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历史备课组参加昆明市初高衔接主题教研活动

<p class="ql-block">2023年4月12日下午,昆明市、安宁市联合开展的初高衔接历史教研活动在安宁中学举行。昆十中初三历史备课组全体教师以线上观摩的方式参与本次教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本次活动由昆明市教科院薛敬宝老师、安宁市基础教育发展中心何静忠老师组织,以“基于核心素养的大单元主题教学设计复习课研讨——中国式现代化”为课题进行。活动伊始,薛老师结合当前初中新学考改革和高中“新教材”“老高考”的现实情况,指出当前进行大单元主题教学、初高中教学衔接的现实性和必要性。</p> <p class="ql-block">第一节课是安宁中学顾婷婷老师的《专题复习:中国式现代化》。顾老师在教学内容上对八、九年级教材进行大整合,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这一主题,以“烽火硝烟 筚路蓝缕”“日出东方 朝霞满天”和“改革新篇 中国特色“三个篇章开展专题复习课。教学过程中,顾老师利用学生所熟悉的安宁钢铁厂的建设和发展历程为线索,把安宁钢铁厂在建国前、建国后、改革开放后的发展历程融入其中,展示丰富的乡土史料,始终以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讨论昆钢历次调整及更名的原因”“结合昆钢发展历程谈谈你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为我们展示了一堂高效的、把关键知识落实到位同时兼顾核心素养和思维训练的历史课。</p> <p class="ql-block">第二节课是安宁中学李南霖老师的《中国式现代化——跨越卡夫丁峡谷》。李老师以马克思关于“跨越卡夫丁峡谷”这一理论认识为线索,对《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6课进行整合,紧紧围绕着中国从近代到现代,如何从一个落后的国家走上现代化道路,如何摸索出中国式现代化设计三个教学主题——主题一:跨越近代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主题二:自我超越和平崛起——向社会主义过渡;主题三:跨越世界——中国式现代化。主题鲜明,层次清晰,逻辑严密。李老师在这一过程中设计了问题链: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后由哪些新的卡夫丁峡谷/当时人们是如何跨越的/如何迈向社会主义/1953-1956外交成就体现的理念/1949-1956中国式现代化的特点。层层紧扣,层层递进,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式现代化就是在不断地跨越卡夫丁峡谷。</p> <p class="ql-block">两位老师结合自身的教学设计和实际的教学过程,进行了教学反思。他们都谈到了大单元主题教学对于教师教学能力的高要求,也共同关注到激发不同学段学生的兴趣非常重要。此外,对于复习备考中存在的训练不足,提出了课后的改进方式。</p> <p class="ql-block">首先何静忠老师对两位老师大单元的尝试给予肯定,指出两位老师的教学主题明确、主线清晰。</p> <p class="ql-block">紧接着缪长春老师围绕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谈到初高中衔接是当前教育改革背景下,解决历史教学内容多、时间紧迫的一种有益方式。面对当前新中考、新高考模拟测试中所体现的问题,情境教学越来越重要。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创设和挖掘情境,要以主干知识为依托,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初中可以利用关键知识的落实构建一些简单情境对学生思维进行训练,而高中则更需要注重的是复杂情境的建构何历史事实之间的横纵建构。</p> <p class="ql-block">最后薛敬宝老师同样对两位老师的教学呈现给予了肯定,特别是顾婷婷老师以安钢发展历程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的教学设计,“小小的安钢,与安宁的发展、昆明的发展、云南的发展,乃至整个国家的命运都息息相关”,点出了一节好的历史课能够给予学生的精神养分。此外,薛老师明确指出当前进行初中高中教学衔接是国家教育发展的要求,一定要重视起来,初高中统筹备课;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时政热点,薛老师提醒一线教师备考过程中要认真研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理解其中的内涵再进行教学设计;教师进行二轮复习过程,要主题明确,价值引领,素养导向,依标据本,强调核心价值在复习备考中的引领性,教师不要脱离课程标准和课本,要回归到课程标准和课本服务教学。</p> <p class="ql-block">薛老师结合本学期高中学段的两次云南省统测、昆明市市统测和初中学段的昆明市统测的情况,高中高考试题在地理和思政之后,初中学考历史学科和道德与法治学科同堂同时分卷考试的局面,学生存在的答题时间紧张,提出利用接下来的时间,对学生进行限时训练,训练学生的答题速度,以帮助学生尽量获取能够得到的分值,争取帮助学生取得最佳成绩。</p>

教学

老师

中国式

现代化

学生

主题

复习

安宁

情境

昆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