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的指路明灯,是人类中最真诚的朋友。</p> <p class="ql-block">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农村家庭,优秀共产党员。</p> <p class="ql-block"> 《刘胡兰传》描写了刘胡兰从10岁参加儿童团,不到14岁便入党,当上了区妇女干事,15岁便牺牲在国民党的铡刀下的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叙述了她从一个普通农村姑娘成长为英雄的故事,让读者看到伟大的时代的力量、党的力量、毛泽东思想的力量,让人们更加具体真切地了解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深刻内涵。她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p> <p class="ql-block"> 作者马烽,原名马书铭,是一位有着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现代作家,1922年出生于山西省孝义市,1938年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p> <p class="ql-block"> 1942年,文水平川第一支儿童团在云周西村成立,10岁的刘胡兰担任了儿童团团长。她经常和小伙伴一起站岗、放哨、送情报。有一次,八路军包围了敌军一个团,县妇女部长奉命组织民兵担架队支援前线。刘胡兰和几名妇女也要支前。部队首长劝她们:“前面正在打仗,很危险。”刘胡兰果敢地回答:“战士们都不怕,我们是女民兵,也不怕。”她们在前线表现得十分勇敢,不但为伤员包扎伤口,还帮助战士们运送弹药,一直忙到天黑,战斗结束才撤回来。这时的刘胡兰才13岁。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阎锡山部队占领了文水县城,解放区军民被迫拿起武器,保卫胜利果实。</p><p class="ql-block"> 1945年11月,刘胡兰参加县党组织举办的妇女训练班。40多天的学习,使她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革命觉悟有了进一步提高。回村后,刘胡兰担任云周西村妇救会秘书,与党员一起发动群众斗地主、送公粮、做军鞋,还动员青年报名参军。刘胡兰在斗争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成长。</p><p class="ql-block"> 1946年6月被批准为中共候补党员。这一年,她才14岁。 </p><p class="ql-block"> 1946年冬天,刘胡兰经过侦察,协助武工队处决了一名为非作歹、群众恨之入骨的伪村长。这一行动沉重打击了敌人,但也遭到敌人的疯狂报复。</p><p class="ql-block"> 1947年1月12日,刘胡兰被国民党军和地主武装抓捕。在敌人威胁面前,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敌人没有办法,将同时被捕的6位革命群众当场铡死。但她毫不畏惧,从容地躺在铡刀下。她以短暂的青春年华,谱写出永生的篇章。 </p><p class="ql-block"> 1947年3月下旬,毛泽东带领中共中央机关转战陕北途中,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纵队司令员任弼时向他汇报了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毛泽东深受感动,挥笔写下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8个大字。8月1日,中共中央晋绥分局追认刘胡兰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p> <p class="ql-block"> 观后感言:刘胡兰巾帼不让须眉,是中共党史上,牺牲时年龄最小的党员,她在敌人的铡刀面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正如书中的刘胡兰,为大家留下了春耕的种子一样,历史上的刘胡兰也曾用自己抛头颅、洒热血的坚守不屈将革命的种子悄悄撒播,用生命严守党的秘密。</p><p class="ql-block"> 党的光辉照华夏,春风万里人心暖,我们这一代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就要学习革命者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新一代铁路人学习的榜样。“刘胡兰精神”是我们这一代青年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指南针,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将书中学到的、看到的、领会到的精神财富和责任心充分运用到日常工作中。身为铁路人的我们,只有更好地工作,更好地服务,守护好万家灯火的回家路,在本职岗位上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用实际行动传承刘胡兰不朽的精神,才能对得起革命,才是对刘胡兰同志最大的安慰和纪念。我们也通过我们自己的方式,让这些和刘胡兰一样年轻的生命,在更多人的心中永远永远地活下去,正如电影《刘胡兰》的主题曲中唱到的:倒下了你英勇的刘胡兰,站起来了千千万万个刘胡兰,刘胡兰精神的种子,必将在我们新时代的沃土上,在我们当代青年的耕耘下,继续生根、发芽、绽放。</p> <p class="ql-block"> 北京二队 石海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