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为了让孩子们近距离地接触和体验家乡文化,并激发孩子对劳动的热爱。2023年4月15日,缙云紫薇小学二年级7班开展“品麦香文化,传经典美味——非遗传承研学活动”。在研学基地,从小麦品种的辨识,到传统农具的使用方法,再到爽面制作全过程的体验,用美食敲开劳动教育的大门,让孩子在动手实践中体会劳动乐趣,感受爽面非遗文化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春光明媚,二(7)班的孩子们早早地来到了场地。在签到板上写上了自己的名字,一张张照片留下了他们灿烂的笑脸。</p> <p class="ql-block">看着白墙灰瓦的徽派建筑风格,池水灵灵的江南水乡风韵的爽面博物馆,顿时有“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感悟。同学们跟着王老师,轻轻的念着博物馆的全称。</p> <p class="ql-block">缙云农耕博物馆的老物件凝聚了先人的智慧,吟唱着悠远的歌。工作人员细心的讲解着“农史小知识”,介绍着老物件们的历史和农民使用的技巧,同学们伫立在农具前细细观赏,感受着缙云农耕文化丰厚底蕴。</p> <p class="ql-block">同学们感叹到:“这么多古老的农具,它们经历了许多的岁月,为农民伯伯们做出过许多的贡献。我想到了语文书中学过的古诗悯农,农民伯伯们是多么的辛苦呀!没有祖祖辈辈们辛勤的劳动,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农耕馆后来到了爽面博物馆。同学们认真观看了爽面的起源和发展史宣传片,知道了土爽面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是缙云人民喜爱的传统佳肴,原来经常出现在餐桌上的土面孕育着缙云人民的智慧和汗水。</p> <p class="ql-block">工作人员向孩子们介绍了小麦出苗、生根、长叶、分蘖、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结实等一系列生长发育过程,这让孩子们更直接感受到了植物的神奇与粮食的来之不易。 </p> <p class="ql-block">现场,爽面师傅已经帮同学们准备好了制作材料,师傅介绍爽面制作流程包括和面、多次发酵、条坯上筷、拉条、晾晒和包装等步骤。孩子们分工合作跟着师傅和面、搓面条、盘面、上筷、拉面。</p> <p class="ql-block">活动最后同学们一边吃着香喷喷的土爽面一边回味着一天的收获:“研学活动很有意思,今天是我们第一次接触爽面制作过程。”“没想到我们最常见的爽面制作工序这么复杂,和面、多次发酵、条坯上筷、拉条、晾晒等等,亲身体验过才知道它来之不易,也懂得了劳动的价值,尝到自己亲手制作的爽面,感觉味道特别好。”</p> <p class="ql-block">感受非遗文化,体验劳动乐趣。同学们在参观学习家乡文化的同时,也用一双双灵动小手,传承着非遗文化的魅力。研学的一天在玩中乐,乐中悟,悟中学,收获满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文字:骏宝妈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图片:無一工作室·tutu</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审核:王伟香</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