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不常追星,除了老戏骨林永健,其他都有点陌生,倒是剧中人物个个鲜活,令人记忆犹新。</p><p class="ql-block"> 有人吐槽自行车、丝印高考条幅等不符年代不符当时条件,个人认为揪编剧这些细节完全没必要。看剧更应该是丰富人们文化生活的同时,去感知那个年代以及领悟那个年代的人物内心世界。揭露人性在任何时代的脆弱、挣扎、抗争,诠释一念之间的善恶,在因果关系之后的起伏跌宕。</p><p class="ql-block"> 雾里看花的故事结局,人物似乎各有归途却又让人浮想联翩,这难道不是编剧的高明之处吗?从来没写过什么剧评或者影评,看网上议论纷纷,于是也想梳理梳理剧中人物,视角不同见解各异,请读者尽管大放厥词,来个唇枪舌战更好。</p><p class="ql-block"> 那个年代的高村长,应该是可以左右一些事情,人性无疑是自私的,我不想站在一个所谓的高度去审视他。只是剧中往往会设置更多的巧合,当然可能也只有巧合才能促成这部文学巨著。而高村长恰恰就输在了这些巧合之间;试想那个信息多么闭塞的年代,相隔数千公里的高双星、高加林、黄亚萍、刘巧珍竟能同在上海再聚?这不正是人们所说只有书上才会有的事吗?</p><p class="ql-block"> 我们其实可以同情高加林被偷走的人生,也可以憎恨高双星通过不堪言说的手段赢得的浮华。但是,那个年代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在本就有威望的村长父亲的操弄下,在后来全村人敲锣打鼓的庆贺里,在可以改写命运的宏图中,你如何让他勇于向世人坦诚!而在往后的岁月,他在诚惶诚恐中多年连家都不敢回,何其容易!是大学这样一个平台和陈秀礼的帮助与鼓励下,通过他挥拳负心同学、获奖纪实报告和自身的努力、积极向上,得到了他自己都不敢想像的工作和家庭甚至上海户口。纵观他在一路的躲闪和煎熬中走来,仍然出类拔萃的优秀,凭啥要在他最终的主动忏悔中把他打回原型!</p><p class="ql-block"> 高加林,一个热血少年,在高考“落榜”的失意之时,是刘巧珍不畏生活苦涩、勇于面对自己追求的正面积极影响了他。而他多少凭点关系和双星父亲一直想摁住儿子顶替事件而不遗余力推荐上位、遇到条件更优越、可以更加照亮他的人生之路的女友黄亚萍的追求下,他又做了如何看似艰难又无不现实的选择。以至再次反转,再回农村,恰遇巧珍出嫁马栓,他又承受了怎样的失意落魄与良心谴责。再后来在受老师或者贵人的启发下,又通过伏案写作而走出大山。这已经很正面刻画和引导了观众,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道理,而逆境和贵人也许正是他后来成就的缔造者。再心酸的过往毕竟都是往事,高双星为人可圈可点,又凭啥非要得到一个所谓的公正。公正背后,他除了把高双星的两个家庭逼到痛苦万状、赢得一个已经不太重要的尊严、让发小从零开始……,又得了什么?</p><p class="ql-block"> 大星夫妇是这道盛宴的配菜,而三星和巧铃,却是作者用来本剧中穿针引线的重要人物。三星的疯、巧铃的苦都是受包办婚姻所害,瓜要人吃火要人点,真相大白也是巧铃受三星所逼而引发的。这里不得不佩服作者或者编剧:老高家种的因,要在老高家化为果。</p><p class="ql-block"> 巧珍和亚萍是作者更重要的引线;一个在不幸的遭遇里不屈不挠,一个又在现实中的追求与舍弃中纠结彷徨。说到底又弘扬了一个天再不遂人愿,但人一定要与天争的积极向上精神。突然有个奇怪的想法:如果高加林是巧珍那样的性格,也或者巧珍在没捅破这件事前就与高加林结了婚,高加林会怎样去处理这件事情。</p><p class="ql-block"> 一切都是假设,没有那么多如果,这就叫戏如人生!全剧终,话已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