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风化雨育桃李,润物无声洒春晖。”谷雨将近,沪上玉兰悄然绽放,百花随之登场,空气中酝酿着淡淡的花香。2023年4月11日,辽宁教育学院组织的辽宁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科教研员能力提升研修培训开启了实地考察的第一天。</p> <p class="ql-block"> 上午8:00,辽宁省小学科学教研员刘天成老师带领小学组50多名教研员乘坐大巴来到了上海市万科实验小学参观考察学习。</p> <p class="ql-block"> 此次参观活动分三个环节,首先是课例观摩研讨,其次参观校园文化建设,最后校长做学校特色汇报。</p> <p class="ql-block"> 首先,教研员观摩一节二年级英语课。英语教师执教的课例为2B Module2 Unit 3 Animals I like。本课的话题为谈论喜欢的动物。课上,教师充分考虑学情,通过问题串、歌曲表演唱、猜谜语、语音渗透、角色扮演、填空巩固、TPR等活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鼓励学生在语境中说句子,阅读小段落,使用语言做事情,在预测中提升思维品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频繁,课堂形成性评价及时有效。整节课教师用童心感染学生,与学生一起沉浸在愉悦的英语氛围中,课堂彰显高尚、本真、丰厚、灵动。</p> <p class="ql-block">辽宁省小学英语教研员张倩老师带领小学英语教研团队听课研讨。</p> <p class="ql-block">辽宁省小学科学教研员刘天成老师带领小学科学教研团队听课研讨。</p> <p class="ql-block">辽宁省信息技术教研员赵春芝老师带领信息科技教研团队听课研讨。</p> <p class="ql-block"> 冯希冉执教的《当计算机小卫士》一课,通过邮箱中发现一封奇怪的邮件,从生活实际场景引入了生活中病毒的概念,以认识计算机病毒、了解病毒的特征、查杀与防范病毒三个任务为载体,带领学生研讨、交流、汇报完成知识点的学习。整个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采用对对碰、猜想、实践操作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虽然年轻,但有一定的专业底蕴,课堂气氛活跃,师生课堂互动非常灵活,教师课堂驾驭游刃有余。尤其值得学习的是教师上课过程中充分利用教材,读教材中的概念性理论,补充拓展延伸知识写在教材中有利于巩固知识学习。</p> <p class="ql-block">课例观摩结束,教研员参观校园文化建设。</p> <p class="ql-block"> 课后,胡校长以“学会自主,拥有自信”为题,从基本情况、主要做法、可借鉴的经验、后续思考四个方面阐述了一所新学校的成长之路。学校确立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办学理念:让每一个孩子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自主探究,并自信地生成创造性思维与满足复杂交往的能力。学会自主,拥有自信。万科实验小学虽然成立时间短,但十分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人文气息浓厚。全体万科人守正初心,牢记使命,为办一所面向未来的现代学校,卓越城市里的非凡学校而砥砺前行。</p> <p class="ql-block">辽宁省小学科学教研员刘天成老师在聆听胡春华校长报告后做简短总结。</p> <p class="ql-block">下午1:30,我们一行人准时到达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小学西校区参观考察。</p> <p class="ql-block">推门课:一年级数学《长度比较》。</p> <p class="ql-block">课上,教师呈现智能屏中隐藏一部分的两只红绿铅笔,鼓励学生猜测两只铅笔的长度,进而引出问题:如何对物体进行长度比较?并引导学生回答,通过“看一看”的方法和“一端对齐”和“量一量”(统一标准)的方法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明确借助一个工具来测量,才会得出准确的答案。本课教学中,教师设计的教学环节紧凑:聚焦问题,提出假设,搜集证据,探究分析,验证假设,拓展延伸,回归聚焦问题。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解决身边的问题,教师创设了多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其发散思维得到了很好的验证。