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了进一步加强家校联系,构建家校合作育人模式,让家长直接走进教室,关注教育,走近孩子,倾听心声,走进学校,参与评价,更好地了解学校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和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利通区第十六小学于4月12日下午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马文强同志全程做引领讲解。</p> <p class="ql-block"> “让孩子回归自然,让课堂走向生活”。利通区第十六小学作为自治区“互联网+教育”的标杆校和自治区首批“劳动教育示范校”,着力打造“互联网+劳动教育”特色。为解决近年来劳动教育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淡化、被弱化的问题,学校一直在不断地探索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新形态,依托“互联网+”初步形成了十六小的劳动教育特色。</p> <p class="ql-block"> 开展劳动教育学校坚持以育人为目标,以课程为核心,以实践为重点,建设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发“生活技能、生态环保、生命体验”为主的“三生教育”劳动素养特色课程,探索“以家庭劳动教育为基础,以学校劳动教育为主导,以社会劳动教育为依托”的劳动教育实施路径,构建起立足本校辐射利通区的”双师双线”劳动素养课教学模式。</p> <p class="ql-block"> “火星农场”是学校以课程为依托着力打造的劳动实践基地。在“火星农场”,每个班级都拥有一块属于本班的试验田。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化身“小农夫”,全身心参与到选种、种植、浇水、施肥、采摘等劳动学习的全过程,以“亲临、亲触、亲做、亲悟”为原则开展项目式探究性学习。学生在劳动实践和体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辣椒苗多长时间浇一次水?同一时间播撒的种子,为什么秧苗的高矮不一……”孩子们以问题为导向,借助平板电脑查阅资料,解决问题,在掌握劳动技能的同时增长劳动知识,提升劳动素养。孩子们的学习场景、学习方式以及老师的教学方式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p> <p class="ql-block"> 来到绿色课堂,家长朋友们兴趣高盎的驻足观看孩子们的远程线上学习。</p> <p class="ql-block"> 十六小学倾心打造的“绿色课堂”以学习为中心,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整合课程资源,让呆板的课堂更富生机和活力。绿色课堂也是学校思政教育的主阵地,它将改变孩子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p> <p class="ql-block"> 学校共设立39个社团,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让家长朋友们大开眼界,拓宽视野。</p><p class="ql-block"> 学习不止在教室,家长们看到了孩子学习方式的多样性,每周三的社团活动是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爱好所选择的特色课程,在社团里,孩子们有的歌声悠扬,洋溢校园;有的用画笔描绘多彩的世界;有的以巧手操作感受科学力量……在这些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中,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我发展的平台,他们的综合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学校真正成了助力孩子们成长的舞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学校创客实验室从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创新方法三个维度实现学习方式和教育教学模式创新,促进各学科之间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通过“创意制作”“电子摆拼”“机器人”“创想智造”“智能物联”“人工智能”主题课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切实提升综合素质。</p> <p class="ql-block"> 封闭的空间只会四处碰壁,开放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一次家长开放日,一次心与心的碰撞,也是一次学校和家庭互通共融。教育最美的声音,是家校同频的回响;教育最好的告白,是家校共育的互动。相信在家校合力教育下,孩子们的成长步伐会更加自信坚定,也希望越来越多的家长参与到第十六学举办的各项活动中来。</p> <p class="ql-block">编辑:刘春燕</p><p class="ql-block">摄影:刘银梅</p><p class="ql-block">审核:鲁 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