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网上有一个100多万人关注的问题,“从小就缺乏自信的孩子是什么感受?”其中有一个高赞回答是这样的:</p><p class="ql-block">1. 走路很慢,遇人习惯低着头。</p><p class="ql-block">2. 路上看到熟人走过来,习惯避开绝不上前打招呼。</p><p class="ql-block">3. 说话声音很小,不敢看人的脸。</p><p class="ql-block">4. 别人分东西时每次拿少的那份。</p><p class="ql-block">5. 害怕别人看到自己优秀。</p><p class="ql-block">6. 害怕别人看到自己出丑。</p><p class="ql-block">7. 从来不或者很少拒绝别人。</p><p class="ql-block">8. 试卷做完了不交,等很多人都交了才交。</p><p class="ql-block">9. 排队从来不敢站最前面。</p><p class="ql-block">10. 心里一直渴望成为那个大家都喜欢的人。这些都是自卑的表现。</p> <p class="ql-block">如果你也是这样,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你会自卑?</p><p class="ql-block">心理学家阿德勒说:“人人生而自卑。但有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走出了自卑,活出了自信。有的孩子却把自卑变成了人格底色。”</p> <p class="ql-block">堂姐是大伯的大女儿,刚上小学时,大伯和伯母带着小女儿和儿子搬到市里生活。</p><p class="ql-block">堂姐和爷爷奶奶留在村里,直到四年级,才转到市里读书。</p><p class="ql-block">小时候,她是一个爱说爱笑的小姑娘,开朗大方。</p><p class="ql-block">转到市里跟父母住到一起之后,她的性格发生了很大变化。</p><p class="ql-block">见到家人亲戚也不再说笑,整个人变得很沉默,总是低着头走路,说话很小声。</p><p class="ql-block">后来我们一起聊天我才知道原因。她到市里读书以后,由于之前一直说方言,普通话说不好,在班里受到同学嘲笑。</p><p class="ql-block">大伯说:“为什么弟弟妹妹都能说好,你说不好呢?说不好就会被嘲笑。”</p><p class="ql-block">由于她跟爷爷奶奶生活了三年,与家人的生活细节不一样。</p><p class="ql-block">大伯和伯母总是反复纠正她,端碗的姿势、拿筷子的方式,每次吃饭都像是煎熬。</p><p class="ql-block">有一次,她问自己的妈妈:“为什么爸爸那么喜欢妹妹呢?”妈妈说:“因为妹妹学习好,唱歌好,还是班长。”</p><p class="ql-block">她继续问:“弟弟学习不好啊,为什么爸爸也那么喜欢弟弟呢?”</p><p class="ql-block">妈妈说:“因为弟弟是男孩。”我想那一刻,她肯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彻底否定了自己。</p><p class="ql-block">还有一次期末考试,她自我感觉考得很好,特别开心,跟妈妈说:“我觉得我能考第一或第二。”</p> <p class="ql-block">爸爸听到了,说:“光说有什么用,拿出实际成绩再说。”</p><p class="ql-block">父母肯定不会对自己的孩子怀有恶意,大伯和伯母肯定是爱女儿的。</p><p class="ql-block">但是这些无意中说的话,却被10岁的堂姐记在心里,彻底改变了她的性格。</p><p class="ql-block">长大后,堂姐仍然沉默寡言,她对我说:“少说少错,没准哪句话说得就不对。”</p><p class="ql-block">她说,无论我做得怎么样,父母永远都在挑我的缺点。</p><p class="ql-block">现在婚姻、工作中出了任何问题,我都感觉是自己的责任,永远在检讨自己。</p><p class="ql-block">不当的家庭教育,往往是造成个人自卑的根源。</p> <p class="ql-block">很多70后、80后接受的都是打压式教育。</p><p class="ql-block">此前,“九成受访者称被父母言语打击过”冲上热搜。</p> <p class="ql-block">调查对象是2006名18~35周岁的青年,居然有90.6%的受访者坦言父母对自己进行过言语上的打击。</p><p class="ql-block">而且45.4%的受访者认为,这种打击持续到中学。高达59.7%的受访者认为打击式教育让自己缺乏自信,容易自我否定。</p><p class="ql-block">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博士在《中毒的父母》中写道:“没有一个孩子愿意承认自己比别人差。他们希望得到成人的肯定,他们对自己的认识也往往来源于成人的评价。”</p> <p class="ql-block"><b>经常遭受父母打击的人,常常容易自卑,并且会陷入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的情绪中不可自拔。</b></p><p class="ql-block">严重时还会患上心理疾病,导致许多极端行为。</p><p class="ql-block">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的语言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语气是鼓励还是讽刺,态度是温和还是冷漠,都深深影响了孩子对生活的信心。