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日前在上海华山名邸举办的席海星摄影艺术研讨会上“用镜头呼唤向上向善”的主题,一石激起千重浪,《人民日报》、香港《国际日报》、新浪新闻、澎湃新闻、腾讯新闻、今日头条等新闻媒体纷纷做了报道。</p> <p class="ql-block"> 研讨会嘉宾、著名摄影教育家、原同济大学图片中心摄影教授、虹口区摄影协会会长姜锡祥先生说:我代表虹口区摄影协会对席海星摄影艺术作品研讨会的举办表示祝贺。我认识席海星很多年了,他从企业的领导岗位转变到摄影家,我感觉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摄影是最普及的,也可以说是没门槛的,尤其是数码摄影。什么算是摄影作品?这实际上是非常严峻的一个问题,现在每一天全世界产生的废片不知道多少亿张,真正成为作品的寥寥无几。研讨会上我看到他的作品,我一个是羡慕他走过世界这么多地方,他去的地方我们有的曾经也去过和看过,但是回来以后,一个团队拿出来的成为作品的也很少。为什么?就是刚才徐裕根老师、陈祖民老师都说了,是他的眼光,区别的就是摄影家的眼睛。摄影家的眼睛和其他人最大的不同就是善于发现,善于用不同的角度来拍摄一个主题。所以他的作品,从他的视角中挖掘这么多的题材和内容,且都是非常精彩的题材,给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我记得有一次席海星等三人的“天上人间”西藏展展出,很多学员参观以后和我讲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也去过,为什么我们拍不出这么好的照片,我说你的眼睛有问题。尽管你没戴眼镜,他戴眼镜。但是戴眼镜的比你不戴眼镜的水平更高,所以你们一定要培养眼睛,培养摄影家的眼睛。海星的照片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具备摄影家的眼睛,形成了他所有的视角。</p><p class="ql-block">请分享,席海星的摄影代表作品第二部分:</p><p class="ql-block">呼唤 对大自然的赞美</p> <p class="ql-block">《红色珠峰》摄于中国 西藏</p> <p class="ql-block">《晨曦》摄于中国 安徽 齐云山</p> <p class="ql-block">《蓝色之梦 天空之镜》摄于玻利维亚 乌尤尼盐沼湿地</p> <p class="ql-block">《粉色之梦 天空之镜》摄于玻利维亚 乌尤尼盐沼湿地</p> <p class="ql-block">《观平流雾》摄于中国 内蒙古 乌兰布统坝上草原</p> <p class="ql-block">《色彩斑斓》摄于西藏 阿里 希夏邦马峰雪山脚下</p> <p class="ql-block">《萨普雪山雄姿》摄于西藏 那曲 比如县</p> <p class="ql-block">《夕照安博塞利草原》摄于肯尼亚</p> <p class="ql-block">《渔港风云》摄于瑞典 斯德哥尔摩</p> <p class="ql-block">《百内公园的红云》摄于智利 百内国家公园</p> <p class="ql-block">《科罗拉多大峡谷》摄于美国</p> <p class="ql-block">《奇幻光影 天空之镜》摄于玻利维亚 乌尤尼盐沼湿地</p> <p class="ql-block">《幻彩世界 天空之镜》摄于玻利维亚 乌尤尼盐沼湿地</p> <p class="ql-block">《嘴唇 天空之镜》摄于玻利维亚 乌尤尼盐沼湿地</p> <p class="ql-block">《圣洁 天空之镜》摄于玻利维亚 乌尤尼盐沼湿地</p> <p class="ql-block">《七彩丹霞》摄于中国 甘肃 张掖</p> <p class="ql-block"> 研讨会嘉宾、著名媒体人、复旦大学新闻系博士生导师、曾任《新民晚报》常驻欧美记者、《新民晚报》副刊部主编、《国家艺术杂志》《时尚周刊》主编的黄伟明先生说:我退休前长期从事外事采访和国际新闻的报道,后来采访和报道了很多的艺术家和摄影家。