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班级:药剂2105班</p><p class="ql-block">地点:2-610教室</p><p class="ql-block">时间:2023年4月11日</p><p class="ql-block">主持人:刘欣怡</p><p class="ql-block">参与人员:药剂2105班全体同学</p><p class="ql-block">制作者:刘欣怡</p> <p class="ql-block">什么是阅读?</p><p class="ql-block"> 1.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与知识的活动。它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视觉材料主要是文字和图片,也包括符号、公式、图表等。</p><p class="ql-block"> 2.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阅读可以改变思想、获取知识,从而可能改变命运。</p> <p class="ql-block">阅读可以分成三种方法:</p><p class="ql-block"> 第一种是信息式阅读法。这类阅读的目的只是为了了解情况。我们阅读报纸、广告、说明书等属于这种阅读方法。对于大多数这类资料,读者应该使用一目十行的速读法,眼睛像电子扫描一样地在文字间快速浏览,及时捕捉自己所需的内容,舍弃无关的部分。任何人想及时了解当前形势或者研究某一段历史,速读法是不可少的,然而,是否需要中断、精读或停顿下来稍加思考,视所读的材料而定。</p> <p class="ql-block"> 第二种是文学作品阅读法。文学作品除了内容之外,还有修辞和韵律上的意义。因此阅读时应该非常缓慢,自己能听到其中每一个词的声音,嘴唇没动,是因为偷懒。例如读“压力”这个词时,喉部肌肉应同时运动。阅读诗词更要注意听到声音,即使是一行诗中漏掉了一个音节,照样也能听得出来。阅读散文要注意它的韵律,聆听词句前后的声音,还需要从隐喻或词与词之间的组合中获取自己的感知。文学家的作品,唯有充分运用这种接受语言的能力,才能汲取他们的聪明才智、想象能力和写作技巧。这种依赖耳听—一通过眼睛接受文字信号,将它们转译成声音,到达喉咙,然后加以理解的阅读方法,最终同我们的臆想能力相关。</p> <p class="ql-block"> 第三种是经典著作阅读法,这种方法用来阅读哲学、经济、军事和古典著作。阅读这些著作要象读文学作品一样的慢,但读者的眼睛经常离开书本,对书中的一字一句都细加思索,捕捉作者的真正的用意。从而理解其中的深奥的哲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用经典著作阅读法阅读文学作品,往往容易忽略文学作品的特色,以 使读者自己钻进所谓文学观念史的牛角尖中去。</p> <p class="ql-block">怎么学会阅读</p><p class="ql-block"> 1、拿到一本自己感兴趣的书,先不要急着阅读,我们首先要做的是翻阅这本书的简介,通过它了解整本书的大概纲要,最好也能了解一下作者风格。</p> <p class="ql-block"> 2、翻看目录,目录往往就是该章节的宗旨概括,所以,翻看目录之后,我们可以更加清楚的了解该章节的宗旨,避免越读越无趣,带着目的的阅读要比盲目的探索要好的多。</p> <p class="ql-block"> 3、我们就可以进行正文的阅读了,这时我们可以先快速的阅读几个自己感兴趣的章节,由此来确定自己是否真的对整本书感兴趣,然后我们就可以慢慢的阅读,最开始,每天可以不用一下就看太多,以免泼灭了阅读的兴趣,可以循序渐进,慢慢增加阅读时间。</p> <p class="ql-block"> 注意事项:读书需要自己慢慢培养兴趣;要循序渐进增加阅读时长。</p> <p class="ql-block"> 除此之外,还要做到:每天早晨起床和晚上睡觉前大声地连说3遍“我今天要读书”!能让我们在一天中规定好的时间里努力地去读书。每天坚持写读书笔记,刚开始可以简单点。同时也简单地记一下日期、书名、所读的页数。如果读书速度慢,那就多挤出点时间,比如午休、早上、晚上的时间,最好是确保平均1周读完2本的情况下,再开始读新书,读着读着你后面会发现,书是越读越快的。针对特别碎片化的时间,可以准备一本合适的书,每天读一点点,其他的书正常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