</p><p class="ql-block">父母的打击和否定,会让孩子觉得他一定太差劲了,让最爱的人都否定他。</p><p class="ql-block">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镜映效应,是指人们把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当做镜子,并由此而形成自我概念的印象。</p><p class="ql-block">简单说来,就是孩子会把爸妈的话或是行为态度,像镜子一样映射在自己脑海中,会跟着做出相似的反应,把自己认知为父母眼中的那种人。</p><p class="ql-block">父母温柔地对待孩子,赞美孩子,鼓励孩子,孩子就会认为自己是美好和珍贵的人。</p><p class="ql-block"><b>父母常常批评孩子,贬损孩子,他就会觉得自己很失败,什么都做不好,会否定自己的能力,产生自卑心理,进而失去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b></p><p class="ql-block">电影《阿甘正传》中阿甘的妈妈就是一位伟大的母亲。阿甘的智商只有75分,稍有智障,但妈妈从没有打击过他。由于脊柱弯曲不得不戴上腿箍,别人用异样的目光看着阿甘。</p><p class="ql-block">妈妈却对他说:“你和别人没有什么两样。”妈妈一直在引导他做一个自信的孩子,一直在给他鼓励和支持,最终阿甘成长为一个坚强、乐观的孩子。</p> <p class="ql-block">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孩子能成为自信的人,因为自信的孩子愿意学习新的技能,面对新的挑战。</p><p class="ql-block">如何培养出自信的孩子?</p><p class="ql-block">请父母做好以下几点:</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无条件爱孩子</b></p><p class="ql-block">无论孩子是否聪明,是否健康,是否优秀,做父母的就理所当然地爱他们。</p><p class="ql-block">让孩子知道,父母就是最强有力的后盾。</p><p class="ql-block">不管什么时候,当他们需要帮助时,父母永远在身后支持他们。</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给孩子犯错的机会</b></p><p class="ql-block">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犯错,而且会犯不止一次的错误。</p><p class="ql-block">可以说孩子们就是在犯错误与改正错误的过程中成长,也会在不断犯错误与自我纠正的过程中培养出自信——自信能在犯了错之后发现错误并改正。</p><p class="ql-block">当孩子犯错后,告诉他:“好孩子犯错误也很正常,能够发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才了不起!”</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发现孩子的进步,多鼓励</b></p><p class="ql-block">养育的路上,孩子需要父母的肯定,千万别吝啬你的赞赏和鼓励。</p><p class="ql-block">当孩子完成一项任务时,尽可能地表扬她的努力吧。</p><p class="ql-block">你积极而又具体的反馈不仅能帮助孩子树立信心,也能够帮助孩子意识到,应该为了自己努力争取来的成功而自豪。</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别向孩子哭穷</b></p><p class="ql-block">频繁、刻意地跟孩子“哭穷”,也会让孩子对于金钱有不安全感。</p><p class="ql-block">孩子会过度压抑内心的真实需求,觉得自己不配拥有一切美好的事物,让孩子变得自卑又懦弱。</p><p class="ql-block"><b>如果家里真的有困难,可以在孩子具有一定的心理成熟度之后,实事求是地将家里的条件告知。</b></p><p class="ql-block">不要夸大其词,也不要频繁强调。</p><p class="ql-block">这可以让孩子明白父母的难处,懂得现实世界的残酷。</p> <p class="ql-block">这可以让孩子明白父母的难处,懂得现实世界的残酷。</p><p class="ql-block">爱尔兰著名的戏剧家萧伯纳曾经说过:“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p><p class="ql-block">这就是自信的力量。</p><p class="ql-block">一个孩子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充满了信心,必定能够积极乐观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体验成功的快乐。</p><p class="ql-block"><b>要想培养一个自信的孩子,家长们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跟孩子好好说话。</b></p><p class="ql-block">别让语言成为割断亲子关系的一把刀,别让孩子一个人悄悄地伤心、失望、绝望,别等到来不及时才后悔莫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