我刚知道席海星和我都是复旦的学生,我们是师兄弟。他是企业管理专业的,我是国际关系专业的。欣赏了席海星的摄影作品,我认为他作品体现了两个“代表”:一是代表了广义的专业摄影态度;二是代表了摄影的生态现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黄伟明认为,国外觉得中国人的特点是拿起相机和手机急匆匆地拍,这和西方人的欣赏背景和文化背景决然不同。他们是喜欢以眼睛看,然后静静地看,耗时间地看,很多人称自己的眼睛就是摄像机。但是这些美景只有一类人会用他们的眼睛和手中的相机并用,同时以他们有独特的视角和语言来解释现场无限的魅力,那就是摄影家。我看到席海星的作品《蓝色之梦》很有感触,我也拍过天空之镜,这种作品有一个大作共鸣的感染力,因为很多人包括我都有过这样类似场景青海的茶卡盐湖,还有美国盐湖城的大盐湖的拍摄。这些第一个固有色彩的优势,首先得益于场景和环境的本身。第二个色彩饱和,刚才席海星老师说空气是流动的,空气的厚度是有跳跃感的,在虚幻的车与人之中衬托了作品本身的距离感。所以我一直认为拍摄的时候,作者一定是天地融合的语言。第三通过倒影和水面的折射来填充空间人物、构图结构里增加了很多信息融入其中,增加了画面很多融入天地的素材。实际上这个色彩是很单纯的。曾经《新民晚报》摄影部领导刘开明向我推荐了一幅作品,当时我担任《时尚》周刊主编,整个版面需要一个大幅的照片。他推荐了一张照片是背影,题目就叫《背影》,是表现一个时装秀,三点式的泳衣。当时穿着泳衣的模特走上来,然后五十多位摄影家就集中拍摄三点式。但是有一位摄影家就跑到这些摄影家的后面,他没拍三点式,他从摄影家的后面拍他们的大炮筒,挺精彩的。我就把这幅照片放在《时尚周刊》头版。摄影部领导刘开明为什么推荐给我?因为《时尚》周刊是大整版的,与新闻用就很小的一张效果就不一样。所以我就觉得专业的态度和观察的方式往往决定了摄影作品一种窗口式与众不同的效应,,包括摄影的观察力,语言组合。席海星老师是较完美地起到了这一效果的引领作用。</p><p class="ql-block">第二个“代表”,席海星老师我接触下来他是一个非常有智慧、有情怀的摄影者。他的“快乐摄影,健康生活“八个字实际上代表了现今老年生活的一个侧点。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众多摄影爱好者的执着。2019年我和席海星老师认识不久,人民出版社和上海书店出版社请刚退休的我负责出版一个《大视觉》杂志。当时我觉得席海星等老师的作品很有特点,我就把他们三个人上了《大视觉》杂志封面。我觉得席老师的摄影专注度是非常好的。专注度我觉得席海星老师是有代表性的。</p><p class="ql-block">最后再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以故事中主人公的一句话结束我的发言。2005年我在做外事工作,8月份我有幸在巴黎郊区一个普通的艺术沙龙采访了刚卸任的法国总统希拉克。他说我平时一到休假或者是休息,卸任以后习惯脖子上挂一个照相机到处拍,并且习惯自己亲自拍。采访的过程中希拉克拿出大量的照片给我看,有很多中国的场景,他说他从总理到总统期间,三登中国长城,二进西安探兵马俑。随后,他拿了很多西安兵马俑的照片给我看,那个时候还是胶卷式的。他特别喜欢中国的历史和中国的文化,他还开玩笑说你们中国还欠一个我和兵马俑的零距离的合影。因为当年美国总统克林顿下到兵马俑坑里合影,他说你们两次都没有给我安排,一次是总理,一次是总统,所以他是有点耿耿于怀。但最后希拉克说了一句话,我觉得因为和今天的摄影(主题)相关,也是比较有概括性的。他说“我喜欢摄影,主要是摄影是最单纯、最自由、最民主的艺术”,我想大家应该是有同感的。</p> <p class="ql-block"> 席海星摄影作品第三部分:呼唤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敬请期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