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润校园 读书促成长 ——司桥中心小学师生读书分享活动纪实

司桥学区

<p class="ql-block">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学校才是一个美丽的学校。把阅读作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基础,通过推进师生阅读与伟大的智慧对话,让我们的精神丰富起来,让我们的校园盈润书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晨诵</p> <p class="ql-block">  一日之计在于晨,朗朗读书声是校园里最动听的声音。雨过天晴,阳光洒在教室里,照耀在专注读书的孩子们身上。各班充分利用早晨大好时光,加强学生学科知识记忆,各班主要围绕经典与阅读、课文背诵、语文字词,英语单词等开展晨诵,反复识记,夯实基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午读</p> <p class="ql-block">  新教育把阅读作为“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基础工程,把营造书香校园作为十大行动的基础。午读的核心内容就是阅读属于他们自己的童年书籍,不仅自己读,还要师生共读一本书。此时,学生走进了文字的花丛中,感受着书中的芬芳,惬意的时光也在书页的开合中流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读书分享</p> <p class="ql-block">  读书之乐乐无穷。交流分享会上,同学们“以书为媒”积极踊跃分享读书心得,声情并茂地以自己的视角理解文本内容,畅所欲言所感所悟,分享内心情感,感受书籍带来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  看,她一改往日的羞涩与胆怯,在分享书中内容时自信飞扬,她从书中获取了力量,又把这个力量传递给了同学,读书不仅看让她看到了更广阔的天空,还让她体会到了与他人分享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  通过阅读分享活动,唯愿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的阅读种子能生根、发芽、能悄悄的改变他们的生活、伴随他们成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暮省</p> <p class="ql-block">  新教育是重视仪式的。仪式不同于形式,暮省,能够给孩子们许多心灵的启迪,让学生形成思考的习惯,是暮省的重要价值。孩子们用心记录了自己的所读所悟!</p> <p class="ql-block">  没有阅读的滋润,教师的教育生活便会枯燥而干瘪,没有阅读的奠基,教师的专业成长便会失去根基。为进一步提高教师文化素养,检验老师们的读书成果,把读书与教学“讲得更精彩”,把读书与育生“讲得更精彩”,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我校全体教师开展了读《走,我们去找好教育》读书分享会。</p> <p class="ql-block">  《走,我们去找好教育》这本书的作者是朱雪晴,她是新教育的践行者,她坚信教育是一份温暖而美好的大业,她和她的团队在实践中思考,在实践中提升,在实践中成长。</p> <p class="ql-block">  分享会上,老师们从自己的阅读经历出发,畅谈了自己的读书感悟。</p> <p class="ql-block">  好教育在哪呢?我读了朱雪晴老师的这本书后,最深刻的感想是,好教育不一定只在大城市,在我们农村也有,只要是面向全体学生,把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第一位,并能遵从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让师生一起过完整幸福的教育生活,就是好教育。就拿我们学校来说,针对小班额教学,给学生进行订制化个性化的教学,实行一生一案,让我们的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实现自我综合素养的不断提升,就是好教育。</p> <p class="ql-block">  读这本书,多次触动我的心弦,感受颇多。好的教育是什么?好的教育不在嘴上,不在老师的论文上,不在校长的演说当中,而应该在人——即师生的感受里。学校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地方,学生在成长,教师也在成长,而成长的核心则是思想的自由,让我们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来爱生,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思维不断提升,创新不断。</p> <p class="ql-block">  最深的感受是行动。只要有行动,就会有结果,文中作者带着自己的女儿在行动,走在了新教育的路上。她的孩子和她在一起行动,互相影响,她和她的同事在一起行动,互相学习。在她的学习生活中形成了一系列的良好习惯-﹣晨诵、午读、暮省,改变了她的孩子,成就了她自己,影响了她的同事,她成了一个新教育的点火人,走到哪里,哪里就有新教育的种子,包括我也被她影响了,她的书《走,我们去找好教育》走进了我的生活,也让我有对新教育有了新的认识——行动。一切良好的习惯的养成,靠的是行动。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养成。"印度著名哲学家彭德曼说:"播种一种行为,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个命运。"从这些教育家的话语中,我们可以发现良好的习惯是塑造一个人的根本之路。让我们从最基础的习惯养成开始,从教育我们的孩子养成最基础的习惯开始,我想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成功也触手可及。</p> <p class="ql-block">  这本书的作者是朱雪琴,因为她坚信教育是一份温暖美好的大业,她坚信教师当是无可替代的稀缺品,她坚信学生当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所以他为女儿寻找好教育,为学校寻找好教育,为自己寻找好教育,一路奔跑,一路寻找。</p><p class="ql-block">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只是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花一开始就默默无闻,需要漫长的等待。我们作为教师,不能只看到别人的花怒放,自己的花没动静就着急。要坚信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细心呵护终会绽放。</p><p class="ql-block"> 教育是一场漫长的守望,耐心等待花开,用陪伴等待成树。世间的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见了冬,就有了岁月。教育也是也是一场向美而行的遇见,用真情体察真情,用爱心浇灌世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教师随笔</p> <p class="ql-block">  “最是书香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对于教师而言,读书不仅是精神生活的重要支柱,更是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次教师读书分享活动的开展,不仅展示了老师们的读书成果,达到了交流共享、互促共进的目的;同时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启迪了智慧。</p>

教育

读书

分享

教师

阅读

学生

书香

师生

习惯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