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以潜心 “研”以致远——章林小学四月份语文教研活动

智慧兔

<p class="ql-block">  乘着四月的春风,载着春日的暖阳。章林小语人的步伐从未停歇。4月13日上午章林小学语文教研活动如期举行。校长王新刚、教务处邱芬芳副校长和学校的语文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本次活动由学校教务处精心组织,陶翠平主席主持。</p><p class="ql-block"> 本次执教的是三年级李桃红老师的《花钟》和罗冰老师的《田忌赛马》,活动围绕“课堂展示——说课——评课议课”环节展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课堂展示——各具特色🌸</b></p> <p class="ql-block">  东风至,百花齐放,万紫千红。每一道风景都是春天里最好的期待。课堂上的精彩总是老师们最翘首以盼的。</p>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课由李桃红老师授课《花钟》,这一篇课文是统编语文小学三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单元要素紧扣留心观察这个主题。李老师依据课文的教学重难点,教学的过程中设计了三个环节,首先是复习词语,导入新课。然后是整体的感知,理清脉络。在这个环节中她主要通过引导学生找到每一个自然段的关键句来。弄清楚每一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第三个环节就是细读,品味花美。其中主要品读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教学过程中她安排了认识花名、了解花时、感悟花开三个活动。在课文教学的最后,安排了一个课堂练笔,让学生仿照课文中表达鲜花开放的语句,写写他们自己喜欢的花。</p> <p class="ql-block">  罗老师从题入手,突出重点,自主发现,避免了冗长的情节分析,繁琐的提问推进,师教得心应手,内容精要,生学得兴趣盎然,感悟深刻,实现了高效的阅读教学,在其背后,可以看到教师真正把学生当做课堂的主人,体现了课堂的开放性。上课伊始,罗老师用几句简单的话语把学学生带入二千年前的战国时期,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策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体现了学生的自我发现,并在发现中寻求更深刻的学习行为,使课堂教学呈灵动状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教学反思——质疑问难🌸</b></p> <p class="ql-block">  李老师通过今天的教学,她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当中还是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比如在第三个环节的时候评论花美的这个环节后面其实应该安排一个让学生来背诵这个环节,在课堂练笔的环节里面可能给时间给学生时间还不是很多,有的学生还没有能够完全的完成这个步骤。课件制作与课堂的步骤不也吻合,思考在以后的教学中改进。</p><p class="ql-block"> 罗老师觉得自己过于侧重于思维的训练,虽然环环相扣,给了学生很大的思维空间,却忽略了语文朗读的指导与体味,在指导学生朗读两组对话时。若能放慢脚步,多些朗读指导品味,让语文课多些语文味,多些朗读的声音,树立更鲜明的人物形象,也许效果会更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教学研讨——各抒己见🌸</b></p> <p class="ql-block">  三年级的成娇玲老师以自己教学实践上的一些方法,既肯定了李老师课堂中的优点,也关注了课堂中的不足。李老师教态自然大方,非常有亲和力,教学基本功很扎实。课堂中对学生的发言,对学生发言的评价非常及时丰富,使学生都敢想敢说,整堂课以品读写相结合。李老师非常注重培养学生说话写话的能力。比如说让学生带着动作读,体会拟人句能够使句子变得更加生动具体,更有画面感。然后引导学生发现同样是描写花开的样子,作者可以运用不同的语言,使语言表达更加灵动。体会之后,李老师通过她丰富的评价和引导,让学生仿说,以课文的重点句子为依托,润物无声地训练了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通过学生的发言,成老师观察到李老师平时的训练也一定是非常扎实和有效的。孩子们敢想敢说,发言都非常的精彩,让她也深受启发,非常值得学习。这节课在读的方面有自由读,个别读,师生合作读、比较读等。在梳理文章大意的第一自然段大意的时候,李老师用表格的形式呈现出花开的时间以及花开放的样子。使学生学习的思路啊更加清晰,更加简洁明了。</p><p class="ql-block"> 成老师也提出了她的疑惑:本课的重点就是第一自然段,课后是要求背诵第一自然段,仿写第一自然段。李老师把握了这个重点,但在开始学生还没有理解课文意思的时候,就让学生找关键句。即使是学生能看懂这一段的大意,也显得唐突,有难度。</p><p class="ql-block"> 成老师建议:1.应该是先理解,理解完了之后,学生知道这一段讲的是什么内容,再根据意思去找关键去肯定会容易一点。</p><p class="ql-block">2.我们在教学第一自然段的时候有这么多的花,有牵牛花、蔷薇花、午时花、万寿菊、紫茉莉、夜来香还有昙花。教学的时候应该把这些花每一个都呈现一下?让学生认识一下,既有美感,又能让学生印象更深刻。</p><p class="ql-block">3.通过图片来串联,加深学生的印象的话,能完成我们课后的第一个要求,背诵第一自然段,肯定会有帮助。虽然读的形式比较多,感觉读的还不够,因为背的这个前提肯定是要多读理解加多读。</p><p class="ql-block">4.争奇斗艳、欣然怒放这些生词,在随文理解词语,随文识字的环节,三年级的课堂上应该要有体现。</p> <p class="ql-block">  张岚老师欣赏李校长教态的大方,语言的亲切,课堂中学生们参与度高,李老师的在教学时运用课件、板书、表格以及花钟的视频等等。