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4月13日下午,根据工作室安排,我在商都二中讲了精品展示课《学写读后感》——部编教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写作训练。</p><p class="ql-block"> 这一单元阅读篇目,均为古诗文,虽然没有一篇是读后感,但都可以作为我们写作读后感的阅读材料。同时,写读后感可以加深对原作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因而,我把目标锁定在了《小石潭记》上,以此为例,教学生初步掌握读后感的基本要求和写法,培养学生提炼感点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在大型活动中挑战作文课,总体感觉还是有优点的。</p><p class="ql-block"> 借外力,内化自己。学生怕写作文,其实老师也怕上作文课,至少这是我的真实处境。每次作文课,自己总是使尽浑身解数想让学生学写法,但每次都是我讲的方法与学生写出来的内容两张皮。这次作文备课前,我参考了好多优秀的教学设计案例,也听了不少课堂实录,但是始终理不出自己授课的思路。于是,我一遍遍地研读教材,最终,受教材里提供的“《小石潭记》读后感提纲”的启发,想到了以《小石潭记》为例来设计这次教学。</p><p class="ql-block"> 不怯场,亲和力强。这次借的班是二中魏瑞芬老师的重点班,我特意提前到录播室,打算课前十分钟见见学生,唠唠嗑缩小学生与我之间的距离感。但上课前两分钟,学生才陆陆续续地来了,齐背了《小石潭记》之后,课堂便在我的问、学生的答中不紧不慢地拉开了帷幕。我诚恳地引导、学生积极地配合,我们彼此之间建立了亲近感与信任感,整个课堂给老师们比较舒服的感觉,自己授课也比较得心应手。</p><p class="ql-block"> 慢节奏,提高效率。一直以来,自己似乎总是被教学设计牵着鼻子走,生怕设计的内容讲不完。于是,课堂上的我比学生还着急,严重的时候,用敲桌子、瞪眼睛来形容自己一点儿都不过分。这节课,我明知道节奏慢了,可能完不成教学任务。但我还是慢慢的、一步一步讲,该学生完成的,我绝不替代或包办。结果,课堂效果比我预想得要好很多。不少学生不但掌握了理论知识,而且动笔找出了《桃花源记》的感点,恰当引述了原文,也适时联系了阅读、联系了自己的生活实际。</p><p class="ql-block"> 明素养,落实课标。新课标落地后,我一直在努力研读,但始终不能够透彻地理解与运用。但是杨校长对我课堂的点评,让我豁然开朗。他说我的这节课语文核心素养体现特别到位——课堂上,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经验,理解、欣赏和初步评价经典名篇《桃花源记》,本身就丰富了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很好地体现了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可以说,学生在老师设计的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很好地体现了核心素养。</p><p class="ql-block"> 学写作,奠基中考。2022年包头中考题除了50分的大小作文外,阅读理解中需要学生用成段文字表达的题所占分值高达17分。而我们的学生,大多数写作能力偏弱,无思路、无方法,跟着感觉写、写到哪儿算哪儿……这种大背景下,教学生写作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这种做法固然束缚或限制了学生的思路,但比起“不能写、不敢写、不会写”,这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做法。不过,下次再上这节课,我会降低难度,放手让学生从文中找自己感触深的地方,用简短的语句提炼感点。</p> <p class="ql-block"> 当然,这节课遗憾也不少。</p><p class="ql-block"> 教师理论讲得多学生练笔时间少。我少讲点儿,怕学生听不懂;学生听不懂,我怕他们动不了笔,这样的思想作怪,导致课堂留给学生写作的时间仅有13分钟。不过,200字的要求,在降低难度的基础上,大多数学生还是能够按时完成的。可惜,课上只展读了一位同学的作品。</p><p class="ql-block"> 难点突破得不好。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提炼感点的能力”,以《小石潭记》为例讲读后感的写作,我对《小石潭记》感点的提炼引导得比较多。当堂小练笔时,对《桃花源记》感点的寻找,我引导得偏少,甚至是直接大屏幕给出,而没有带着学生去找,或者没有给学生时间自己去找。所以,基础差的学生动笔写的时候可能还是会感到没办法下手。</p> <p class="ql-block">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认的教学难点,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书写能力,同时还能不断提升学生思维能力。这些能力正是语文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与能力。因此,写作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今后,我会继续摸索写作教学,争取教给学生更多的是“渔”而不是“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