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八景

仁和

黔中首郡 乌江明珠——思南 <div> </div><div> 各地都有“八景”“十景”之说,而思南八景更体现了思南古人的智慧:前四景按“春夏秋冬”排序,即圣岭春耕、中和夏绿、仁寿秋高、三台积雪;而后四景则是“晨午晚夜”一日四时,即雁塔标霞、五老撑云、德江晚渡、鹭洲泛月。</div><div> 将“八景”用图像的形式呈现,无疑国画的表达为最佳。为此,我邀请青年画家廖东才共同创作,历经四年多时间,了解历史,现场踏勘,四易其稿,终于了却心愿,也算为故乡留下了一点有价值的东西与大家共享。</div> 一、圣岭春耕——<br> 概括的是万圣山岭上农人的春耕图景。圣岭亦名“万圣屯”,与西岸山城隔江而对。其地隆起于乌江东岸,四围绝壁,顶部平缓,宜于耕作,宛若世外桃源。岭上土质肥沃,皮薄汁甘的地瓜乃其特产。每当春耕之时,白云蓝天之下,山花竞放,人影迷离,一道天上人间之景。 二、中和夏绿——<div> 指的是中和山,位于思南县城西大岩关下,面积8000多平方米,林木蓊郁,花梵连云,不仅是古人消暑纳凉的绝佳去处,更是整个乌江流域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的一处重要景观。<br>  自山脚拾级而上,山腰原有一木质牌坊,上有明朝大学士吕大器的“黔南名刹”题额。再上,道旁巨石如屏,其“中和”摩崖为明朝贵州著名理学家李渭手书。<br> 中和山顶,碧树浓荫之中,掩映着一组金碧辉煌的宗教建筑——华严寺。它始建于宋代,修缮于2006年。内有大雄宝殿、四大天王殿、观音阁、财神殿、药王殿、地藏王殿、放生池、水上双面观音等,其中的观音阁设过“中和书院”。历代文人墨客多有题咏,仅《贵州通志·艺文志》和《思南府续志》等书中就有近百首之多。李渭曾长期在此讲学,完善其着力躬行的理学思想,贵州著名教育家田秋也曾在此留下足迹与诗篇。</div> 三、仁寿秋高——<div> 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知府赵恒于府城乌江东岸万圣山西面,岩高百余米的石壁之上,题刻“仁寿” 摩崖。字高3米,硕大无朋,仁寿岩由此得名。清秋时节,天高气爽,枫叶流丹,令人流连忘返。</div> 四、三台积雪——<div> 在乌江东岸,与万圣屯相望的还有一山,层峦叠嶂,如玉笋插天。雪后初晴之际,远望银光灼灼,恍若仙境,这就是“三台积雪”了。意境之美,让人莫不心之神往。</div> 五、雁塔标霞——<div> 雁塔即中天塔,位于乌江东岸椅子山顶,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一年,后数次重修。塔身20多米,七级六方,高插云表。额题“鼎峙中天”等字。乌江上下十数里遥遥可见,是思南山城标志性建筑之一。朝辉夕照,气象万千,故名“雁塔标霞”。</div> 六、五老撑云——<div> 指雄伟的五老峰。它位于城西山脉的最高处,五座山峰状如五个老翁并肩而立,巍峨挺拔,高耸入云,仿佛仙人凌空,令人肃然起敬。</div> 七、德江晚渡——<div> 古代乌江流经思南山城一段称为“德江”。山阻水隔的古代,舟楫摆渡成了乌江上流动的桥梁。人烟稠密的古城渡口,并非那种“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寂寥,而是“渡口争呼随上下”的热闹,“德江晚渡”因之驰名。不过如今大桥横跨,渡口与渡船已经日渐淡出人们的记忆。</div> 八、鹭州泛月——<div> 白鹭洲俗名沙洲。乌江穿峡绕城而过之后,江面陡然宽阔,在水势稍缓的江心,鹅卵石冲积成一个巨大沙洲,形状象巨大的贝壳,面积数千平方米。沙洲上有许多五彩奇石,纹饰千奇百怪。四周江水环流,白鹭、野鸭等水鸟成群。<br> 每逢正月十五,思南的男女老幼,穿红着绿,摆渡登洲。小摊小贩,早已设点恭候。人声喧哗,游人如织。<br> 其实在骚人墨客眼中,白鹭洲的夜景更为迷人。每值星月当空,江枫渔火,波光粼粼。泛舟水月之上,垂钓碧波之间,与鱼虾为友,同鸥鹭作伴,把盏吟诗,何等逍遥自在。是故,“鹭洲泛月”成为思南一景,诗词歌赋,佳作多多。<br> 2013年4月,随着沙坨电站建成蓄水,白鹭洲已静静躺于水底,千年的习俗化为思南人心灵深处的念想。</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