能有效的让学生更深入的去理解课文当中的内容。通过设置情景,营造氛围,激发了学生们的探究,赞美花钟的兴趣和欲望。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以饱满的激情主动的去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中去。实现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激发了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和写作兴趣。让学生学会通过找关键词语来概括段落的大意,了解简单的概括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去找中心句、找关键句。李老师在找的过程中对学生活动的及时适度的评价,在评价中及时的启发和点拨学生,有效地训练了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最后的小练笔描写也很精彩。</p><p class="ql-block"> 罗校长的课使她印象特别深刻,罗校长在教学的时候,重点和难点突出,最让人耳目一新的是在导入的时候用人物图片让学生们对人物进行了解。机智巧妙的语言、提问干净利落。激发了学生们的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课堂师生互动中,老师语言干净利索提问,使得学生在表达的时候也特别的清楚。启发了学生们的思维,指导了思维方向。课堂中能看出学生们的兴趣极高。</p> <p class="ql-block">  五年级的郭继红书记评价了两节课:李老师这篇课文是一篇科普小品文,虽是科普小品文,但是它的语言非常的优美。李老师优雅的教态、亲和力具有这一特质。李老师重点突出了第一段落的教学。不仅运用各种朗读的方式,还有肢体的去感受花儿的美丽,同时也充分的发挥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课堂练笔,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郭书记提出在课件的运用上要熟练、注重同步性。课时的划分要清晰,课中时间的划分要明朗。</p><p class="ql-block"> 年轻的罗老师激情澎湃,教学思路清晰,结构完整,层次性很强,同时给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在完成单元目标思维时,专业性的词语学生难以理解,可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各方面来体现这个人物的性格。能够帮助学生跳出书本拓展思维。</p><p class="ql-block">郭书记从六个方面提出自己的独特的建议:</p><p class="ql-block">第一、强调语文的要素,重视思维单元。</p><p class="ql-block">第二、以观察走进孙膑的内心。</p><p class="ql-block">第三、以献计感受田忌对孙膑的信任。</p><p class="ql-block">第四、以赛马悟出孙膑的不动声色。</p><p class="ql-block">第五、以荐为名来复述整篇课文的内容。</p><p class="ql-block">第六、推荐名著。相信从不同的角度来展现这一篇课文的内容,更加适合孩子的兴趣,探究性更强。</p> <p class="ql-block">  谢红福老师关注了授课老师的教学流程及课堂上的细节:李老师紧扣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借助关键句了概括主要内容,他很赞成成姣玲老师处理的方法 。李老师重点品读第一自然段.抓住描写花的动词的运用,拟人句做表达开展课堂小练笔,值得欣赏。</p><p class="ql-block"> 罗老师的《田忌赛马》条理清晰,通过提示学生人物的神态体会人物的情感,还可以从语言的角度来体会情感和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孙膑的足智多谋。</p> <p class="ql-block">  四年级的石国花老师认为两位老师课值得学习,两位老师的课都紧扣单元要素。李老师<span style="font-size:18px;">的课体现了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课堂氛围。李老师借助关</span>键句概括一段话大意,通过视频的播放,给学生一个直观的感受。研读第一自然段,小练笔的设计值得赞赏。但如果能通过投影展示学生的所写并点评,面向全体学生,指导牲更强。</p><p class="ql-block"> 罗校长的《田忌赛马》是一篇有特点的课文,通过历史故事的学习来研究思维过程,她认为文中三场比赛的顺序应该是体现思维过程指导的重点也是难点。如果呈现不同的出场顺序.整理出产生的不同结果。学生会更清楚,更能起到训练思维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  六年级的张玉珍老师对李老师的《花钟》一课谈了自己听课的感受:</p><p class="ql-block">一、读中悟</p><p class="ql-block"> 《花钟》第一自然段描写尤其美。李老师分别用了自由读、默读、带动作读等多种方法让学生读书,理解“为什么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在教学中着重于学生体会到各和花的美,并读读这种美。</p><p class="ql-block"> 通过两种句式的表达,学生体会到同一意思的不同表达方式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这样就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p><p class="ql-block">二、课件引导</p><p class="ql-block"> 丰富的网络信息知识,构成了一个美纶美幻的语文课堂,而这一切都需要从课堂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本节课课件中优美的图片调动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欣赏日内瓦巨大的自然花钟,这样的教学设计,使课堂流露出一种自然的美。