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山东之旅

春晓

<p>拖泥带水解决不了问题,犹犹豫豫更成就不了大事。原本打算3月份去九寨沟走走,由于意见不统一,几天一过,热劲没了,打算也泡汤啦。可蠢蠢欲动的心却难以平复。嫣然让玉萍老总推荐线路,他说趁着3月份山东免门票,到山东旅游划算呀,他的提议成就了这次山东行。从起意到决定,快刀斩乱麻,了了几分钟搞定。下面分两部分记录这次山东之行。</p> <p>(一)、人文景色,自然风光</p> <p>2023年3月20号下午五点半,我跟嫣然从金华南站出发,踏上列车一路北上,一觉醒来,早上6点钟到达徐州站。</p> <p>对于徐州,远远超出了自己的心里预期,徐州站虽不时尚,但它却显得大气端庄,你看它的候车大厅,方方正正大气有加,候车大厅前面的广场之开阔,也足以见大气,不像有些地方紧紧巴巴小家碧玉似的,广场前面的街道有着双向几个车道,年代虽久远,但它的设计者却给它留有空间,无论从它的面貌还是设计者理念,都淋漓尽致的展示着它的大气,避免了拥堵。</p> <p>由于散客拼团,到达徐州的时间有前有后,有早有迟,我们算是最早下的火车,8点半才前往山东,吃好早餐,在车站边上的街头走了一段,感觉徐州城不错,当地的人也热情,第一感觉蛮好,以后有机会再去深度体验。</p> <p>第一站,台儿庄大战纪念馆</p> <p>我们来到台儿庄纪念馆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语,广场上上下下到处是人,以穿统一校服的学生居多,也有团建的单位员工,当然也有像我们这样来自五湖四海的普通游客,来这里参观学习,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抗战8年,3500万生命换来了抗战胜利的硕果,哪有不铭记历史之理由?</p> <p>台儿庄大捷,又称台儿庄战役、鲁南会战或血战台儿庄。台儿庄战役的起止时间有几种说法,一般认为从1938年3月16日开始至4月15日结束。战役由滕县战斗、临沂附近战斗、台儿庄战斗和日军的溃退,中国军队的追击作战等部分组成。</p><p>激战历时1个月,中国军队约29万人参战,日军参战人数约5万人。这次战役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坚定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信心。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气。是抗日战争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也是徐州会战中国民革命军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p><p>战役由李宗仁、白崇禧、孙连仲、汤恩伯、张自忠、田镇南、关麟征、池峰城、王铭章等抗日将领指挥。战役期间,中国抗战最高统帅蒋介石曾三次赴徐州视察、督导、调配兵力,其中在台儿庄战斗最激烈的时刻,蒋介石亲赴台儿庄南站观战,并勉励池峰城,鼓舞前线将士士气。</p> <p>在初中历史教材上介绍台儿庄大捷时,主要将领是张自忠将军,所以印像中提起台儿庄,马上想到的是张自忠。但在参观纪念馆的过程中,讲解员介绍的最多的是孙连仲,而不是张自忠,颠覆了我的认知,孙连仲在这次战役中表现突出,为抗战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p> <p>下午游览台儿庄古城,虽说是古城,却是21世纪初期建造的。