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促进斗门区学前教育内涵发展,提升幼儿园课程实施水平,推广广东省学前教育“新课程”市县保教示范项目《区域推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共同体建设的实践研究》成果,4月11日上午,斗门区举办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园长沙龙活动。参加活动的有区教育局教育股、区教育研究中心相关同志、各镇街(街道)教育组幼教专干、幼儿园园长等130多人,区教育党工委委员、教育局副局长张树斌同志、<span style="font-size: 18px;">珠海市研究院学前教育教研员冯军同志</span>出席了本次活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2020年5月,斗门区教育局以《区域推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共同体建设的实践研究》为专题参加了广东省学前教育“新课程”保教示范项目的申报,2020年年底立项,是珠海市唯一一个由教育行政部门申报的省级课题。我区高度重视,构建8个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共同体,通过共建、共研、共学、共享、共进,全方位实施课程游戏化。活动现场展现八大共同体的课题研讨活动推文、课程游戏化论文、教师教育活动观察分析案例、课程故事、游戏案例、室内外游戏环境图片、悟思小卡片、游戏海报、幼儿作品、课程游戏化家长感言、游戏及研讨活动视频。沙龙活动开始前,领导、园长们对课题项目成果资料进行查阅、观摩,纷纷给予高度评价。</p> PART 01 破旧立新 促成长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过去两年,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课题负责人的指导以及8所领衔园的引领下,斗门区幼儿园园长、教师转变观念,建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课程观,呈现出以儿童为本、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新态势。幼儿园环境越来越有“儿童味”,环境更加自然生态,处处有孩子探究的痕迹。园长亲自带领着教师团队踏踏实实做研究,园长、教师的业务水平大幅提高。家园共育有新成效,家长成了课程游戏化的支持者。本次沙龙活动,首先由四位领衔园园长分别以游戏环境、教师的观察、游戏的发展、家园共育四方面进行经验分享。</p> (1) 游戏环境篇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部分幼儿园在场地规划上容易进入一些误区,包括缺乏理念的引领,缺少整体规划;硬底化地面过多,多样化地表样态过少;缺乏室内外多向的通道设计;忽视部分幼儿动静结合的游戏需求,缺少私密空间的设计;单一追求园林般绿化美化,丢弃了教育化和儿童化。斗门区春晖幼儿园、新堂中心幼儿园园长卢秋平通过作主题分享《幼儿的园,幼儿做主—营造有“儿童味”的游戏环境》,直观形象地阐述了有“儿童味”的游戏环境实际上就是幼儿园环境创设最大的价值。卢园长还以斗门区春晖幼儿园的筹建过程为例,通过重塑儿童观,放手儿童游戏;创设开放、自主的游戏环境以及划分游戏区域,投放多元材料这“三步曲”来优化环境。从她的分享中,看到儿童在游戏中自由自主的生命状态,我们更加相信:回归自然,回归儿童,富有童趣和挑战性的游戏环境能让幼儿园真正成为“幼儿”的园,幼儿能当家作主的园,真正成就儿童生命的园。</p><p class="ql-block"><br></p> (2) 教师观察篇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虞永平教授曾在文章中写到:“了解儿童是课程的起点,观察儿童是了解儿童的起点。”观察儿童已经成为当今幼儿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乾务镇中心幼儿园张爱华园长今天分享了《自主游戏中的观察》,从观察的概念、观察的具体方法、如何用好观察记录这三方面进行了阐述,把幼儿园开展课程游戏化两年以来老师是如何观察记录的采用理论联系实际、分享观察案例、把观察的具体方法、记录方法、如何用好观察记录用视频的方式呈现,让老师们边听、边看、边理解。乾务镇中心幼儿园园长张爱华讲到观察儿童最重要的是要和儿童在一起,不仅是看,还要倾听,更要去感觉。坚信只要用心观察,就会有不一样的洞见。相信每一个幼教工作者都能看见儿童,让儿童站在舞台的中央,让永恒的儿童引领大家前进。</p><p class="ql-block"><br></p> (3) 游戏发展篇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发现儿童、追随儿童、支持儿童”已经成为斗门区幼教课程游戏化改革的新样态,我们始终秉承“自主游戏成就师幼共同发展”这一准则。斗门区第一幼儿园、第二幼儿园园长陈杏梅以《如何助推游戏深化发展》为题,强调游戏助推的前提必须建立在充分观察、谨慎研判的基础之上,以“环境准备、陪伴观察、倾听回应、回顾分享”的实施策略助推游戏深化发展。陈园长就案例《疯狂野战营》,分享了幼儿游戏“螺旋递进式”的发展路径,让教师明晰了幼儿游戏的发展方向及意义,对“基于幼儿生活经验的游戏才是最具生命力的游戏”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随着课程游戏化递进式开展,教师与幼儿已逐步达到相互学习、互相滋养的境界,幼儿是游戏的高手,教师只需要创设适宜的环境、营造宽松的氛围,静待花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陈园长表示只要坚定不移的走在游戏探索的道路上,我们一定会遇见更美好的学前教育。</p><p class="ql-block"><br></p> (4) 家园共育篇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自斗门区开展课程游戏化以来,家长们从初期的质疑,到亲身体验乐趣,最后成为了课程游戏化实施的重要伙伴。