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银德名师工作室2023年第一次活动

celine

<p class="ql-block"> 人间最美四月天,不负春光与时行。</p> <p class="ql-block">  4月13日,张银德名师工作室2023年第一次教研活动在王城镇小学如期举行。王城镇一至六年级数学教师参加了培训,资山中学副校长文中耀老师莅临指导。</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分四个环节:工作室简介、学员成长汇报、教学展示与交流、主题讲座。</p> 一、工作室简介 <p class="ql-block">  活动伊始,张老师分享了工作室成员们最喜欢的一句话“走一起是缘分,一起走是幸福”。张老师说,“走一起”学习,“一起走”教研,素养导向下,学习的隐喻已经从“获得”转变为“参与”。</p> <p class="ql-block"> 两年来,从理论到实践的共读书籍,让我们明晰了教学的方向和路径。</p> <p class="ql-block">  从枣南到枣北、从乡镇到城区的课堂观摩,让我们开阔了视野。</p> <p class="ql-block">  十几场接地气的讲座,让我们拨开云雾,看到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p> <p class="ql-block">  研修究竟应该给教师留下些什么?李希贵老师说,它不应该是一个简单的结论,也不应该是一种具体的方法,而是一种思维的方式,一种学习的习惯和态度,一种独立思考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  回望两年来的活动经历,参与、建构、表达,既是我们的思维方式,也是我们的行动纲领。百尺竿头思更进,策马扬鞭自奋蹄。2023年,我们将沿着新课标指明的方向和路径前行,深入学习,躬耕实践,将数学学科独特育人价值落地于教学中,让课堂教学更加充满活力!</p> 二、学员成长汇报 <p class="ql-block">  工作室成员龚莉老师从前期工作概述、工作成果展示、后期发展规划三个方面,毫无保留地向大家作了经验介绍。精品课的录制,专业论文的发表,课题报告的撰写,满满的干货,让大家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龚莉老师反复提到“勤能补拙”,这既是她的谦词,也是我们专业成长的重要因素。付出、坚守、勤奋,自己努力破茧,方能幻化成碟。</p> <p class="ql-block">  大课间,参训老师们一起参观了王城镇小的课间操,孩子们纯真无邪的面庞,热情洋溢的舞步,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 三、教学展示与交流 <p class="ql-block">  课例展示环节,工作室成员陈思雨老师为大家带来的是新授课: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乘法分配律》第1课时。</p> <p class="ql-block">  陈老师从复习乘法的意义入手,明确“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利用长方形小纸片拼、摆长方形,引导学生感受乘法分配律的几何意义。</p> <p class="ql-block">  “我的长方形是2×3,他的长方形是3×4,都有因数3,我们两个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一个更大的长方形”,学生在“能拼成更大的长方形,为什么能”“不能拼成更大的长方形,为什么不能”的讨论中,积累感性经验,建构乘法分配律的模型。</p> <p class="ql-block"> 说课、议课环节,大家借助课堂观察表畅所欲言。</p> <p class="ql-block">  资山中学文校长:今天主要是来学习的,第1课时作为起始课,要讲的内容确实很多,时间不够,这也说明单元整体设计对我们一线老师来说确实需要。</p> <p class="ql-block">  高庙小学宋老师:单元整体设计,看理论较多,实际讲课涉及较少,往往是按课本自然单元一讲到底。像今天这样,从意义出发,注重学生学习结果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操作中得到乘法分配律,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素养,确实让我收获很大。</p> <p class="ql-block">  王城镇小黄老师:整体设计很严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让我学习到了,其中有一个学生说“我的长方形可以和别的小组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陈老师应该及时抓住这一生成,问学生“为什么能?”,给这个学生一个说理、表达的机会就更好了。</p> <p class="ql-block">  王城镇小王老师:刚才龚莉老师的精品课展示中,讲到老师的儿童化语言,要亲切自然、生动形象、有趣味,有感情,我们年轻老师还要多打磨自己的课堂用语。</p> <p class="ql-block">  王城中学闫老师:如果只是把乘法分配律当成一种计算题,学生自己尝试计算,也能发现其中的规律,但这只是掌握了结论,没有培养学生像数学家一样思考。陈老师引导学生从拼长方形的过程去分析和迁移,突出思维的过程,削弱计算的过程,体现了素养导向,符合新课标精神。</p> <p class="ql-block">  工作室成员胡老师:拼长方形体现的是乘法分配律的几何意义,除此之外还可以加入一些生活化的情境,比如六一活动买服装,上衣和裤子的搭配等等,用更多模型实现学生的多元表征。当然,这就要在单元整体设计时分配好课时。</p> 四、主题讲座 <p class="ql-block">  “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主题讲座环节,张老师以二十大报告为指导思想,新课程方案为理论指导,新课程标准为教学指南,深入浅出地为我们阐述“素养”就是指能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p> <p class="ql-block">  “像科学家一样思考”这句话为老师们的教作出了最优解,通过教材上的专家结论,建立学生专家思维,实现生活价值。</p> <p class="ql-block">  为做好单元整体设计,张老师带领大家从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开始,从乘法的意义出发,从学生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最初阶段入手,对“乘法分配律”一到六年级前后衔接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准确把握单元目标,以目标统整单元,进行单元整体设计。</p> <p class="ql-block">  一人行速,众人行远。2023年度会议环节,大家分享了近期的共读书目,并对年初上报的活动计划进行了再布置、再交流。</p> <p class="ql-block">  “教”下有路不停歇,“研”里有光致前行。希望未来工作室越办越好!希望各位学员越来越优秀!</p>

长方形

乘法

分配律

老师

学生

工作室

单元

拼成

我们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