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阅读可以改变学生,改变教学,改变学校。”</p><p class="ql-block">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语文素养,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我们来自宁夏灵武市的18位语文老师来到苏州,与全国各地教育同仁相聚苏州盛泽,参加了此次《儿童阅读进校园——走进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教育集团.任务群视域下的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共同欣赏了一次盛大的课堂盛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活动在崔峦老师的精彩讲座下开始了。崔老师给我们讲述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变”与“不变”。崔老师说到:“常识性、规律性的理论不变、语文课程的特点不变、继承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不变”。</p><p class="ql-block"> 接着,崔老师提醒到:语文老师还要坚持“三变”:即第一,课程目标有提升,需要重点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第二,课程内容与组织形式的改变,需要改变原来学习内容少、窄、散的问题,第三,教学思想和教学实施的改变……聆听着崔老师的专业讲解,老师们专心听、认真记。</p> <p class="ql-block"> 紧接着,专家老师们给我们带来了一场盛大的课堂盛宴。</p> 识字《动物儿歌》 <p class="ql-block"> 浙江省特级教师曹爱卫老师为我们带来一年级下册识字课例《动物儿歌》,老师以谈话形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颇受老师们好评:</p><p class="ql-block"> 教学中,曹老师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教学目标不仅全面,而且求精,在教学过程中抓重点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同时也非常重视学生字、词、句的训练。</p><p class="ql-block"> 课堂中通过与学生各种形式互动,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根据文本特点曹老师还将识字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认识虫字旁的字,自主发现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运用形声字的规律尝试猜读“蜈蚣、小虾、蚊子”这些带有虫字旁的形声字,进一步巩固形声字识字的方法。另一部分是认识其他的生字。通过多种识字方法,学生兴趣浓厚,掌握较好,然后接着在其他生字的教学上,采用了同桌合作、归类识字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p><p class="ql-block"> 在教学“迷、造、运”三个生字时,引导学生发现共同点,找准笔画位置,借助小口诀进行有效指导。</p><p class="ql-block"> </p> 《赵州桥》 <p class="ql-block"> 吴江区语文学科带头人黄妹芳老师为我们带来三年级下册《赵州桥》一课。黄老师授课的《赵州桥》,板块设计非常清晰明了。崔老师也强调了语文学习学的就是语言运用,第一板块的设计,学生在提取、整理的基础上,当小导游,介绍赵州桥,就是基于文本的对语言的运用,对日后介绍其他地方也会有所助益。</p><p class="ql-block"> 最后一个板块介绍家乡的桥。学生从课文走出来,回归生活,观察生活中的点滴,积累素材,发展身边的美,对学生的的审美能力也有所提高。读写结合,学生学一课,得一课。黄老师的课为大家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p> 《牧场之国》 <p class="ql-block"> 正高级教师、程开甲小学校长薛法根老师执教的《牧场之国》,薛老师以风趣幽默的语言,抓住重点词句,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通过各个紧密相扣的环节,衔接课后练习,层层深入,让学生体会动、静态描写的表达效果。在理解重点语句后,讲练结合,体现了课堂的高效性。</p> 《动物王国开大会》 <p class="ql-block"> 吴江区教学能手王洁婧老师执教的《动物王国开大会》开启学写通知之旅——学习通知和拓展练习。分别设计了活动:认识通知,发现不同,演一演,读通知、获信息,创设情境口述通知,来实践感受通知作用。</p><p class="ql-block"> 作为任务型设计很值得学习 ,逻辑线(有序)贯穿始终,从感知梳理到学以致用,将语文要素落地!</p> 《蜜蜂》 <p class="ql-block"> 江苏省特级教师胡修喜老师立足单元语文要素,紧扣“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实验结论”这一线索,理清文章结构,同时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将实验过程提炼总结,从而有序表达,说清实验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作者用词的准确,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在交流中思考,在品析中提升,以此感受法布尔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整堂课学练结合,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p> 《为人民服务》 <p class="ql-block"> 江苏省特级教师沈玉芬老师带来的是《为人民服务》一课,这堂课课堂脉络清晰,重点突出;学情把握精准,做到有的放矢;沈老师从方法教授、培养能力、资料拓展、理解内涵四个方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在整个教学过程,做到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同时,沈老师站在语文学科的立场紧扣文体特点,选用恰当的策略搭建支架来展开教师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活动,让学生亲历认识实践的过程,真学真思真成长,有浓浓的语文味,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p> <p class="ql-block"> 最后,沈玉芬老师对今天的六节课进行了评课。并给我们带来精彩一场精彩的讲座——《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教学研究》。</p> <p class="ql-block">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天的研讨结束了,老师们已经迫不及待的要聆听后面几天的视觉盛宴。老师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要落实课标要求,深钻教材,努力实现“语文要素落地,人文主题生根”。希望我们教师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指导能力,为营造“时时能读、处处可读、人人悦读的书香校园共同努力,让书香浸润孩子们的心灵,陪伴他们茁壮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