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长城——临海古城墙(2)

周英年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1、临海城墙从靖越门走起</div> 离开台州府城墙博物馆后,打算从靖越门出发,按照顺时针方向走城墙,在城墙上走、到城墙下看,把临海古城墙走个遍。 登上兴善门旁边的巾山,白天看兴善门城墙上游人还不少。 因为兴善门到靖越门段城墙正在维修施工,我在山腰上往靖越门方向拍照,看到山脚下的城墙、马面及城外宽阔的护城河——灵江。穿过一个门洞来到城外,前面就是靖越门。 靖越门位于城东南,依巾山近灵江。该门是台州府城墙遗留的四个老城门之一。 靖越门朝南开,原来城门上有城楼叫做靖越楼,城门与城楼命名都是靖越,意在强调筑城抗敌,保家卫国,让老百姓更好地过上平安的生活。 进入城门洞发现中间有一个天井,昨天晚上夜游城墙时,看到兴善门和镇宁门城台上也有这样的天窗,因为天比较黑从上往下看没看清楚,不知道这天窗有什么作用。 现在从下往上看,在门台中间有一个透天的长方形空洞,当地研究者称之为“天窗”。为防止洪水入城,木门必须高于拱券才能有效挡水,也便于木门的安装和开闭。 若整个门洞都采取拱券砌法,则凶猛的洪水来时,门券内的木门有可能被冲垮。筑城者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后,从实际出发,把门券分为前后两段,中间采取直上砌筑,故而顶上留下这一长方形空间——“天窗”。 古时各城门均建有城楼,“天窗”被城楼楼板覆盖。现在城台上的城楼没了,这天窗或天井就显示出来了。这种“天窗”在其它地方城墙都没见过。 靖越门有外瓮城,又称“月城”,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一年。其主要功能为军事防御,因台州府城常受洪水侵袭,为减轻洪水的冲力,故其外侧建成半圆形。 瓮城东西两边各开一个门,瓮城内空间还是很大的。 瓮城门洞结构内大外小,内高外低,门洞内有闸槽,放下闸门起军事防御瓮中捉鳖和阻挡洪水作用。 从靖越门往东走不远,在灵江大桥路口是城墙的断面。 回头往兴善门方向走,在这段城墙下面行走,用手机拍几张城墙外侧的马面,还有中津古渡照片。 走不远就到了兴善门,兴善门建于宋代,位于台州府城南侧、巾山西侧,接中津古渡。 昨晚看了兴善门的夜景,今天白天再到瓮城里仔细看看。 兴善门西侧后开了一个较大的城门,便于车辆和行人通行。城门里面就是历史文化名街紫阳街。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2、兴善门-镇宁门-望江门</div>从台州府城墙地图上看,东面有崇和门,不过两边城墙缺失;南面依次是靖越门、兴善门和镇宁门;西面有望江门、朝天门;西北面在山脊上建有8个敌台,东北处有揽胜门,下面是东湖。灵江在城南、城西流过。 昨晚在城墙上行走,从兴善门到镇宁门看了夜景,今晚在城下行走,欣赏这一段城墙夜景。 台州府城墙夜景最美处就在兴善门,这里城墙山下灯笼高挂,旗帜飘扬,大红春联贴在城门两边,就像正月十五元宵节灯会的氛围。 经过一个马面就到了镇宁门。 镇宁门位于城正南,南际灵江,北通州治,俗称“大南门”。镇宁门的涵义是让老百姓的生活有一个安定又宁静的家园。该门也是台州府城墙保留下来的四个古城门之一,城门内建有天窗,城门外有半圆形的瓮城。 镇宁门上原有城楼叫神秀楼,希望把府城和百姓家园建设得神奇而秀美,让人看了神往。 城门匾额“丽正化成”,出自《周易·离卦》:“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这四个字是清雍正乙卯年,由台州知府题写。 离开镇宁门向望江门行走,这里城墙下面有长长的平台叫做捍城,可使外城墙基础更加坚固。 这里城墙上的石匾写着“古丰泰门”,丰泰门位于城西南角,两面靠近灵江。丰泰门上原来还有城楼霞标楼,寓意着台州地方物产丰富,百姓生活多姿多彩。如今丰泰门和城楼都不存在了。 丰泰门城墙下面有捍城,路边树上开满了白色的梨花。 快到望江门时,看到突出在城墙外的马面不是方方正正的,而是一面是弧形另一面是平直的,就像四分之一圆柱,非常少见。经过了解原来古人为了减少洪水的冲阻力,临江马面的上游迎水面一概做成斜面或弧面。 这种半方半弧或半方半斜的马面形制,在全国绝无仅有。对此,多次到过临海的古建筑与长城学权威罗哲文先生有过一段扼要的描述:“为了防洪,特意把墙台的迎水一面修筑成半圆弧形,以利水流通顺,保护城墙的安全,可称得上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全国罕见”。 望江门是1984年以来,台州市政府于西城中段新辟的城门,前面就是望江门的城楼,从兴善门到望江门城墙下的夜游到此结束。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3、望江门-朝天门</div><div>白天我就来过临海古城西门望江门,高大的门上所建城楼叫平海楼。望江门的开辟,成了城西望江揽胜之地。</div> 从望江门走到朝天门才有登城口,所以要继续向北走到几百米朝天门。 登上城墙后再回走,到望江门城楼上看江景。途中在城墙的一个马面上见到炮台架有古炮一尊,人称“大将军”。此炮长近三米,重约数千斤,炮身有铭文“644”及西文字样,原为郑成功收复台湾时从荷兰人手手中缴获。清顺治年间,郑成功所部第三次攻击台州时遇“飓风”沉船。此炮为清军捞获后一直保存临海。 平海楼上有一个古代文物展示厅。 站在城楼上向西观看,宽阔的灵江之上一座大桥正在施工。 还是回到朝天门,仔细欣赏一下台州府城墙保留下来的第四座古城门。前三个古城门分别是:靖越门、兴善门和镇宁门。 朝天门位于城西北角,西临灵江,北倚龙顾山,是一道天然雄关,俗称“西门”。朝天门上原有城楼叫兴公楼,城门取名为朝天,是凭借龙顾山的天险,体现雄伟壮美;城门兴公楼的取名,是为了兴盛公益事业,造福古城老百姓,让老百姓永远铭记在心。 城门的门券中间有两扇木门,上面同样开有天窗。 在城墙上面看“天窗”之处,为了游客安全砌了一圈围挡。从上往下能够看到来往的行人。 朝天门也有半圆形的外瓮城。 在外瓮城南面的门洞看过去,朝天门、北面的门洞遗迹城墙上的敌台同框非常壮观。 在城墙上看外瓮城又是一种景象。 前面就是城北龙顾山上的城墙和八个敌台,我将真正开始攀登江南的长城。<div>下一篇将介绍临海城墙西北段,看看华北地区明城墙的样板,戚继光发明的在山脊上建一个个双层空心敌台,敬请期待。</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