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岗布依族丧葬祭祀不再砍牛

勇桦

<p class="ql-block">笔者在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新堡布依族乡王岗村了解到,该村布依族群众在多年前,在丧葬祭祀仪式中,已不再残忍地砍牛。</p><p class="ql-block">这个改变,这样的移风易俗,真是体现了人性的悲悯和人类的文明。</p><p class="ql-block">布依族老人去世后,在祭祀仪式上,把一头牛用铁丝拴在大木桩上,用斧头或大刀,一刀一刀地把这头牛的牛头活生生,血淋淋地砍下来。在砍牛者的手起刀落之中,那头不幸的被砍的牛眼泪直流,慘叫声声。</p><p class="ql-block">这样残忍血腥的传统仪式,源于一部布依族经典《砍牛经》,也称《祭祀经》。</p><p class="ql-block">布依族人在丧葬祭祀上,为什么要生生宰杀活牛?</p><p class="ql-block">笔者在贵州布依族网站登载的一篇文章《新堡布依族乡〈祭祀经〉简介》里查阅得知,这有一个充满孝心和胆识的传说。</p><p class="ql-block">远古时候,布依人不能活着超过八十岁。若是一老人寿至八十周岁以上而不死,三亲六戚,族中人等,便相邀上门来逼着他的后代把老人拉出来杀了,当场煮吃。布依族英雄德颖对这种野蛮行径深恶痛绝,立志改变这种残忍习俗。一年春天,自己的父亲快到八十周岁的生日了,他左思右想,难道能让我的慈父也去遭受杀来煮吃的残酷命运吗?不能,千万不能这样做,于是他想出个办法来。老父快八十寿辰的前几天,他将父亲带到二十多里路远的洞里躲藏起来。</p><p class="ql-block">到生日那天,三亲六戚都聚拢到德颖家,逼着他把他的父亲杀来煮吃时,德颍说“我爹已经死了、埋了、臭了。”众人不答应,一定要德颍把父亲交出来。死了、埋了,也要把尸体挖出来。德颖坚持不屈。经过一场尖锐的说理斗争,终于把大家说服了。过了七天,德颍卖了田,买得一头黄牛来杀了,剥开皮,砍成几大块,分给族中人以及姑妈、舅爷等亲戚。</p><p class="ql-block">从此,千千万万寿至八旬的布依族老人不再被杀来吃了,而以杀牛来代替。为纪念这风俗的转变,德颍把这事编成了易于传诵的经文,就是《砍牛经》。</p><p class="ql-block">德颖作为人子的孝,作为普通人的勇敢和胆识,令人敬佩。他改变了人类原始之初的蒙昧、残暴、野蛮;他改变了逆天道,反人伦的非人性的无知与落后;他使人具有了人性的良善与温情。他的非凡举动,代表人类推动社会文明向前进步。</p><p class="ql-block">据笔者进一步了解知道,除了王岗村以外,极大部分的布依村寨的布依族人家,在举行丧葬祭祀时,都不再砍牛。而是变野蛮残忍的砍牛为刺取牛耳朵几滴血,染在冥钱纸上焚烧,以示祭祀亡灵。</p><p class="ql-block">这样,既改变了以前的残忍血腥,又达到了孝男孝女对刚逝去的老人的祝愿和尊敬,同时又不丢失从远古传承下来的民族传统。</p><p class="ql-block">这样的改革,这样的创新,多么进步,多么文明,多么显示我们作为人的仁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二零二三年四月十二日</b></p> <p class="ql-block">注: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