原白蕉镇中心幼儿园园长邓爱琼以《课程游戏化中的家园共育》为题,分享了园所课程游戏化实施过程中家园共育的所做所想。 强调幼儿园应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家长资源,积极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建立平等的亲子关系。幼儿园应鼓励家长走进幼儿园,参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转变家长教育观念,创设机会让家长亲身体验,感受游戏的乐趣,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共同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p><p class="ql-block"><br></p> PART 02 同心同行 共芬芳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程游戏化经验分享后,主持人邀请课程游戏化共同体领衔园、参与园园长代表上台,围绕各自园所课程游戏化活动特色、开展情况等进行访谈互动。</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问题1:课题实施过程中,领导以及专家的带领诊断下,课程建设的收获以及思考有哪些?</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白藤一幼王琛园长:</b>自项目工作开展以来,项目理论负责人冯军老师多次带领专家团队来白藤一幼开展问题导向入园行,项目实践负责人黄娉婵主任也多次来园视导。专家和领导的引领,让我们走出了很多误区,明白了“幼儿获得新经验的过程不能急、老师的专业成长之路不能急”,明白了课程是为了培养目标而规划的教育活动的总和。课程应该从孩子那里来,并回到孩子那里去,孩子的想法就是课程的起源,一切课程都应基于孩子的生活、需要与兴趣。只要让孩子在幼儿园充分体会到尊重、爱和自由,充分感受到有趣生动,他们就能主动建构自己的课程,跟着自己的主题、节奏往前走。总之,就是要做真幼教、玩真游戏、育真儿童。</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问题2:作为领衔园是如何在参与园之间有效解决师资、硬件等基础不平衡的矛盾?</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井岸镇中心幼儿园秦奇园园长:</b>领衔园和参与园之间师资、硬件等基础不平衡是必然存在的,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入园了解园情,帮助参与园挖掘可利用资源,创设游戏环境,规划室外场地,建设课程游戏化环境,合理安排室内区域,科学设置公共区角,投放游戏材料,建设课程化资源。教师方面以江苏省课程游戏化项目“六个支架”为指引,提升游戏化活动的规划设计能力、组织实施能力、观察分析能力、诊断改善能力等。师资、硬件等基础不平衡的问题,解决的关键是园长。我们组织参与园园长、骨干教师学习交流培训,提升园长的课程领导力,让园长形成自己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把课程游戏化的理念落实到日常保教工作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视”促发现,以“导”促前行,以问题为导向,重视课程、环境、游戏的内在联系,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边思考、边总结,深入推进课程游戏化的开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问题3:作为领衔园,斗门镇中心幼儿园是一所镇级中心幼儿园,有什么不一样的做法?</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斗门镇中心幼儿园黄番凤园长:</b>《纲要》指出:“环境是幼儿教育中重要的资源,教育工作者应该通过环境创设促进幼儿园的全面发展。”自主游戏突出幼儿的自主性表现与主体性发展,因此适宜的自主游戏化环境创设是开展课程游戏化的第一步,下面将我们共同体游戏环境的创设的做法进行简单的介绍:一是领衔园先行,参与园跟进。通过“问题导向入园行”的活动,在冯老师和黄主任实地考察与细心指导下,再结合我园户外场地的实际情况,初步打造我园的自主游戏环境,通过多次教研、实践、调整,不断完善。然后组织参与园的领导和老师进园参观,通过参观交流、经验分享、现场研讨等形式,让参与园初步了解自主游戏环境创设的过程与注意事项。二是跟踪指导,有效落实。在我园成立了创建小组,创建小组老师定期到参与园进行一对一的环境创设指导,同时也定期邀请参与园的教师来我园观摩,交流学习心得,提出在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大家共同商讨解决方案,使课程游戏化得以在共同体中有效落实。三是参观走访,互动交流。每学期组织共同体6所幼儿园进行走访参观,通过现场参观交流,发现问题,共同探讨,并提出整改意见,不断促进共同体自主游戏环境的提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经过两年多课程游戏化的开展,我们共同体围绕着“支持游戏,促进发展”的目标进行游戏环境创设,每一次互动交流都能够看到明显的进步,也涌现了一些做得很出色的幼儿园,例如童悦幼儿园,大家有机会也可以去参观一下。</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问题4:疫情三年,你园是如何克服困难将不在一个区域的课程参与园辐射成果并带动课题落实。</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莲洲镇中心幼儿园陈子君园长:</b>疫情三年,对于莲洲镇中心幼儿园共同体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个创新的机会。