本来是某开发商拿去开发楼盘,在刚开始动工之时,挖到了炮弹,挖到了英烈的遗骸,于是当地政府改变思路,放弃楼盘开发,改建古城,建成一个集旅游观光,爱国教育于一体的古建筑群。</p> <p>在古城里随处可见石拱桥,街道旁,小巷边,都是从运河引进来的河水依着房前流淌,置身其中,小桥流水人家,仿佛就处在江南水乡,跟随导游在古城转了一圈,整个古城除了有两间布满弹孔的小屋是遗留下来的旧建筑外,其它都是新的建筑,不过基本上都是仿古的,做旧的,这个集餐饮,商店,旅馆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胜地。虽然新建,却有着年代感,仿佛穿梭于千年古城。</p> <p>白天的台儿庄古城你来我往,熙熙攘攘,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夜晚的古城又是另一番景象,房檐屋下,河边道旁,处处灯火阑珊,霓虹闪烁,慢步小桥,穿梭古巷,置身其中,飘飘渺渺,宛若仙境!不变的是建筑与人流,变化的是那吸引眼球的无数闪烁璀璨的灯光,昼有昼的景,夜有夜的美。地相同,景不一。</p> <p>“微山湖喂阳光闪耀,片片白帆好像云儿飘,是谁又在弹响土琵琶……”,《微山湖》优美动听的旋律在耳边回荡,思绪把我们带到了铁道游击队曾经的主战场~微山湖小李庄。身为江南水乡的我,平时见得多的是这里一条小溪小沟,那里一个小湖小塘,省城的西湖算是大得了,一眼也能看得到岸,望得到边,哪见过浩浩淼淼望不到边的微山湖呢,因早晨下过几滴雨,湖面上有些雾气朦朦,越发让我们的视野更加望不到尽头。跨几个县市的微山湖,也难怪日本鬼子在芦苇荡里被打得晕头转向。盘龙岛上的居民早已迁到外面的村上居住,岛上仅仅保留着拍摄《铁道游击队》的影视基地,和几户搞餐饮的小商铺。也许我们去的不是时候,没能感受到在芦苇荡里穿梭的那份豪迈气概。</p> <p>春秋书院是孔子作《春秋》之处,现书院是在春秋台原址上修建而成,投资了2300多万,但这项目应该亏大了。到这里打卡的人寥寥无几,除了我们一车人,再也没了第二波,所有店铺都铁将军把门,连个洗手间也不例外,跟台儿庄古城的熙熙攘攘相比,反差实在大。原本让人们行走在书院,感悟先师讲学、修史的浑然元气和熠熠灵光,但事与原违,研学人不多,形不成气候,春秋书院算是当地政府的一个败笔,也是我们行程中的鸡肋。</p> <p>孔庙孔府孔林,曲阜三孔是第三天的重头戏。几百年的苍劲挺拔的参天古木随处可见,只要看牌子颜色,就知道树的年龄,年龄都以百计算,挂红色牌子的,只少800多岁,蓝色的400多岁,绿色的最年青,也有200岁高龄,这些参天大树,记载着悠远的历史,让我们感受到年代的久远。其二,保留完好的碑刻特多,每个碑刻,都是一个故事,记载着一段历史,有迹可寻的,无从考证,都可圈可点。</p> <p>孔林是孔家的家族墓地,里面葬着20多万孔家人,现在孔家后代也只有20多万,下20,上也20,感觉香火不够旺。那些古木,主枝枯干,旁边侧枝却长得茂盛,也许它预示着孔家的香火。</p> <p>孔尼圣境,传说是孔子的出生地。这儿塑有孔子像,用铜铸造而成,整个铜像2000多吨重,中间是空的,全身72米高,预示着72个有成就的学生,孔子体形高大,脸部特征很有特点,眼露白,鼻露孔,口露齿,耳露阔,四露是他的代表。</p> <p>这里的大学堂非常气派,里面的装饰更加豪华,来这里研学的学生更是络绎不绝,研学氛围之浓厚,与台儿庄纪念馆有过之而无不及,。走到哪儿,都能遇上春游研学的学生,感知到当地的教育部门及学校重视课堂外的教育,反观家乡,上级部门三令五申安全第一,不得组织春游,由于责任重大,学校也落个清静,学生春游踏青已是几十年前的事啦,读万卷书,还须行万里路,其实有必要组织学生春游踏青,乃至开设劳动课,真正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智育优先,甚至讳疾忌医。