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四季初始,天上有云,林间有雾,人间逢春,正是耕耘的好时节!跟随着春天的脚步,我们迎来了2023年临沂市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活动。</p> <p class="ql-block">参赛选手们结合数学学科特点,贯彻新课程理念,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精心备课,反复磨课,他们以亲切的教态、机智的语言,科学的教学设计、扎实的专业功底、独特的教学风格,充分展现了出色的教学水平和良好的课堂驾驭能力,为在场的师生献上了一份视觉和知识的饕餮盛宴。</p> <p class="ql-block">刘纪红老师的《折线统计图》</p><p class="ql-block">一幅图:3口人变4口人。一个小家的变化,勾出国家的生育政策,引出数据统计,抽离出折线统计图,过度自然。本课用了2次对比。</p><p class="ql-block">1、统计表,条形统计图对比,使学生发现条形统计图更直观表示出数据的多少。</p><p class="ql-block">2、选择用哪种统计图更合理,使学生明确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看出数据的多少,还能清晰的看出变化趋势。</p><p class="ql-block">我的思考:</p><p class="ql-block">对比教学的运用可以使学生在面对新知识的学习时,有效摆脱陌生感,增加学习的主动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刘晓娜老师的《3的倍数的特征》</p><p class="ql-block">听声辨数游戏,激发了学生的探知欲。学生在拨珠活动中,合作讨论,得出拨的珠子个数是3的倍数时,拨的数就是3的倍数!教师顺势引导,隐藏掉计数器时,该怎么判断?激发学生从珠子个数到数位之间的思考!从具体到抽象,自主顿悟结论。</p><p class="ql-block">我的思考:</p><p class="ql-block">在课堂中多让学生动手,看似“浪费”时间,实则放手给学生,激发思考,会让知识更加牢固!</p> <p class="ql-block">张莎莎老师的《因数与倍数》</p><p class="ql-block">思维和排列上的有序性是教学的关键,也是本节课的深度之一。张老师通过抓住教学的难点"如何找全,并且不重复不遗漏",让学生自由地说,再引导学生说出想的过程,并加以调整。表面看来仅仅是组合的变换,实质上是思维的提高和方法的优化,并让学生在对比中感受"一对一对"找因数的方法,经历了互相讨论、相互补充、对比优化的过程。</p><p class="ql-block">我的思考:</p><p class="ql-block">虽然这节是概念课,有不少东西是由老师告知的,但并不意味着学生完全被动地接受。课上老师适当放手,引导,概念课也能上出精彩。</p> <p class="ql-block">金怀美老师的《认识负数》</p><p class="ql-block">金老师从温度中的零下度数、电梯的地下楼层、账单等等生活情境中,引发学生对负数的初步认知,将无形的不可感的负数具体地体现在例子中,课结束后,还有学生不禁说道:这节课真有意思!</p><p class="ql-block">我的思考:</p><p class="ql-block">设计练习要有梯度。刚开始学生对负数的认知只是停留在表面:负数就是在数的前面就一个"减号"这样的说法,需要借助生活中的负数帮助学生理解负数的意义。比如:猜一猜这是几楼?答案的多样性告诉学生找到标准0很重要。</p> <p class="ql-block">在这次活动中,大到环节设计,小到细节处理,都体现了老师们的教育机智。精美的课件、独具匠心的设计、富于启发的教师语言、条理清晰的板书、师生交流的融洽氛围、充满激情的学生发言……这些润物无声的教育智慧,让我们看到了临沂教师的风采!</p>