在共同体成立初期,领衔园走访各参与园,了解各参与园在开展课程游戏化存在的疑问及各园课程游戏化现状后,作为领衔园园长,我觉得带领我们共同体开展课程游戏化工作最重要的一步是——提高共同体内各园教师的专业素养。莲洲镇中心幼儿园共同体内3所参与园位于莲洲,另外3所则位于白蕉,距离比较远,再加上三年的疫情管控,平日里线下交流相对比较困难。考虑到这些,除了前期的线下交流、讨论,领衔园对外开放观摩等形式,我们共同体平日里更多的是通过微信群进行线上交流、分享、学习,如依托市学前中心教研组开展《指南》《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等政策指引文件的学习;不定期分享推荐课程游戏化开展相关书籍;以及分享一些关于课程游戏化的网上学习讲座内容。通过线上的交流学习,教师反思各自日常开展课程游戏化存在的问题,开始逐渐认识到要在日常活动中根据幼儿表现出来的学习兴趣与需要对活动进行调整,从而生成不同的适合各自班级幼儿的新课程,并使课程自然融入幼儿的自主游戏之中。通过不同线上渠道的学习,共同体各园教师专业素养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问题5:作为一所小区配套幼儿园,在短短两年过程中如何搭上“课程游戏化”的快车?</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弘雅幼儿园陈丽曼园长:</b>斗门区弘雅幼儿园是一所小区配建幼儿园,创办于2020年11月。我们紧紧跟随领衔园区一幼的步伐,以儿童为本,不断重塑儿童观、教育观、游戏观和课程观。 受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影响,我们幼儿园户外场地除了仅有的3棵树以外,几乎全是硬底化。户外场地的“先天不足”成了我们开展课程游戏化最大的“硬伤”。后来,我们在硬底化的后花园用一车又一车的泥土堆起了山坡,挖起了山洞,铺上了草皮,架上了滑索,还建造了沙池和水池,幼儿园终于有了孩子们可以到处撒野的好去处,孩子的天性得到充分地释放和满足!每一天我们都能感受到游戏带给孩子们的开心愉悦,他们变得更加独立自主、乐于探索,勇于挑战,孩子们开心的笑脸印证了游戏就是儿童的生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程游戏化课题开展以来,我园上至园长,下至老师,团结一心,一起带动家长,从观念到行动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变。老师们不断重构知识框架,他们的课程游戏理论知识越来越扎实、游戏实践智慧也得到很大的提升。我们还把游戏的理念、游戏的精神渗透到各项活动当中。家长们也从开始的质疑到后来的支持,我们不再是“孤军奋战”,家长也成了我们的“同盟军”。课程游戏化的实践研究,让孩子和老师都充分感受到尊重、爱和自由。这是课程游戏化带给我们最大的改变和收获。</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问题6:在斗门学前教育事业建设事业大迈进的背景下,作为一所“民转公”新模式下的一所乡镇幼儿园,你们参与课题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么样克服的?</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五山中心幼儿园陈艳园长:</b>五山中心幼儿园2022年9月转为公办幼儿园,教师以往的工作经都验是开展传统教学,对主题教学、区域活动的经验都很少,开展课程游戏化更加具有挑战性。老师们经历了从“质疑——困惑——尝试——认同——收获——享受”的过程。虽然老师的平均年龄有44岁,但是她们敢于改变,乐于尝试,善于学习。通过参加专家讲座、共同体的交流研讨、园本教研,教师的教育观、儿童观改变了,现在能够“看得见儿童,找得到课程”,每个班有自己的班本课程。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提高了,教师撰写的课程故事在“乾务镇课程故事评比”中获得一等奖,观察案例在“珠海市2022年教师教育活动观察分析优秀案例评比”中获得了二等奖、三等奖。现在是幼儿忙着快乐,教师忙着成长。课程游戏化让老师变得专业自信,让孩子们的游戏更有戏!</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问题7:民办园加入课程游戏化后,园所最大的变化是什么?</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新城幼儿园饶小玲园长:</b>开展课程游戏以来,新城幼儿园作为参与园,在各位领导和领衔园的引领下,确实有了一些明显的改变和收获。老师的改变:过去,我们教学模式比较传统,都是以老师的想法为中心,忽略了以儿童为本位的教育原则,现在,只要是孩子们力所能及的,老师们都是以支持者的身份出现,不会像过去一样,事事都要去干扰他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环境的改变:过去的游戏环境,都是比较枯燥单一,现在的环境,基本上是结合了孩子的想法融合出来,比如:飞机、坦克、索道等等,都是比较有趣味性的,目的,就是想让孩子们在真游戏中,获得更多实践的经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的改变:过去,孩子基本都是在室内活动比较多,现在,随着老师观念和环境的改变,更多的是移步到户外,甚至更远一点的地方,通过在真实的环境,也让我们的孩子变得更加自主和自由。</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问题8:作为一所多年以蒙氏教育为主的园所,你们是如何与课程游戏化融合的呢?</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富红幼儿园朱利霞园长:</b>富红幼儿园成立于2004年,是一所蒙台梭利混龄教育的民办普惠性幼儿园,如何把蒙台梭利混龄教育和自主游戏相结合,我们做了以下几点尝试:一是活动环境相融合。打破室内室外的活动界限,孩子们能自由自主切换活动场地。