</p> <p>今天到水泊梁山走一圈,当一回梁山好汉。草莽英雄们在梁山安营扎寨,统帅兵马,想像中总应该是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的险峻要地,没想到却是只有100多米高的小山丘,与《水浒传》的名声有些大相径庭。</p> <p>这脚印说是孙二娘留下的痕迹,这脚印倒是挺相像。</p> <p>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今天的重头戏是游览五岳之首的泰山。一天的时间,总得去爬一下吧,登山杖也已准备,全程不行,那就爬上山,来个半程吧。可是导游不断的劝说我们坐缆车上下,他说风景都在山顶,宁可在山顶多点时间游玩,想想也是,加上上山的山路都是石板台阶,光上山就有6000多个台阶,想到这台阶犹豫了,害怕啦,最后妥协投降啦。</p> <p>因为免门票,来泰山玩的人不是一般的多,一天的客流量10万人,10万张门票全部预约完,就我们导游知道的还有13个团队约不到票,在高峰期,在天街,真的是人们所唱的“动也不能动,退也不能退”的景象。坐缆车的,一等就是几个小时,我们团队由于导游安排我们从后山坐缆车上去,恰好避开了高峰时段,上山下山的时间恰到好处,没有等待,上下顺畅,躲过了等待缆车的难熬时光,感谢自己幸运的同时也感谢导游的合理安排。</p> <p>泰山既没有黄山的秀美,也没有华山的险峻,不明白为何她却成五岳之首。</p><p>为什么呢?泰山之所以成为五岳之首,原因有多方面。首先,泰山是人类最早的神灵崇拜之一,盘古开天辟地后头颅化为东岳泰山,因此泰山就成了当然的五岳之首。其次,泰山是齐鲁大地上最雄伟壮观的山脉,主峰海拔1545米,形成强烈的对比,在视觉上显得格外高大挺拔,雄伟磅礴,大有“一览众山小”的高旷气势。此外,泰山还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禅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于天,定鼎中原的象征,自汉代我国确立“五岳”以来,泰山就居于“五岳独尊”的地位。</p> <p>“五岳独尊”字碑,只能拍到“五岳”两个字,另外两字,淹没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与她合影留念拍照的游客挤得水泄不通,在这里感受到了上不能上,下不能下的尴尬局面,是我们游览泰山过程中最拥挤的地方。</p> <p>看,这是五元人民币,你知道是哪里的景点吗?没错,就是五岳独尊的泰山,不过这图景不是原貌,位置有所改变,是拼接组合而成。最高处的玉皇顶,原本的位置是在“五岳独尊”的左上方,也是泰山的最高处,由于躲在后方,我们感受不到它才是真正的泰山之颠,也许为了有更好的感观,设计者把玉皇顶放到右上角,整体效果更好看。</p> <p>一天10万人游泰山,照样一天10万人看趵突泉,里三圈外三圈,人挤人,三个泉眼可怜只看到几秒钟。水很清澈,能一眼见到底,三个泉眼挺大,泉水不停地汩汩往外冒,据说下大雨时,泉水会喷得更高。为了保护泉水,主城区都不得建地铁,外围才有。</p> <p>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幅对联完美诠释了大明湖的美丽。红荷柳绿相映衬,分外妖娆,只是现在还没到红荷摇曳的季节,少了份红荷的多姿。</p> <p>(二)、社会众相,人生百态</p> <p>除了人文景色,自然风光,再来看看团队的人生百态。</p><p>先来说说我们的导游,他姓张名强。出发之前,他联系我,叫我叶老师,心里感到纳闷,他怎么知道我是老师呢?是旅行社说的?还是嫣然告诉他的?不得而知,后来我问嫣然,她说她没说过,叫她也叫老师的。