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学习是永无止境的,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教师之间要互相沟通、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为了提升自身专业素质,昌洒中心幼儿园的骨干教师林灵芝老师和王文教老师访名校培训之后,于3月20日在一楼会议室进行了二次分享,全体教职工参加此次培训。</p> 培训一 <p class="ql-block"> 林老师分享的内容有两大方面,是理论知识与跟岗(观摩+研讨)。</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理论知识篇</b></p><p class="ql-block"> 理论知识的第一部分是游戏的内涵。儿童的游戏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学习、权利;游戏有六大特征,分别是无目的性、自主性、经验性、过程性、假想性、愉悦性;游戏分为真游戏和假游戏,小朋友玩的游戏是孩子自主发起的游戏,而不是老师以自己的主观意识而操控的游戏。</p> <p class="ql-block"> 第二部分是了解课程化游戏和游戏化课程。首先对于游戏化课程,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游戏前要做到将教学的意图渗透其中,在游戏中要做到支持儿童正在发生的学习,在游戏后要做到与儿童一起讨论游戏中发生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接着是如何观察幼儿的游戏呢?老师可以这样做:1.定区域观察。2.定个人或小组观察。3.定材料观察。4.定侧重点观察。</p><p class="ql-block"> 然后是抓准什么时机去介入幼儿的游戏呢?老师可以在以下情形去介入:幼儿遇到困难时;出现不安全因素时;幼儿寻求帮助时;游戏中出现消极内容时等等。</p> <p class="ql-block"> 第三部分是集体教学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策略。1.教什么?教的是领域内容。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熟知指南纲要和五大领域目标。2.教谁?教的是儿童,老师要了解儿童的原有经验、学习兴趣以及个体差异。3.怎样教?老师围绕教学方法与策略去教。</p> <p class="ql-block"> 第四部分是如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领域教学知识。要想不断进步,从几个方面去获得:1.培训与学习。2.观摩与克隆。3.教研与反思。</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跟岗篇</b></p><p class="ql-block"> 林老师跟岗参观的是武警海南省总队幼儿园。该所幼儿园的场所面貌带给我们视觉上美的欣赏,给人一种清新舒服的感觉。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园所里的植物角、美工区还有阅读室。</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教室内环境则分为生活墙、主题墙、阅读墙,这些都是根据幼儿年龄段和兴趣爱好进行适当的增减。而室内区域材料的投放同样也是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来出发的,一角一落都能看出幼儿极高的参与性。</p><p class="ql-block"> 通过欣赏武警海南省总队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引起我们深刻的反思,我们应该如何让儿童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又如何引导孩子去讨论?每个孩子的作品是否都有展示的机会?等等问题都需要我们一一去探讨和实践。</p> <p class="ql-block"> 然后是观摩幼儿的自主游戏,该所幼儿园的幼儿自主游戏以年级为单位,统一户外自主游戏时间,开放园里所有的区域环境,打破班级限制,让孩子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进行活动。</p><p class="ql-block"> 反观我园现在的自主游戏,我们不禁反思起我园的游戏材料是否以幼儿的年龄段或者兴趣来投放?我们又是否能够做到打破班级限制,让幼儿自由游戏?园里的环境是否能够进行合理充分地利用?</p> <p class="ql-block"> 观摩结束后是所有参观教师的集体研讨,研讨的方向是音乐教研。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学科知识经验构架,传统的教唱方法是幼儿大声地唱出来,现在倡导的是幼儿用自然的、舒服的声音去歌唱。二是歌唱教学集体备课,总共是五个步骤:1.教材与幼儿的分析,教材分析的是歌曲的歌词、旋律、音域。2.活动目标的设定要多元化,并体现游戏性。3.重难点的分析。4.活动准备。5.活动过程。然后每研两个环节,教师就试唱一遍。</p> 培训二 <p class="ql-block"> 王老师给我们分享的内容也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环境创设,二是班本课程。</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环境创设篇</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 王老师参观了海南省军区幼儿园,分享的环境创设有公共区域环境和班级环境,该所幼儿园环境的空间布局</span>、色彩搭配和物品材料等,极具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班本课程篇</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 王老师分享的班本课程故事是《今天我值日》,这个班本主题缘起于中班的时候小朋友当过值日生,经过了一年的体验,让大班的小朋友们谈谈自己当值日生的切身感受。于是围绕“值日生”的班本课程就此展开了。首先讨论的话题是“没有了值日生会发生什么事情?”,小朋友们勇于发言,发现小朋友们还是有一定意识的,知道值日生对于一个班级的重要性。进入大班后,小朋友的各方面能力有所提高,那如何培养小朋友的综合劳动能力呢?通过了调查身边的值日生,发现值日生无处不在,身边的很多人都有当过值日生。</span></p> <p class="ql-block"> 于是下一个环节围绕“当值日生需要什么本领”这个话题又展开讨论,小朋友们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同时也提出了班上值日生出现的问题。当值日生时,每个人都遇到了什么困难呢?于是又围绕“当值日生遇到的困难”,把班本课程继续延伸下去,通过小朋友的分享发现,一部分小朋友的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有待加强,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不是很高。</p> <p class="ql-block"> 关于怎么解决这个难题,通过阅读大量的绘本,发现绘本《今天我值日》最受小朋友的喜爱,每天都有人阅读,在探索了绘本之后,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小朋友的话题总是源源不断,在同伴之间产生强烈的交流。</p> <p class="ql-block"> 对《今天我值日》进行了多次的阅读,每一次的阅读存在着不同的发现,小朋友对故事内容的关注点在一点点地发生变化,从刚开始关注故事的情节到每一个画面的细节,所产生的疑问又在反复阅读、交流分享中去寻找答案。在大量阅读绘本之后,小朋友都在熟知绘本内容的基础上表达出自己对于这本绘本的评价。</p> <p class="ql-block"> 在反复阅读绘本之后,小朋友们在值日生中又发现了一些问题,关于值日生遇到吃饭掉渣的问题上,引起同伴的共鸣,然后全班小朋友出谋献策。在尝试了某个小朋友的方法来实行之后,掉渣现象改变了许多,但效果不明显。于是再次讨论,再次尝试另一种方法,掉渣现象解决了,但是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就是在尝试新方法的过程中发现小朋友吃饭很快,对于吃饭的时间和速度又引发讨论,吃饭越快越好吗?吃饭的速度多久才是健康的呢?带着两个疑问,小朋友又再次展开大调查,终于又得出结论。</p> <p class="ql-block"> 在小朋友的共同努力下,用餐环节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和进步,那和好朋友一起用餐会很开心哦,但是较聪明的小朋友又有疑虑了,和好朋友一起用餐会不会讲话,会不会影响进餐,先尝试一下吧,分组用餐,在几天的分组用餐后,又有问题出现,所有小朋友都献出自己的想法,为集体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p> <p class="ql-block"> 经过班里小朋友的共同努力,班级环境得到了很大改观,班级环境越来越干净、整洁、美观。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现在小朋友对于值日生工作的感受是持有积极的、主动的态度,并且在同伴评价和自我评价中学习别人的长处,改进自己不足的地方,在班级这个大家庭里相互学习,共同成长。</p> 教职工写培训记录 <p class="ql-block"> 感谢两位老师的精彩分享,培训结束后,所有教职工写下自己的园本培训记录保留存档。</p> <p class="ql-block"> 通过此次学习, 我们从中深受启发,深有感悟。每一次的培训都是一种学习、一种成长。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会不断总结吸取更多优秀的经验,让我园变得越来越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