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临沂优质课所思所学——听课心得

一棵树

<p class="ql-block">  四月天里的这次观课之行令我对教数学又有了不一样的感受,还是感谢街道第一中心校给我这次学习机会现场观摩临沂小数优质课评比活动,抱着学有所获不负此行的态度,尽己所能仔细听认真记,争取有所思有所学,现将几节课中自己浅显地想到的学到的点写下来。</p> <p class="ql-block">  郯城县朱玉伟老师所讲《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里有拆长方体框架这个环节,问至少保留几条棱能确定长方体的样子?学生在动手去拆时借助直观已有样子去想象,留下3条棱后追问这样的三条棱有什么特点?这个地方朱老师明确长宽高的概念,学生明晰后变式练习确定长宽高,并出示了没有相交于一点的长宽高让学生空间想象去找。之后又抛出要拆面至少保留几个面的问题,学生探讨后确定相邻两个面就能确定,这两个面里也有一组长宽高,从本质实质上去看长宽高如何影响长方体大小变化的,除了这点后面习题的设计也凸显了长方体相对棱长相等这一性质的应用。</p> <p class="ql-block">  沂水县李晶老师执教的《怎样通知最快》这节课,讲的时候自己也是先去理解明确表格中出示的:新接到通知的人数、接到通知的学生总数、知道通知的师生总数这三项,课中李老师提到的一个点是感谢没忘了我,也就是老师这一个人,感觉这节课很难让学生学明白,即使借助画图去填表还是有些难度,从一开始逐个通知优化到同时通知感受每个人都不闲着,再让学生上台展示从第一分钟到第三分钟人数的变化,明确谁是第几分钟通知的,后面从表格中找规律聚焦看哪几行,让学生借助数来说在感知数的变化中进行推理。</p> <p class="ql-block">  临沭县高雷老师执教的的《烙饼问题》以同时煮5个鸡蛋导入开始烙饼。课堂中用叮一下代表此面烙熟了,学生也好理解叮几下就是几次就是几个3分钟,从两张饼开始一张一张烙到两张同时烙,找到保证满锅才省时这个点,先研究双数烙饼再探究3张饼怎样烙最省时?第一组展示的是最易想到的同时烙2张再单独烙1张,高老师巧妙指出烙第3张时这半边锅烫不烫?没有满锅省时间吗?第二组展示交换烙这一方法,借助PPT再动态展示这一过程再让学生摆。关键在于2号饼烙完正面后放下烙3号饼正面,这一交换对方法进行了优化。课后面探究单数双数如何烙后探寻饼数与最少次数的关系,发现并理解烙饼其实是烙面。</p> <p class="ql-block">  市直刘洋老师与平邑邱春玲老师执教的都是《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这一课,不同教学设计里都有能学到的地方。刘洋老师课上和学生先关注研究不能围成三角形的作品,让两个端点不断靠近,怎样都不能连接到一起,让学生发现两条短的加起来比下面长的还是太短了围不成三角形,再通过观察围成的三角形都是上面两条短线段的和大于下面长线段,列出算式7+9>10,通过以上动手操作发现:两短边的和大于长边这一结论,再借助补充算式引出任意得到新发现: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两个结论是相互辅证的。邱春玲老师是先从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出发,在三角形推理出来a+b>c,b+c>a,a+c&gt;b,猜想出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都大于第三边,从而去想去验证是不是任意的,抛出这一问题:刚才研究的三角形能有三个算式?这里一组算式就能吗?只写一组就能看出吗?并借助尺规作图进行讲解,找到判断三角形简单的方法。</p> <p class="ql-block">  河东区王海玲老师执教的《小数的意义》这一课,从最开始数整数是怎样数的出发,唤起学生对之前所学十进制不断满十进一的感觉,引出整数可以数小数可以数吗?学生在线段与正方形中表示0.3后,提出关键性问题:为什么平均分成10份,而不是其它份数呢?因为只有平均分成10份,1份才是0.1,取三份才是0.3。这个地方我想的要想取三份,分成其它份数一份就不是0.1,就不能取三份。之后讲到把0.1平均分成10份,得到每一份是0.01,问明明分成了10份,你们为什么说是1/100?因为这个0.1分成10份,这个……一共有10个10份,就相当于把1分成了100份。课最后从小数又回到整数找出之间的联系,1这个数最不可少,不断满十进一数整数,不断平均分十份数小数,都是数计数单位的个数,然后累加成数。</p> <p class="ql-block">  先写到这节课,难以想象每位老师在每节课背后所付出的心血,如何对这一节数学课不断打磨打磨,这次学习让我对课是什么样的、怎么上的、得体现什么有了一点意识,同一节课都是这一重难点怎么去设计怎么去突破的,最后达到的程度。要学得还是太多了,得一点点积累,小学数学这广阔天地自己还处于小小一角,今后的时间还是得不断学习。</p>

学生

老师

三角形

长方体

算式

平均分

借助

通知

小数

长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