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风十里教研路,名家引航辟新篇。为深入学习新课标理念,探索指向核心素养的“新课标 新课堂”教学样态,吸收新的教学观念,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真正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持续推进“三名”工程建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经研究,决定于4月14日举办全街道外出学习教师的汇报暨冯凯名师工作室课堂教学研讨活动。街道第一中心校胡校长全程参与,本次活动由教研室冯凯主任主持。</p> 议程一:汇报课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课是由冯凯名师工作室成员陈苗苗老师执教的《认识速度》一课,课堂氛围轻松愉快。</p> <p class="ql-block"> 首先陈老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你知道速度吗?紧接着呈现3份材料,得出速度的两种模样:1.时间相同比距离,距离长的比较快。2.距离相同比时间,时间少的比较快。</p><p class="ql-block"> 接着在学生经历时间和路程相等的情况下比较速度后,引入了时间和路程都不相等的情境,得出速度的两种表达:一个时间单位的距离;一个距离单位的时间。</p> <p class="ql-block"> 最后,陈老师又带领学生回到生活得出结论:目前国际通用的速度采用一个单位时间的距离,并通过如何得到单位间的距离和简写形式加以练习,经历活明白,想明白再到学明白的过程。真正做到了学生为主体,师心中有纲,自信耐心波澜不惊,真正经历了知识建构的过程,会思考会表达。</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由二小孙述霞老师执教的《乘法分配律》,这是一节从学生角度出发,尊重学生学情的一节真实的课堂。</p><p class="ql-block"> 课的开始,孙老师先抛出三个问题,让学生任选一个问题进行解答,同时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大胆写在黑板上,不论学生的答案对与错,老师都没有急于否决,而是让学生自己慢慢找出问题,修正自己的想法。</p> <p class="ql-block"> 接着,孙老师通过让孩子们观察算式,不断询问“有感觉吗?” 、“感觉对了吗?”,引导学生感受规律,走向建模。由前三个解决问题列出的等式,引导学生找感觉,孙老师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展示在黑板上,直到黑板上没有多余的空隙。像“这样的答案一辈子也写不完”,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或一个算式总结出来。孙老师的课堂轻松而细腻,学生不必坐姿端正,甚至可以随意走向讲台,但学生们一定是在思考的,在互相感染中充分交换意见和想法。</p> 议程二:说课 <p class="ql-block"> 走出去,带进来,更新理念,结合实际,两位老师也分别就自己执教的课分享了自己的见解,向与会教师传达了授课名师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引领大家从名师的课程和讲座中汲取智慧的精华,恰当地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有效促进自我课堂的提升。</p> <p class="ql-block"> 同时,街道四小王家宏主任结合四小的“生本+趣味”课堂向大家传授了生本课堂的实践经验。他指出如果说刚开始的生本课堂是“摸着石头过河,心里没底”,那么经过一段时间的推进,老师们开始在课堂上主动“寻变” ,课堂上敢于放手,学生的生成多了,课堂上探究味更浓了,小组合作学习不再流于形式而是有更多思维碰撞了,真正做到教师居幕后,学生站在课堂正中央。</p> 议程三:报告 <p class="ql-block"> 教研室冯凯主任以“新课标理念下课堂新样态探索”为主题作报告。</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首先冯主任与全体数学教师回顾“和美课堂”中九位名师的课堂,与老师们交流自己的所看、所思、所想,点出在日常教学课堂中要以问题为导向,加强对话交流。</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冯主任从我们身边的名师出发,从“名师是如何成长、名师具有哪些特质、名师的成长环境、名师的成长路径、名师发挥了哪些作用”这五个方面激励大家向名师学习!共同成长!</p> <p class="ql-block"> 整个活动过程中,每位老师都非常用心的倾听、积极思考,认真记录。</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对于提高老师教学业务能力,加强课堂教学研究,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今后,街道第一中心校将继续采用“走出去,学回来,传出去”的形式开展交流活动,助力实现高质量教学。</p><p class="ql-block"> 冯凯名师工作室也将进一步发挥工作室的示范、辐射、引领作用,积极配合教研室为全街道教师搭建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理念、独立钻研教材、解读课程标准和驾驭课堂等多方面综合素质的平台。</p> <p class="ql-block">撰稿:赵冉</p><p class="ql-block">审阅:冯凯、类延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