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作文教学,静待习作花开——高青县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研讨会

A*陌上花开*

<p class="ql-block">  四月春光浓似酒,好“语”逢春乃发生。</p><p class="ql-block"> 为交流写作教学经验,提高写作教学水平,高青县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研讨会于4月13日在高青县实验中学召开。</p> <p class="ql-block">  本次研讨会呈现了三节不同课型的作文指导课。</p> <p class="ql-block">  高青县第四中学的隋倩倩老师展示的是写前指导作文课——“让真情自然流露”。隋老师在上课起始创设情境:今年的母亲节让我们写一篇《我妈妈真的很棒》作为礼物送给自己的妈妈。又和学生一起朗诵学生自己创作的诗歌,在读绘本中充分感知“妈妈”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  随后,隋老师采用“多形象”构思表和“单形象”构思表,提供给学会组织素材的抓手,丰富学生对妈妈的情感。一股真情流淌在学生的心里,也流淌在听课老师们的心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高青县第三中学张建兵老师展示了一节作文评改课——“写出人物精神”。张老师从学生写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出发,以课文为例,让学生发现所选择的事例不能体现自己所要表现的人物精神。</p> <p class="ql-block">  张老师以一篇学生的作文为例,探究所选的事例能不能表现小作者对环卫工人的敬佩,应该通过怎样的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形象。在张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关注到了细微之处,人物精神也立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  高青县实验中学邵璐老师展示的是一节写作过程指导课——“学写读后感”。邵老师在与学生轻松愉快的交流中,首先让学生明白了什么是读后感中的“议”。又在巧妙的活动中让学生提炼“议”什么,如何“议”。</p> <p class="ql-block">  邵老师的每个环节贴着学生走,在结构和语言两方面提供给学生学写“议”的支架。评价量表的合理使用让学生在原文和改文的对比中,发现自己的成长。邵老师在点评学生的病文修改时也紧扣学习目标,真正的做到了“让感想之花盛开”。</p> <p class="ql-block">  课后,各校老师在讨论中,交流了自己的收获,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如何让真情在学生的心里自然流淌”“如何指导学会关注细节”“如何让作文指导课更行之有效”……</p> <p class="ql-block">  高青县第六中学副校长谷纪艳老师、高青县实验中学吕茂峰老师为我们答疑解惑。</p> <p class="ql-block">  谷老师说:“三位老师都恰当的选择了相应的路径指导学生的作文教学,但选择的支架略有不同,支架精当的,落点低的,指导细致的,学生的成长也就看得出来。”谷老师还提出要细化评价量表,促进学生的将学生的思维过程可视化,给学生提供有用的写作支架,使学生有据可依,有法可循,能够提高学生升格作文的效率,给学生以更多的成就感。</p> <p class="ql-block">  吕老师说:“写文章首先要动情。让学生有感而发。老师的作文指导要外在于学生的情感体验。如果老师提供的学习支架是在充分暴露学生情感之上的,这样的支架才是有效地。”吕老师肯定了三位老师对于学生写作思维的训练,也强调了老师在教学时语文表述应恰当。</p> <p class="ql-block">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虚。作文教学是一个静待花开的过程,用心引领,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心中的独特感受,我们愿意和学生一起,在学习中不断进取!</p> <p class="ql-block">审核:陈情情</p>

学生

老师

高青县

作文

写作

教学

指导

支架

中学

张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