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玉经磨琢多成器,剑拔沈埋更倚天”。为了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稳而快地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扎实开展好课堂教学,加强“教-学-评一致性“高效课堂的研究,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策略,2023年4月13日,海口市丘浚学校特别邀请海南省教育培训院关心凤主任为我校语文科组全体教师做培训。前来听取本次教研培训的人员有谭贞杰校长、林小青副校长、徐海燕教导及全体语文教师。</p> 徐海燕教导主持 <p class="ql-block"> 关主任从选题背景、研究基础、实践设计三大方面开展今天的活动。</p> 一、选题背景 <p class="ql-block"> 义务教育阶段中学科目标从双基到三维再到核心素养的变迁,让我们老师重视了核心素养,而关主任认为大概念视域下的“学教评一致”是发展每一个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而概念是构成科学理论知识体系的基本单位,是最基本的科学理论知识。任何学科的所有知识,都是由很多的概念一点一点搭建起来的。学习任何知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搞清楚它所有的基础概念。 所以,培训伊始,关主任便让老师们了解了大概念内涵。</p> <p class="ql-block"> 什么是大概念</p> <p class="ql-block">1、大概念就是大主题、大任务、大观念、重要内容。</p><p class="ql-block">2、大概念是学科观念、学科思维、学科方法等。</p><p class="ql-block">3、大概念是一条红线,能整大概念 合串联知识,让其结构化。</p> 二、研究基础 <p class="ql-block"> 老师们了解了大概念的内涵后,接着,关主任让老师们了解到学教评的来源以及什么是学教评!</p> <p class="ql-block"> 学教评的来源</p> <p class="ql-block"> 20世纪40年代,美国教育学者泰勒首次提出教育评价的概念,认为要根据目标来评价教学效果。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等人创建教育目标分类学,试图建立评价与目标的一致性。20世纪70年代,布卢姆创立“掌握学习”教学模式,重视及时反馈等形成性评价,将教学与评价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20世纪80年代以后,“学教评”一致性的研究受到进一步关注,“学教评”一致性的教学理念逐步确立、传播及推广。</p> <p class="ql-block"> 学教评一致概念的内涵</p> <p class="ql-block"> “学”——学习目标</p><p class="ql-block"> “评”——评估任务</p><p class="ql-block"> “教”——教学活动</p><p class="ql-block">学教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p><p class="ql-block">1、学习目标——确定预期结果。</p><p class="ql-block">2、评估任务——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p><p class="ql-block">3、教学活动——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p><p class="ql-block">学教评一致性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p><p class="ql-block">1、学习中心</p><p class="ql-block">2、基于标准</p><p class="ql-block">3、目标达成</p><p class="ql-block">4、学教评一致</p><p class="ql-block"> 关主任从学习目标、评估任务、教学活动三个方面让老师们了解“学教评一致”的概念内涵。</p> 三、实践设计 <p class="ql-block"> 以往的教学设计关注教,忽视学;关注内容,忽视目标。那么如何做到“教有目标”呢?关主任指出,学习目标的确立首先要依据课程标准,从课标、教材、学情进行分析。我们何以证明目标的实现呢?这就需要评价。所以学习目标精准定位后,第二步就是依据学习目标确定合适的评估任务。最后要把握好学情,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研究学生的认知原点,以免让学习目标偏离方向。</p> <p class="ql-block"> 通过本次培训,教师对“教-学-评一致性”的设计与实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课堂教学从始于教学走向逆向思考,评价任务从随心所欲走向理性导航,教学活动从低效烦琐走向有序开放,对学习信息从熟视无睹走向深度关切。学校将继续深入开展教研活动,通过教研活动让每位教师的专业成长得到更大的提升。</p> <p class="ql-block">策划:教务处</p><p class="ql-block">执行:语文科组</p><p class="ql-block">拍照:张鑫</p><p class="ql-block">编辑:梁小玉</p><p class="ql-block">审核:符丹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