活动场地的有机融合,让室内室外环境一体化。二是活动形式相融合。蒙台梭利教育是班级小范围混龄活动,以一对一、以大带小为主要活动形式,孩子自主选择工作,自主式活动,促进个体发展;自主游戏是全园互动性大混龄活动,孩子们自主选择游戏、也可以选择大团体合作探索、互助式活动、互助促进共同发展。活动形式相融合,借助不同的活动形式,提高活动效率。三是活动时间相融合。蒙台梭利和自主游戏都主张孩子学习时间的连续性,保障孩子们能够持续深度学习,活动时间相融合,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得到充分满足,提升专注力。四是活动规则相融合。在蒙台梭利课室里,孩子和老师共同制定规则,孩子在教室里是自由并自律的,室外自主游戏规则,其实是室内规则内化后进行的自我管理,也是自由并自律的,活动规则相融合,获得孩子们的认同,建立孩子们的秩序感。蒙台梭利混龄教育和自主游戏无边界融合,给孩子们创造了一个和谐共生的成长环境。</p><p class="ql-block"><br></p> PART 03 专家引领 再扬帆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专题分享、访谈互动后,课题项目实践负责人,斗门区教育局学前教育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黄娉婵同志对活动进行点评。她指出斗门区开展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初心是让孩子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黄主任对8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共同体园长们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以斗门区春晖幼儿园为例,诠释了“三年笑春风,一生沐晖光”的办园理念,并现场分享了白藤街道第一幼儿园、乾务镇中心幼儿园的家长感言。她强调,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首先要敬畏童年,敢于破旧立新。黄主任鼓励大家进一步落实《指南》《纲要》要求,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课程观,以儿童为本,相信儿童,尊重儿童,让儿童做回儿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着,课题项目理论负责人,珠海市研究院学前教育教研员冯军老师指出,斗门区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经历两年的历程,见证了斗门幼教人的努力和付出。他以自己的儿童生活为例,阐述了“以儿童为本”的重要性,希望大家继续学会放手,给予儿童自由、自主的空间,保证幼儿有充足的游戏时间,回归儿童立场,保障幼儿的游戏权力,同时把游戏理念、游戏精神渗透到各类活动中,让幼儿园课程更生动、丰富、有趣,从而让孩子收获更多经验。</p> PART 04 笃行致远 砥砺行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活动最后,斗门区教育党工委委员、教育局副局长张树斌同志作重要讲话。他肯定了斗门学前教育人为推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共同体建设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及课程游戏化研究所取得的重大创新成果,对四位园长的专题分享给予高度的评价。他强调,新时代的斗门教育人要有新时代的精神和面貌,抬头挺胸、昂首阔步、破局起势、趁势而起。同时,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不要为课题而课题。所有参与该课题研究的幼儿园,要秉承开拓创新的理念,积极研究、推进、实施,总结提炼具有鲜明斗门特色,又具备可复制、可推广的重大创新经验,为斗门高质量学前教育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二是不要忽视课题的核心。要紧紧围绕“以儿童为本、玩中学、学中玩”的目标,把做人做事的道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在游戏中,孩子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孩子们从幼儿开始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各幼儿园努力探索具体的实施路径。三是不要因结束而结束。努力总结和提升,以一带五的模式继续扩大,将成果和实践继续推广应用,力争在该课题的基础上,形成我们自己特有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他相信,斗门教育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在市局和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定会越办越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们一起携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共创斗门幼教美好明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字:张凤霞、石利萍</p><p class="ql-block"> 牛晓艺、张晶</p><p class="ql-block">图片:陈惠瑜</p><p class="ql-block">编辑:吕清</p><p class="ql-block">校对:梁淑芳</p><p class="ql-block">初审:陈杏梅</p><p class="ql-block">终审:黄娉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