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 融 川 行

邵 华

<p class="ql-block">冰川“舌头”的截面。</p> <p class="ql-block">  我在这“篇”里,想讲的是“冰川”。</p> <p class="ql-block">  “冰川”是一个词组,如果拆开了就是两个字:“冰”和“川”</p> <p class="ql-block">  “冰”字的简意是“固态的水”,其熔点为摄氏0度。如果详细讲,那冰就是无色透明的固体。它是由液体的水固化形成的产物,经过冷冻环境凝结而成。是一种自然现象,但也可以人工制造。</p> <p class="ql-block">流动的水。</p> <p class="ql-block">雪融化后的结冰状态。</p> <p class="ql-block">  “川”字之意是河流或水道,没有什么详解。</p> <p class="ql-block">春天的雪,融化的水。</p> <p class="ql-block">碧绿如翠的水。</p> <p class="ql-block">  现在把“冰”和“川”组成一个词 ~“冰川”,顾名思意,就是冰的河流或通道,可以简称为“冰河”。远远望去,就如同一条条静止不动的(实际上是在极其缓慢地移动)的冰河大川!</p> <p class="ql-block">冰川有奔腾而下之势。</p> <p class="ql-block">也有静挂堆涌之态。</p> <p class="ql-block">还有破云穿雾身姿。</p> <p class="ql-block">再有断崖般的高耸。</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国内所见到的冰川,它的“冰”不是一般的由地表水经冷冻结晶而成的,它是自天上飘落的雪花至高寒地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累积推压形成的。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而仅现代冰川所成,就已是历经了几千、几万年、甚至几十万年的“修炼成果!”如果追索冰川的远古历史,那就得回到数亿年前喽!</p> <p class="ql-block">珠穆朗玛雪山。</p> <p class="ql-block">绒布冰川。</p> <p class="ql-block">贡嘎雪山和海螺沟冰川。</p> <p class="ql-block">四姑娘雪山。</p> <p class="ql-block">玉龙雪山。</p> <p class="ql-block">冈仁波齐雪山。</p> <p class="ql-block">雪山下的冰川。</p> <p class="ql-block">白茫雪山。</p> <p class="ql-block">从空中看冰川。</p> <p class="ql-block">宁金康沙雪山(西藏浪卡子县境内)下的冰川。</p> <p class="ql-block">“八一冰川”(青海祁连山)。</p> <p class="ql-block">正在融化的雪。</p> <p class="ql-block">融化的雪再一次结晶。</p> <p class="ql-block">  全球的冰川面积有160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百分之十一。如果以地域分类,南北两极的冰川称为“大陆冰川”,而其他地方的冰川则被称为“山岳冰川”。大陆冰川占了地球冰川面积的百分之九十七,冰量更是占到了百分之九十九!</p> <p class="ql-block">  据统计,中国境内有46298条冰川。面积为59406平方公里,冰储量是5590立方公里,约等于55000多亿立方米。如果全部融为水,足可以装满100多个三峡水库!</p> <p class="ql-block">  据相关介绍,山岳冰川从物理性上又分为“大陆性冰川”和“海洋性冰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梅里雪山的明永冰川,是典型的海洋性冰川。其长度是11.7公里,面积约13平方公里,冰层厚度几十米至几百米不等。她的冰体川之身从海拔5000多米,弯曲起伏延伸至海拔2000多米,据说它是我国纬度和海拔都最低的现代大冰川。</p> <p class="ql-block">明永冰川远景。</p> <p class="ql-block">远距离拍摄(长焦距镜头)。</p> <p class="ql-block">近距离拍摄(广角镜头)。</p> <p class="ql-block">局部特写。</p> <p class="ql-block">  海洋性冰川降水(雪)丰沛,年均可达1000毫米以上。所以她的移动速度相对来说要比大陆性冰川快的多,慢的一年几十米,快的能有上千米!</p> <p class="ql-block">  推涌而下的明永冰川,承载着一个悲壮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1991年,中日联合登山队17人,在攀登梅里雪山主峰时突遇暴雪而全部失踪!7年后的1998年,人们在明永冰川的末端段,发现了登山队员的遗体和遗物。粗略计算,失踪的登山队员们,他们的躯体和物品,被巨大的冰河裹挟着顺川而下,整整走了7年多(平均每年走一公里多),终于又“回到了人间”。对于登山队员们来说,他们“走的”太慢了!可对于冰川的运动速度来讲 ,已经是极为罕见的奇迹了!我想,也许是冰川听到了人们呼唤亲人的哀鸣,也感悟到了人间的悲情; 因而它们加快了顺坡向下的推进速度,把那些悲壮的勇士们送回了“家”!真可谓是:“万物皆有灵,世间满是情”。</p> <p class="ql-block">雪是洁白的,银光耀眼的贡嘎雪山。</p> <p class="ql-block">雪山上的积雪,经过融化、结晶、挤压、运动和摩擦,在顺川而下的过程中,因裹带了岩石和泥土,所以变得“污浊不堪”。特别是海洋性冰川,更是如此。这是贡嘎雪山的海螺沟冰川,从山顶往下,截然不同的颜色,就一目了然地验证了上述论点。</p> <p class="ql-block">这是站在梅里雪山下,斯农冰川的末端上的留影。冰川下是穿流的冰河,故而不提倡随意效仿!因为一旦塌陷,十有八九是人走魂留!</p> <p class="ql-block">  记得有一次,我在明永冰川的景观台拍片子。一双多事的耳朵听到一位导游在向几十位游客“宣讲”:说那冰川上的浊物是因为近年来空气污染造成的!我当时大脑瞬间短路,想来是由于知识的所获高度不同使我缺了氧!不由的感叹到,还是无知者无畏而敢信口开河啊!</p> <p class="ql-block">  冰川是天地之造物,乃大自然神来之功!我只是淡抹数笔,浅述己言,难尽那数百、数千、数万、数十万、数百万、数千万、直至数亿年间的物换星移,风雪无常之景观。</p> <p class="ql-block">壮观的“八一冰川”。</p> <p class="ql-block">洁白的“冰舌”。</p> <p class="ql-block">  公元 2023年 春暖之季 于 京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