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龙凯】南山的变迁

人冬

<p class="ql-block">南山的变迁</p><p class="ql-block">文/关东明月</p><p class="ql-block"> 好长时间没有去南山了,想来也有四五年之久。早起闲来无事便向南山方向走去,远处高大的彩虹桥映入眼帘。因为不是星期天上山的人不是很多,山门早已修饰一新,仿古风格雕梁画柱,两边耳房的琉璃瓦在太阳底下闪闪发光,很有气派。</p> <p class="ql-block">记得小时候我也经常和同学们一起上山玩,那个时候过河没有现在的大桥,只有一个铁索桥,由于年久失修,铁锁上的木板已无踪影,只剩下几根钢缆悬挂在河两岸的木桩上,一般情况下只有男人和胆大的才可以攀着钢缆摇摇晃晃地过河。山脚下有一户人家孤零零地住在那里,屋前有一口老井,我们每次上山都到井边喝水,井的水位很高趴在井沿探下头就能喝到,那个水有点甜、凉凉的,非常好喝。</p> <p class="ql-block">山坡上有一片很大的松林,听老人讲是满洲国时期造的人工林,现在叫“敌伪林”,树木是落叶松,笔直高大、直插云霄,树的直径得一个成人双臂合围才能勉强抱住。</p> <p class="ql-block">据说这片森林是除长白山和大兴安岭以外少有的一片,也得益于这里是长白山余脉、吉林哈达岭上的原因。由于实行了封山育林,山上植被保护的非常好,这几年国家投入了大笔资金修建了森林公园,高标准的上山通道,一边是板油路、一边是塑胶路,路边几十米就有路灯和音响,放着悠扬的音乐。</p> <p class="ql-block">密林深处山鸡声声鸣叫、林中鸟儿叽叽喳喳,啄木鸟有节奏地敲击着树木。音乐声和鸟鸣声混在一起犹如交响乐,踩着这天籁节奏忘记了爬山的辛苦,不一会就到了“老头岭”现在叫逍遥岭,这个岭上长满了柞树,也是小城的“县树”。爱鸟的人们每隔不远就在树上挂一个用食用塑料油桶改装的喂鸟装置。</p> <p class="ql-block">过了逍遥岭走一段起伏跌宕的山路眼前一道长长的上坡映入眼帘,小时侯人们管这个地方叫“瞪眼岭”,由于坡比较长而且陡,就是年轻人爬上去也挺费劲,所以就形象地叫“瞪眼岭”了,森林公园建立后改叫百岁岭,寓意能爬上这个坡的人基本上都能活到百岁。</p> <p class="ql-block">过了百岁岭再往前走就是仙人堂了,传说古时候这个地方有一个狐仙修炼成精,住在这里,保护这一带百姓的安康。人们为了纪念它把这里叫“狐仙堂”现在叫仙人堂,不管叫什么名字人们美好的愿望都是一样的。一路走着一路感慨,几十年的时间变化太大了。经过不断地投入,今天的南山已经变成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地方,彩虹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塑胶步道健身长跑、木制栈道悠然慢行、健身器材品种齐全、亭台楼阁聊天侃谈,小时候的记忆和今天的模样真是天翻地覆,社会的发展、人民的幸福只有在和平的国度里才能实现。对过去的记忆淡然一笑是昨天;对现在的美好心情品味今天;以平安健康迎明天;笑对人生每一天。</p><p class="ql-block">2023年4月15日</p> <p class="ql-block"><b>作者简介:</b></p><p class="ql-block"> 王龙凯,吉林省东丰县人。网名关东明月。退休公务员。东丰县诗词楹联学会会员,中国市场学会服务质量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爱好文学及有关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保护消费者利益。喜欢业余文学创作和写作。先后在《中国质量报》、《吉林日报》、《辽源日报》、北京电视台、吉林电视台、辽源电视台等报刊和电视台刊登宣传服务质量、保护消费者利益等图文。愿与广大消费者及文友们学习交流,汲取精华,武装心笔。</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