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国学前教育学家陈鹤琴说:“大自然是一本无字的书,是儿童的活教材。”《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指出:“幼儿有着与生俱来的与大自然的亲近感,幼儿到大自然的事件中学习十分重要。”因此我们应该追随孩子的兴趣点,带着他们去发现、去观察、去体验、去探索,去拥抱大自然!</p> 1.课程缘起 <p class="ql-block"> 一天,老师带领孩子们做春季游园活动。孙浩和翰辰在草丛里发现一只七星瓢虫,孩子们纷纷围上去看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班杨老师和徐老师注意到孩子们的对话。于是,生成了此次教育活动。</p> 2.认识七星瓢虫 <p class="ql-block"> 回到班里,大班老师用猜谜语的方式开始引导孩子们观察七星瓢虫。七星瓢虫长什么样子?它喜欢吃什么?七星瓢虫是害虫还是益虫?.......一个个问题从孩子们的口中说出,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p> 3.瓢虫知识小调查 <p class="ql-block"> 为了弄清七星瓢虫身上的秘密,老师开启了问卷小调查,鼓励孩子们通过查阅资料、询问家长等方式寻找答案。</p> 4.舞动画笔 <p class="ql-block"> 通过各种形式的调查和学习,孩子们不仅了解到七星瓢虫的习性,还认真观察了它的身体各部分细节。接下来孩子们铺开了画纸,拿出七彩画笔,画出七星瓢虫最美丽的样子。</p> 5.灵动双手 <p class="ql-block"> 芯艺:老师,瓢虫的壳是鼓鼓的,我们画不出它鼓鼓的样子。</p><p class="ql-block">老师:那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p><p class="ql-block">泽坤:我觉得可以做一个手工。</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于是,孩子们开始讨论起用什么样的材料更好。经过一番讨论,最后决定用瓶盖来制作七星瓢虫比较合适。</p> <p class="ql-block"> 《春天里的七星瓢虫》探究课程已经告一段落,但孩子们的兴致未减,当他们遇到昆虫的话题还是会饶有兴致的讨论一番。通过此次活动,有效提升了幼儿的探究能力,增强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老师们对幼儿园“课程故事”的探索才刚刚开始。无论在组织幼儿活动还是记录课程生成等方面都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是只要用足心思去研究,相信每次活动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