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村,世界文化遗产。<br>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它的评价是“人类古老文明的见证,传统建筑的典型作品,人和自然结合的光辉典范”。人们可以从多种角度对它了解和感知,即便不能住在村里慢慢体验,随便用一两个钟头在村里走走也会有所收获。<br> 一般在宏村游览,都会从村南的南湖开始,抬眼望,远山近水,白墙黛瓦,倒影交织在如镜的水面上,如诗如画,未入村心已醉了。此刻再过桥进入村庄,更会被精美的古建筑所承载的厚重历史文化所折服。 然而在参观后,我决定若有机会再来宏村,参观一定要从村西北开始。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从平面图可看出月沼、南湖的位置和主要水圳的走向</h5> 为什么从西北开始?<div> 因为宏村能够保持数百年的活力与灵动,得以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它是“人和自然结合的光辉典范”,很大程度是凭借了古老的人工水系统——水圳。</div><div> 了解水圳就要从村西北开始,那里有座石坝,是水圳的源头与开始。顺着水圳中的水流,或许能够更好地理解它的妙处。很遗憾,我的这一次参观没有走到那里。</div> 圳,是个会意字,指田野间通向泽、海的水道。说直白点,就是田边的水沟。这是个客家词汇,皖南一带是否有客家人活动或影响不是咱们现在要讨论的问题,但在这附近的村落中确实都把村内人工的水道称为水圳。<br> 查资料可知,大约南宋年间,汪氏先祖率族人迁居宏村现址,这里虽“风水”极佳,但生活仍有许多不便,且常受火灾困扰,无大发展。<div> 直至明永乐年间,宏村人在村西北的西溪河上建坝拦河,形成水势落差,引水入村。村内用石料沿街砌就水渠,穿堂过屋,九曲迴流,呈网状遍布全村。村中原有天然泉窟被扩充成池塘,称其为“月沼”,作为渠水的调节库。长流的渠水最后又都汇入南湖,湖水用以灌农田浇果木后重归于河。<br></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水圳渠水穿街绕巷</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村中心的池塘“月沼”,池边就是汪氏宗祠</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月沼被比作“牛胃”</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水圳渠水汇入南湖</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南湖水向下灌溉本村田地</h5> 村内沿渠每隔数十步便建有石板踏步和亲水台阶,方便村民用水,且规定:每日清晨渠水为饮用水,此后才能用于浣洗。如此“浣汲未防溪路远,家家屋前有清泉”的环境,不仅便于生活,还调节了小气候、改善了生态,更减少了火灾。有了水的滋润,宏村景致更美,更加宜居,人丁兴旺,完全无愧于“人和自然结合的光辉典范”的评价。<br> 这个近乎完美的人工水循环系统便是水圳。<br> 水圳的设计、施工肯定是多代人的经验和智慧积累而成,但其中居功为最的是一位女性。她是明永乐年间时任族长汪辛的夫人胡重。汪辛在去山西做官前,将一切家政委托夫人胡重全权处理。由于之前胡重曾参与汪家行政事务,并展示出不凡的才干,得到族人的拥护。胡重不负重望,延请高人,历时十载,完成宏村水圳工程总体没计,并带领汪氏宗族成员,多方筹集资金,施工完成。汪辛任职二十年回乡,看到夫人取得的非凡成就,由衷赞叹,称其为“巾帼丈夫”。<br> 今天我们在汪氏宗祠乐叙堂悬挂的汪氏先祖画像旁,可看到也张挂了一幅胡重的画像,其上方有大字匾额“巾帼丈夫”。这在我国的祠堂中是极为罕见的,充分说明胡重在汪氏家族中地位之重。<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汪氏宗祠</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恩荣”建造</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汪氏先祖</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左侧便是胡重像,巾帼入祠十分罕见</h5> 胡重在描述对宏村及水圳的设计时,将本村比作一头牛,村后山冈为牛首,村头参天古树为牛角,错落的民居为牛躯,遍布村中的水圳清渠为牛肠,村中池塘月沼为牛胃,南湖是牛肚,四座桥梁则是牛腿。也就是说,在她心目中,宏村是个有生命的整体,这个理念就是在今天也不落后。如今,导游在介绍宏村时常说宏村是“牛形村庄”,其实是误解,因为胡重只是借“牛”来表达她对宏村整体设计的理念。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被比作“牛角”的村口大树</h5> 宏村景区入口有一副对联:“水圳涌动千秋韵,月沼映出万户春”,寥寥十余字,点出了水圳在本村的关键地位和作用。 再来宏村,我一定要从村西北水圳的起首开始参观。 <h5 style="text-align: right;">(本文部分资料来自网络)</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