</p><p class="ql-block">三、学法指导</p><p class="ql-block"> 李老师以语言文字的理解与体悟为重点,重视语言训练特别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特点和运用以及课堂小练笔的指导,让学生在语文素养上得到实实在在的发展。</p><p class="ql-block"> 接着评价了罗老师的《田忌赛马》:罗老师教学设计新颖别致;体现解决问题的策略;件现了教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教学的理念;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聪明才智,合作交流中体会运筹帷幄的思想方法。罗老师在教学中突显人文性,还不忘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通过师生合作,交流评价充分到位,给学生充分交流和研讨的时间和空间,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促进了知识的互补互联,使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换位思考,学会了在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专业指导 引领启迪🌸</b></p> <p class="ql-block">  邱校长针对听评课谈了感受并提出要求,她肯定了大家的评课有很多的亮点和特色。</p><p class="ql-block">她指导大家做到:</p><p class="ql-block">1.讲课的老师在讲课之前一定要明确教学的目标。目标够明确,讲课不会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当中,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p><p class="ql-block">2.授课设计时一定有课标做指引。研读课标,对课的内容的取舍,以及教学过程重难点的突破的指导。</p><p class="ql-block">3.每一个在学校来讲课的老师一定要在年级组反复的磨练,年级组的磨练的过程是年级组的综合的体现,年级智慧的体现。讲课的老师一定要有所收获。自己跟自己以前的每一节课进行对照,要有进步,要有提高,要让你的学生有收获,你有收获。</p><p class="ql-block">4.讲后一定要有反思,反思是实践与感悟的进阶。</p><p class="ql-block">5.评课老师要研读课标,研读文本,评课要能够结合课标,结合别人的课堂来进行点评。评课要有重点。要关注课堂中讲课老师指导的方法。要针对自己在课前研读的时候的困惑点和你的思考进行点评。</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走向你的时候,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们整个春天!”邱校长求真务实、潜心为“语”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每一位章林小语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校长寄语——任重道远🌸</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人面桃花相映红,胸有成竹冰化水。</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台上台下深研讨,期待水暖花更艳。</b></p><p class="ql-block"><b> </b>王校长赋诗一首总结活动并以五注重一倡导寄语语文老师:</p><p class="ql-block"> 1.注重读的方式:要在学生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面向全体,引导学生读出意境。</p><p class="ql-block"> 2.注重思维的推进:要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和内化知识后进行情感的表达,思维循序渐进的推入。</p><p class="ql-block"> 3.注重课堂的激励:要关注全体,对学生充分利用鼓励性的评价语。</p><p class="ql-block"> 4.注重提问的精准:教师准备课堂提问时。事先应明确提问要达到的目的,思考“问什么、为何问、何时问、怎样问”,并据此考虑如何设置问题、提出问题,做到深思熟虑,不能随心所欲。</p><p class="ql-block"> 5.注重学科的渗透:教师需要开阔视野,跳出学科界限、将知识融会贯通,根据学生特点设计教学环节。才能使教学与其它学科得到完美的结合。</p><p class="ql-block"> 倡导语文老师整本书阅读的指导,践行阅读,为学科素养奠定牢固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教学如茶,虽有苦涩,细细品位却是满口芳香和甘甜;教学如酒,虽然炽热似火,但也只有醉过方知酒浓。凝望我们的教育事业,那里有语文的百味、有我们成长的脚印、有许多意想不到的生成。</p><p class="ql-block"> “教”以潜心,“研”以致远,在新课程理念、新课标要求的背景下,我们章林小语人会在教研之路上砥砺前行、大胆创新,深化课程主题意义。落实核心素养,为教育赋能!教无涯,研无尽,研前有准备,研中有碰撞,研后有思考。老师们一定会在教学专业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章林教育之花会愈发灿烂!</p><p class="ql-block"> </p> 章林教研2023.4.13

学生

李老师

教学

课堂

老师

自然段

课文

语文

花钟

练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