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字:海泉</p><p class="ql-block">图片:选自网络</p><p class="ql-block">配曲:岁月的致意</p> <p class="ql-block">“背背子”(bēibèizi)一词是我下乡插队后才听说的,是不是当地方言,也不得而知。实际上这是一项农活,就是靠人力背把收割的庄稼从地里背回来。</p><p class="ql-block">我插队的兴县进德村在晋西北吕梁山大山深处,那里地势起伏高低不平,山高坡陡,地阔人稀,交通不便,人们运输货物不是靠牲口驮就是靠人背。去远的地方可以用牲口驮,而近的地方则以人“背”为主要运输方式。山间小路,窄而陡,不用说小平车派不上用场,就是人走也只可单人通行。背上东西走山路方便快捷,累了往土圪塄上一放,或往土崖上一靠就能歇一歇,要是担的话就没那么方便了,山路上有时连个放担子的平地方也没有,再说担上东西走羊肠小道也不行,东碰西碰的,不方便也危险,所以一切东西就靠人背了。</p><p class="ql-block">背笼是每个社员必备的农具。柠条编的背笼,扁状的,能装个七八十斤,用麻绳一套,往两个肩膀上一挂就行,也挺方便的。</p><p class="ql-block">需要背的东西很多。春天,要种地了,粪要靠人往地里背;夏天,春小麦成熟了要由人背回村;秋天,秋粮收割后更需要人背回来。各家各户分的山药蛋(土豆)、胡萝卜、玉米都是一筐一筐的用背笼背回村放入地窖存储,山药蛋一直吃到春播以后。就连烧火用的柴和煤也得人背回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煤炭是十分笨重的东西,若要运输,人们自然会想到车。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社员家中都没有牲口,更没有车,而生产队饲养的牲口也没几头,忙不过来。多数人都是在买到煤炭后用脊背背着步行十几里回家的,行走在陡峭崎岖的盘山小路上,是现在的人难以想象的。</p><p class="ql-block">知青的集体食堂烧煤,一般都是由大队派人拉着牲口运回来。但有时候队里的牲口忙于别的活计调配不过来,就只能由我们自己去买煤再背运回来。</p><p class="ql-block">小煤矿在弓角地村,离我们村大约十几里路,但中途要翻越一座山。二十个知道每人一只背笼,背着五、六十斤重的煤块儿,弓着腰行走在陡峭崎岖的羊肠小道上。我的汗水湿透了衣服,汗珠滴落在地上,双肩勒得生疼,走一会儿歇一会儿。如果说背着煤炭走平路,感觉到的是肩背被拉扯得下沉,那爬坡上山就不止是肩背被拉扯得下沉了,双腿发软还不断地颤抖。一步一步缓慢向上爬,一个弯一个弯地转,气越来越急促,汗滴得越来越勤,背上的煤炭也越来越沉。不时找个土圪塄歇一歇,可越歇腿越软,越歇气越懒得走。抬眼上望,山路却弯来弯去,杳无尽头。真想一屁股坐下不走了,但看到大家都在咬着牙,坚持着,在前面走着,自己也不能落下,便努着劲,跟上大家,勉强把煤背回村中。卸下背笼,大家一屁股就地坐在院子地上,身子像散了驾,谁也不想再多说一句话。这么长距离的背行我是头一次,而社员们却常年如此,我不禁感叹,他们是多么不容易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村里的平地稀缺,庄稼几乎都是种在山坡梁峁上,山凹沟底里,或是修整的层层梯田中,地头离村子远的可达5、6里路。</p><p class="ql-block">开荒种地是农民的本性。也难怪,没有土地,何来温饱与生命,土地就是他们心中的神灵。下种、浇水、除草、施肥,人们以虔诚的姿势,亲近泥土,哄着庄稼,似乎庄稼才乐于生长。秋来,一把镰刀,一个背笼,一条粗麻绳,伴随着人们弯弓的身影。</p><p class="ql-block">秋收时节,一天三出勤,即在清晨早饭前、上下午、晚饭后的三个时间段出工劳动,称为“三出勤”。白天社员们割高梁、谷子、挽黑豆、收玉米。在村子近处劳动,中午可以回到村中吃饭,饭后再接着干,而在距离较远的山上劳动,中午就不能回来,有时候要自带上干粮,中午饿了凑合吃点儿;有时会有专人把饭送到地头,让人们吃到热饭菜,饭后继续劳动,直到太阳落山,才收工。吃完晚饭还得上山再背一、二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村里种植的主要是高粱、谷子、玉米、豆类、油料(胡麻、黄芥)等作物。</p><p class="ql-block">白天社员们上山收割各种农作物,然后就地捆扎打捆儿,分散堆放在地里,收工回来每人背上一捆,带回到场院中。劳作了一天的人们,已精疲力尽,肚子也在咕咕地叫,累得连话都不想说了,但还是大大地背一背,尽管又饿又累,心里却是甜的,受了一年了,不就是为了个好收成吗?每天早晨或晚上再专门组织人们去背。</p><p class="ql-block">党支部委员孙三儿同志,年纪约四、五十岁,一条腿患有脉管炎,走路一瘸一拐,但仍然带领我们一起劳动。腿实在难受了就用自己的双手来回捶打,以缓解病痛。老孙每天都是很快吃完饭,稍微歇歇,便大声吼喊着”动弹咯喽”、“背咯喽”,招呼人们出工、下地,他好像个铁人,不知疲倦。老孙的精神着实让我感动,也成为大家的榜样,有了这样的带头人,谁也不好意思再偷懒、耍奸了。</p><p class="ql-block">来到田间,要先把背绳从中折成∧字型平铺在地面上,再把先前已捆扎好的谷子或高梁或豆类等作物横放在背绳上面,然后将绳子的两端由下向上,穿过庄稼顶部的环形套,再折返过来,把庄稼捆好。绳子捆的不能太紧也不可太松,得留有适当空隙,以便把双肩套进绳子里。接下来,背秋的人要背对捆扎好的庄稼,或蹲或坐在地上,用背绳套住双肩,试试松紧程度,用力站起,再试试是否平稳,然后缓步前行,背回场院。社员们把“背背子”这种农活也称为“背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背秋很辛苦。背着百拾来斤的一背庄稼,远的得走几里路。社员们的背绳大都使用多年了,变得不那么硬了,比较柔软,有的是用牛皮做成的,更软一些,背起庄稼来少些痛苦。我们知青的背绳都用的时间不长,粗硬的麻绳勒的双肩生疼,再加上穿的衣服少,几天下来,便勒出了血印,磨破了皮肤,使人疼痛难忍。但大家都强忍着、坚持着……。</p><p class="ql-block">背秋也是对知青们行走山路能力的考验,背着有一米多近两米宽、高度超过头顶的庄稼,走在坡陡路窄的山边小路,只能面对山坡,庄稼整个悬在沟沿外,侧身一步一步挪移,一脚踩空就滚到沟底了。有一天我那天从山上下来,眼看只剩下最后一个坡道就到山下了,不想脚下打滑,一下摔倒在地上,幸好路边有几棵小树,挂住了背的庄稼,人才没有继续下滑,后边的人赶快把我扶起,帮我把背子整理后,继续往山下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艰辛的劳作让我们对“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我想,社员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成熟的果实,更是收获的喜悦,是生活的希望,背回的是整个秋天。</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谢谢赏阅!</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