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走进梁家河</p><p class="ql-block"> 在秦代都城长安通往北方包头有一条名叫“秦直道”的高速公路经过文安驿。如今的文安驿镇保留了古名,往南沿着一条新建的柏油路向山里走五千米,就到了梁家河村。 </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条岁月的河,这是一条养育接纳知青的河,这是一条孕育党的领航舵手和国之栋梁的河,这真正是一条有大学问的河。这是中国最美乡村、名录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陕西省历史文化名村延安市梁家河村。乘大巴东南方向途经古镇文安驿很快梁家河村便如世外桃源般展现在我眼前。车停村口换乘多排坐旅游观光车,眼前豁然开朗,依山的宽阔柏油路上人流如梭,多年的绿化政策一改黄土高坡苍凉的气色,两山之间一块块平整的宝贵的田地已经申报国家项目,向前走一条几经干涸的河流在山间延伸,隐隐的有几排窑洞在山体上显现,梁家河村就在山谷中亘古至今。</p> <p class="ql-block"> 下观光车经刻有“饮水思源”石刻的水井右转上了有三个窑洞口前分四排整齐坐在小马扎上甘当小学生,聆听延安市委党校段教授题为“领悟梁家河大学问”的党课。</p> <p class="ql-block"> 段教授介绍说曾经就有15位北京知青下放到梁家河村,现在的总书记习近平就是其中之一。年仅十五岁的他来到黄土地,也迷茫、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他充满自信,走向了人生最大的转折点,他一步步走向了为人民服务,贡献自己智慧的道路。他担任梁家河村党支部书记时敢想、敢做、敢为、敢创、敢担当、建沼气池、挖水井、打淤垻、造良田、办铁业社、缝纫社、代销店,他克服现实困难、思想上的禁锢踏实肯干科学创新。七年的知青岁月,他深深体会到梁家河是有大学问的地方,他所学、所干都是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泛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曾经的梁家河用它的贫瘠、艰苦磨练了习近平的意志,不仅是激情的青春飞扬的黄土,更是在解决从大城市到穷山沟安心插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思想关、吃难以下咽的“团子”三月没见过一点油星子滋味的饥饿关、窑洞里的跳蚤关、手上的老茧肩膀上的血泡劳动关。面对千沟万壑、杂草丛生的黄土高坡年仅十五六岁的习近平跟着村民一起掏地、挑粪、耕种、锄地、收割、担粮、打坝、修梯田,窑洞里长满了故事,他先后写了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志愿书,20岁那年入在县委书记亲自拍板下入党,随后担任了梁家河村支书直至推荐上了大学。人生的磨练,河蚌含痛,方有璀璨明珠;凤凰涅槃,才会浴火重生。</p> <p class="ql-block"> 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自从1975年离开梁家河,习近平于1993年9月时隔18年第一次回到梁家河村,尤其是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回到梁家河与乡亲们在一起,踏上这片曾经劳动生活下放过7年的土地和同甘共苦的乡亲,习近平总书记难掩激动的心情,拉家常、吃农家饭、俯瞰当年住过的知青院,关心村民生活和村里发展。他深情地说:“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梁家河插队岁月让习近平收获得了许多,也给我们现场教学的党员干部委员以思考和启示:一是在苦难中磨炼意志品质。在上世纪的以“上山下乡”运动为背景的知识青年插队运动中,青年习近平等15人被分配到梁家河村插队,他个人创造了知青史上“三个最”的历史记录,第一是年龄最小的知青,当时是15岁多的初中生;第二是插队条件最艰苦。梁家河是偏远山村,自然条件很差,人均年收入不到50元;第三是是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之一,先后插队共七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年轻的我,在当年陕北贫瘠的黄土地上,不断思考着‘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最终我立下了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如果他耐不住寂寞偷偷回城当了逃兵或者留下来吃不了农活的苦消极怠工得过且过也注定成就不了今日的伟大和辉煌。二是在群众中体悟了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的初心。青年习近平在梁家河的七年磨砺中所领悟到的,正是为人民办实事的初心。他曾经讲过:“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实际,什么是实事求是、什么是群众;这是我获益终身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这种思想上的升华,必须通过治理实践来落实,在梁家河,习近平“干活不惜力”,是公认的“有知识、点子多”,“吃苦耐劳的好后生”,入党不久就被当时村支书看上并推荐任村支书,主动让贤自己甘担副支书、村主任,实现了习近平伟大人生政治的第一步。这些成就都体现着他对为人民办实事初心的践行,不管那一级干部多为群众办实事才能得到基层的拥护。三是困境时不忘读书学习积累知识。习近平刚下放到村时带了一个棕箱一个皮箱里面都装满了书。七年的知青岁月他从修身开始,上山放羊怀揣着书,把羊圈到山坡上就开始看书田间地头休息一会儿时就拿出《新华字典》一点一点积累,夜晚读各种书籍,吸取精神食粮,在艰苦的条件下窑洞、炕头认真通读《中国通史简编》,歌德的《浮士德》等如饥似渴吸收知识储备能量。</p> <p class="ql-block"> 听完党课我们参观了村史馆、铁匠铺、习近平下放曾经住居过的知青旧居后在梁家土菜馆吃过小米馒头米饭等为主的工作餐后上了返程的大巴回味无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