</p> <p class="ql-block">课后,我们走进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小学的东校区,观摩了一节小学三年级的语文写作课。</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堂高品质的写作课,教师就地取材,由远方客人会带来什么样的礼物为话题,开篇即创设情境,从激发孩子的猜测欲望到鼓励学生捕捉那时那刻的心理活动,由好奇到惊喜到失落,内心活动一波三折,由浅入深,教师做到了游刃有余地引导学生去观察,去表达,进而落笔生花。</p> <p class="ql-block">三年级的学生的作文,字迹工整,语句通顺,字里行间流出来真情实感。春风化丝雨,润物细无声。”此刻,学生学习劲头专注,渐入佳境。也许,未来的作家—“莫言”先生在课堂上就此诞生了……</p> <p class="ql-block"> 课上,教师巧妙地进行角色转换,由接受礼物转换为送客人礼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折纸、剪纸、绘画,并写上最美好的祝福,实现了真实情境下的育人目标。孩子们在制作礼物的过程中懂得了“给予”对方礼物比“获得”礼物内心变得更加快乐,更加丰盛。薄礼因赋予了真情实感的祝福,便会传递爱意与正能量,令人不禁感叹教师的良苦用心。</p> <p class="ql-block"> 刘天成老师会后体会:</p><p class="ql-block"> 我是一名科学教研员,对语文课堂教学没有什么研究。但是今天在这里听了张老师这样一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深感耳目一新,张老师精心的教学设计,不仅让我们听课的老师很激动,更是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p><p class="ql-block"> 教学始于真实情境,基于教师的启发引导,发自于学生的真情实感,学生的思维被充分调动,各种心理状态,场面、神态、动作的描写也油然而生,作文教学水到渠成,每个学生都做出了非常精彩的描写。同时又增加了情感升华、师生互动的环节,把语文教学和情感教育有机融合,让师生难忘!</p><p class="ql-block"> 作文历来是学生学习的短板,如果遇到这样的好老师,那是孩子们一生的幸福。如果我当年遇到这样的好老师,也许改学文科了[偷笑]</p> <p class="ql-block"> 下午第二节课,我们聆听了贵校詹俊杰老师带来的《人工智能与创客》课程介绍,这是全新的听觉和视觉盛宴。詹老师从2013年开始,从课程初期建设到课程改进以及课程成熟的过程,期中经历了角色的转换,由助教到主导,期间经历了学技的苦楚,以及到后来的涅磐重生,实现了教学艺术很好地为人工智能开发引入课堂奠定了基础,实现了教育为科技发展做出的必要的努力,实现了完美的角色转型 ,实现了为中国培养新一代无人机编程、机器人制造等前沿技术进行更新迭代,实现科技强国从娃娃抓起,他们付出了辛苦的努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只有将知识与技能学到手,才是对真正的成功。”詹老师介绍,由最初基础班的5人组到后来的进阶班筛选45人,再到后来拔尖班的筛选 ,现在发展了180人,实现了人工智能在小学阶段的完美浸入。这种高科技的植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科技发展服务于人类生活的兴趣。詹教师鼓励学生捕捉对科技技能产生的敏锐嗅觉,呵护学生迸发出的金点子,哪怕只有一个,也要坚持走下去,最终会迎来鲤鱼跃龙门的那一天。</p> <p class="ql-block"> “浪涌千舟沪上行,春风普渡小园丁。黄浦江上帆悬处,百尺杆头日正晴。” 一天的参观考察活动为辽宁省的小学教研员们打开了新视野,提升了教研员的业务素养。课堂上教师对新课标理念的精准把握,对课堂教学的巧妙创新,对学生的自信心的细心呵护,令我们感慨万分。诗经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相信此次沪上之行,每位教研员都会有所收获,让我们积极汲取丰厚的沪上土壤,为辽宁的教研之花增色添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编 辑:</p><p class="ql-block">盘锦团队:赵红运 杨荣杰</p><p class="ql-block">大连团队:刘莹 刘爱华 肖爱军 张敬峰 金波</p><p class="ql-block">审 核:刘天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