·天宝八年( 749 )乌石山改名为闽山,宋代又改名为道山,曾留《道山亭记》一文。</p> <p class="ql-block"> 道山亭,此亭也是程师孟所建,并立了道山亭题刻。当时他还约请前任福州太守兼福建路兵马领辖、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作《道山亭记》。由于曾巩的名气,道山亭更加驰名远近。</p> △道山亭记(网络图片) 乌石山上怪石嶙峋,树木参天,全山景物高低错饰彩落,曲折幽深,是游玩避暑的好去处。 <p class="ql-block"> 望耕台</p> 乌山山南石刻甚多,摩崖题刻200余处,分布全山各角落,以邻霄台、天章台、道山亭等地较为密集。很有名的石刻,除唐代书法家李阳冰所书的篆书《般若台》,还有宋代程师孟、李纲、陈襄、朱熹、梁克家等人的题刻。 网络图片:般若石刻 <p class="ql-block"> 石天摩崖石刻</p> 天秀岩在鸦浴池前方,背倚薛老峰,由一组挺拔奇伟的大岩石构成。天秀岩的名字原于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燕赤不华将元顺帝皇太子所赐的"忠孝文武"4字刻于此处岩上,以得天独秀自诩。100多年后,薛逢(唐咸通中为侯官令,有政绩)的后人在此重建薛老庄。 黎公亭位于道山亭的西面,长方形,是1957年为纪念明代抗倭名将黎鹏举而建,后被大火所毁。此亭为2004年重建。 “旧涛园”石刻,这三字乃晚清著名书法家郑虞臣手书。乌山南麓的涛园承载了晚明邓氏、明清许氏、晚清沈氏三大文化世家的历史记忆,又几经沧桑世变,成为明清福州文化世家和园林文化的一个见证者。 乌山清王壮愍公祠。王壮愍即王有龄(1810--1861年),字英九,号雪轩,福州人,在浙江巡抚任上抵御太平军的围城而著名。王壮愍公祠将作为大众茶馆,对所有游客开放。 先薯亭,位于乌石山清冷台,是纪念明朝万历年间引种和推广番薯的华侨陈振龙和福建巡抚金学曾而建的,郭沫若曾颂扬陈振龙“此功勋当得比神农”。匾额由福建省文联副主席、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兼秘书长陈奋武题写。 对联“引薯乎遥迢徳臻妈祖, 救民扵饥馑功比神农”,由福州市文联主席陈章汉撰作并书写。 乌石山有一尊石壁观音,佛像高2米,头盘螺髻,身披梵衣,袒胸露臂,法相丰满,神态自然,具有唐代雕刻艺术的特点。明嘉靖初也因雷火轰击而成,后人在此建大士阁。现存建筑物是清光绪年间重建的。大士阁分正殿、客堂、别殿,外围宫墙,有著名的濛泉,清冽泉水渗于附近岩石隙间,在这开设茶厅。 乌山仰止亭,在邻宵台东香炉峰侧,康熙十一年1672)萧震倡建,取诗“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意。萧震,字长源,侯官县人,顺治九年(1652)进士,历官湖广道监察御史、山西道监察御史等职。 △邻霄台,位于乌山顶部,海拔86米。旧台为一组巨石围合的石坪,历来是乌山登高望远的胜景,宋代设有社稷坛,北宋名臣蔡襄作《登邻霄台》诗。20世纪50年代,福州国家基准气候站在乌山顶落户安家,建设过程中,邻霄台的巨石大部分被毁,登上社稷坛的台阶亦只剩几级。这是去年1月新建好的邻霄石亭。 邻霄台附近的“寿”字题刻,是恢复邻霄台区域景观时新发现的,刻于清朝光绪年间,属鼓山“福”字的同款,均是清代画家章寿彝所作。 <p class="ql-block"> 在乌山顶上,可以俯瞰市政府周边市区风情。</p> 乌山顶上的福建省气象台观测科,由福州国家基准气候站和福州国家高空气象观测站组成,乌山气候站于1934年7月建站,观测站于1952年10月建站。 <p class="ql-block"> 省气象台地面观测站办公楼。</p> <p class="ql-block"> 我们沿着西侧比邻气象局的公园新路下山。</p> <p class="ql-block"> 大家在这“乌石山”新标志前面的台阶上合影留念(见题图)。</p> <p class="ql-block"> 当天中午,我们在省政府对面三明大厦三楼宁化厅用餐。郑尔旺同学奉献精美的红酒和白酒,大家开怀畅饮,畅叙同窗友情,谋划下一次聚会活动。</p> <p class="ql-block"> 67届2班与会同学合影。左起唐金妹、林秀珠、郑尔旺、林聿程、林玉兰、陈赛玉。</p> <p class="ql-block"> 67届3班与会同学合影。左起张翠菊、林光宏、林登琛、林其强、林必忠、林志忠、林志农、陈安民、林庆义。</p> <p class="ql-block"> 林志农同学为与会学姐、学兄与学妹拍摄合影。</p> 上图左起66届学姐林兰英、学兄卓丽生、68届学妹张春娟 <p class="ql-block"> 与会女同胞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景点文字介绍选用网络改写。本集照片由与会同学拍摄,从微信群里分享。</p> <p class="ql-block"> 照片拍摄时间:2023年4月16日。</p> <p class="ql-block">感谢观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