直到他接上我们之后,才知道,团队的每个人,他都叫老师,“三人行必有我师”,不愧是孔老先生故乡的人,有教养。</p> <p>从接团开始,一路下来,不停的介绍,各个景点做足了功课,虽说不是学霸,但情商绝对高,服务态度没得说,服务质量也是一流,各种讲解,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更增加了游玩的乐趣,特别是泰山这一天的游玩安排,避免了长时间等待缆车的时间,如此尽心尽责的导游,有生第一次遇上。出去游玩,能遇上小张这样的导游是件幸事。</p> <p>玉萍老总说,金华就我们两个人,整个浙江也只有我们两个人,我们只能两个人相互照应,没敢奢望有老乡相伴。没想到在徐州火车站遇到两个从杭州出发的队友,都是浙江人,出门在外,都算是老乡,可以一起做伴。后来我跟嫣然说汤溪话,他们尽然也来了一句汤溪话,分头吃好早餐回到出站口,一聊两聊,原来女的是我在汤中读书时她在图中馆工作的老师,她的爸爸是汤中教导主任,她的妹妹以前跟嫣然住对面,原来是真真正正的老乡,缘份这东西,真的说不清道不明。</p> <p>夫妻俩人非常恩爱,丈夫对妻子的照顾真得无微不至,有门槛扶一把,有台阶拉一把,有坑洼搀一把,妻子喜欢拍照,一转眼没看到妻子,丈夫就四处寻找,我们跟他说,你真体贴,对李老师照顾的真周到,他说不照顾好,没法向丈母娘交待的。健谈,脾气好,习惯也好,她们从不到外面吃饭,要吃自己做,面条饺子馄炖……无论什么,样样都会,而且从不吃饮料,饮食习惯没得挑,也许正由于这些好习惯,他的丈母娘才这么长寿的吧。他丈母娘100岁啦,身体还很好,虽然跟他们相处短暂的几天时间,却让我领悟到了不少道理。</p> <p>沈阳有对夫妻,虽然衣着也没什么特别之处,但总有种鹤立鸡群的感觉,显得高贵优雅,气质不俗,70来岁的人却不是70来岁的样,听男的说,他们吃的孢子粉是台湾的,从他们的谈吐,气质来看,家里条件肯定不错。</p> <p>浙江除了我们四人,还有一对来自宁波的夫妻,男的大谈特谈,好像啥都懂,哪里都去过,他说在八九十年代房子拆迁,做钉子户,工期因他延误了半年,他也多赔了30万,他说要吃透政策才能多要补助款,他在车上还说,他去过法国,巴黎是怎样怎样的,反正时时刻刻都能听到他的高谈阔论。哈尔滨有个女的,听不惯他的所言看不惯他的所为,觉得他在吹牛,一脸嫌弃。他大男人一个,自己自顾自己玩,要拍照时才叫妻子绑他拍照,却从没有看到他照顾妻子的一幕。杭州的老乡说他,要拍照时找妻子,不拍照时就把她丢一边……真是人比人气死人讷,还好妻子是个宽宏大量的人。他夸夸其谈,其实对别人够不到威胁,但扬州那对夫妻就让人讨厌啦。</p> <p>来自扬州的这对夫妻不是省油的灯,让人厌使人烦。特别是这女的,自私自利,毫不顾及别人的感受。每到一个景点,她不管三七二十一,自己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没有一点时间观念,每次上车都要等她们,等的次数多了,等的时间久了,自然而然引起了公愤,对她们大家都很有怨气。</p> <p>坐我右侧,坐我后面的是一拨广东人,他们也是一群没有素质的人。我把放在头顶旅行架上包拿下来找东西,我刚拿下来,他就把位置给抢去啦,无语无语。由于只有前面一道门,下个车都需要好长时间,我们坐在车尾,一时半会儿也走不出,明明不能往前走,右侧那个男的气势汹汹的催促,快点走,快点呀,不走让我先走,那种语气,那个不耐烦也使人心生不悦。</p> <p>几十个人,短短五六天时间的相处,却领略到了社会众生的人生百态。人与人之间素质无法比拟,个体与个体间的差距相差十万八千里,生活真是一把照妖镜,形形色色的人无法逃遁,展露无疑。这一趟山东行,给我好好上了一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