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4月9日癸卯年丙辰月丁酉日,市金摇篮幼儿园多功能厅,一场高度浓缩传统文化和养生智慧的《黄帝内经实证*内训之八》课如约开启。黄老文化传承人恒生老师揭秘了清明的真实含义以及“天气”与“地气”“八风九宫”等诸多易经风水背后的医道原理!让人如梦初醒焕然新生!</p> <p class="ql-block"> 清明时节,木气入土,祭祖扫墓,实是要人和祖先连根,慎终追远薪火相传。</p> <p class="ql-block"> 从清明讲到24节气,什么是节气?节是节!气是气!一气周流合宇宙,一气在天地之间从冬至开始慢慢演化成24节气。24节气对应在太极图一周24个不同的点,每一个点代表太阳移动轨迹,太阳移动到不同位置产生不同的节气,节气其实正是太阳运行的轨迹。由于节气是每六个部分形成一个极限,所以对应一年四季就是24节气,其后就有了阴阳四象。</p> <p class="ql-block"> 经老师循循善诱,从传统节气“清明节”进一步明白了天地运行法则是易经产生的原理,明白了易经与黄老文化密不可分的本源联系,其中不只包括人文与道德,更是源自于对自然科学的记录。脱离黄帝内经的易学终是难以探讨究竟。</p> <p class="ql-block"> 《上经》曰: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此之谓也。何为“天气”?何为“地气”?天气在《黄帝内经》第三篇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为什么把生气放在第三篇?三七合十透玄关!黄帝内经每一个篇目背后都藏有玄机。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p> <p class="ql-block"> 现在这个时代最贵的就是健康。正气不存,杂病丛生。百病生于气,一气周流好了,就不会生病。恒生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竭尽全力推广黄老文化,就是想让有缘人在自身受益的同时惠及更多的人,传播给更多的人。 </p> <p class="ql-block"> 提携天地,把握阴阳;和于阴阳,逆从阴阳。处天地之合,处八风之理等,顺着天地的规律来合拍,与天地合一,与天地同频,正是我们学习黄帝内经的目的和意义。</p> <p class="ql-block"> 为了便于大家学习黄帝内经,老师把课程梳理成六大版块:一气周流合宇宙、阴阳四象演太极、五行六经循天地、八风九宫出河洛、三七合十透玄关、骨正筋柔妙手春。把六大版块以简易的形式提炼成歌谣口诀,一气周流《正气歌》《百字碑》,阴阳四象《阴阳瑶》《四象歌》,五行六经《五行歌》《六气歌》,《八风九宫歌》等等,让课程深入浅出又提纲挈领,真是大道至简!易学、易记、易懂、易用!学习传统文化,师承太重要了!</p> <p class="ql-block"> 老师专门用气韵吟诵现场教歌谣口诀,为什么称为气韵吟诵?一部分学员在吟诵一段时间之后出现了很多变化,头发也变黑变多了,气色变好了。为什么?气血通畅了!吟诗是发挥着药的功能,是养生的方式和技能,音乐是最好的药。字字入丹田,声声通经络,才会产生真正的受益!抑扬顿挫之间身心颐养岂不美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